专栏名称: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致力于打造为兰州大学师生服务的线上平台,做有温度的校园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通知|关于武汉大学2025年2024级普通本 ... ·  昨天  
武汉大学  ·  武大有啥好东西? ·  2 天前  
武汉大学  ·  武大深夜发布紧急通知! ·  2 天前  
青春川大  ·  冬日川大|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小确幸 ·  3 天前  
青春川大  ·  冬日川大|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小确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星期六 | 带一本书,去一座城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6-04 12:50

正文

文字 | 梁菲

执行编辑 | 章力

责任编辑 | 江凤祺


我爱 这个 城市 所有 陌生 街头 窗台 发梢

好像曾遇见

那些 日晒 风吹 双肩 那漫过 脚背 的 雨水

我不去留恋

我爱 这个 世间 所有 旷野 海水 冰原 山川

在有生之年

那些 远方 更远 星辰 云卷 牧群在子夜失眠

我都想走遍

——《背包客》RAINBOW计划

谁又不曾远行,不论吾乡或他乡。人们愿以双足跋涉千里,江海星云,不轻放过;但在大多时候,往来无忌的只有灵魂思绪,忽而天涯之畔,忽而幼时窗前。


灵魂亦可远游。愿以书香常伴。


上海

《长恨歌》为王安忆所著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该书曾于2000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一次次恋爱说是过去,其实都留在了脸上。人是怎么老的?就是这么老的!胭脂粉都是白搭,描画的恰是沧桑,是风尘中的美,每一笔都是欲盖弥彰。”    

 ——王安忆《长恨歌》



【有一座城叫上海】

百年岁月,中西交融。这座城的模样,是黄浦江畔,十里洋场,夜灯溢彩洒了几人衣香鬓影;是车甲川流,城市森林,匆匆行人不避霎时风霜雪雨;是晴好天气里,人民广场的白鸽扑棱着翅膀于绿荫蓝天间周旋,徐家汇的哥特式教堂奏了庄严圣歌。是恢弘、是靡醉、是百年激荡光辉不灭。又或许,只是小弄堂内,烟火人家,一碗细面。



【带一本书去上海】

上海在人们印象里一直是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城市,有摩肩接踵的摩天大楼争先恐后的冲向蓝天,有宽阔的柏油马路与一路的川流不息配合的天衣无缝。在钢铁与信息网络的包裹中,人们对弄堂的记忆已经相当模糊了,却不知就在不久之前,上海固然有繁华旖旎的外滩、庄严高贵的佘山,究其根本,却是由曲曲折折的小路、凹凸不平的砖墙,一户一户的人家,和萦绕其中的三分婉转七分爽利的上海话组成的。


王安忆却将上海弄堂的意蕴写到了及至。在她的笔下,上海的弄堂具化为了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琦瑶是选美选出的“上海小姐”,有着绝色的容颜,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但她上海小姐的头衔绝不止因她的美貌赋予,她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心是上海弄堂的心。如果读者希望在《长恨歌》里看到纯粹的美,纯粹的爱,那他免不了会失望的。王琦瑶并不缺爱情,在每一个特定年代里,都会出现一个与她有着情感纠结的男人,他们有不同的身份与地位,有高官、有摄影师、有无业的富二代,这些男人都试图占据她的情感,但又都以失败告终。王琦瑶自矜、骄傲、柔软灵透中夹杂这市侩。这并非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事实上,《长恨歌》中的一切都是现实的,而一切现实都是免不了要让人失望的。


而上海呢?这个坐落于长江入海口的东亚明珠固然光芒四射,其中依然不免冷漠、计较、血汗与泪水。千转百回,皆是平凡烟火。


成都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其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书中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篇篇精致,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香,以鸡汤煮的适宜,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梁实秋《雅舍谈吃》



【有一座城叫成都】

 街道上有麻将互相碰撞的声响,门扉中闲来无事的大爷大娘们摇着蒲扇,摆开了龙门阵法。晌午阳光炽热,哈巴狗儿趴在石阶上,蔫得吐出舌头,来串门的大爷提着一篮瓜子,迈着晃悠悠的步子,拖着斜长的影子。


傍晚太阳落了,三楼的窗户内飘出了几缕饭香,社区内玩耍的小豆丁们迈着小步奔回了家。临街的大排档下,辣子鲜香更为浓郁,三两好友,一扎啤酒,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给将要过去的一天点了一笔小结。


这是这座城市的一天。



【带一本书去成都】

休闲已然成为这座城市最为人所知的标签之一,足可刻在成都的城市名片之上。作为中国西南部最大的经济中心,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成都的确是悠闲地令人惊叹。


而在居于成都的诸多享受中,吃这一途格外让人无法忽视,这看起来远不如击瑟弄萧来的优雅,但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当酸甜苦辣咸组成的人生百味在味蕾上跳跃,少有人不感到舒心熨帖,如今,越来越多的吃货勇敢地为自己正名,但在百年前的文人墨客中,如梁实秋一般大声宣扬自己对吃的喜爱的人,却并不多见。


更难得可贵的是,梁实秋虽遍尝珍馐,然而并不只限于“佛跳墙”、“满汉全席”、“熊掌”、“鱼翅”这类珍馐,甚至能于街头小吃大做文章,于平凡中写生活乐趣。其所记“锅巴”、“水晶虾饼 ”、“豆汁儿”皆乃平民食品,甚至一块普通葱油饼,先生亦能品出滋味。


许多人都说,行至成都,为的不是旅游,而是生活。那么、何不于街角小铺吃一碗红油抄手,配上一章梁先生写的糟蒸鸭肝。带上这一份品味生活、发现美好的初心,继续前行。


丽江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


“我不够富,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样爱你;我也不够穷,不能像你希望的那样被你爱。让我们彼此忘却----你是忘却一个对你说来相当冷酷的姓名,我是忘却一种我供养不起的幸福。”

 ——小仲马《茶花女》



【有一座城叫丽江】

文艺是丽江这座城骨子里透出的气息。古镇街道又弯又长,青石板坑坑洼洼的厉害,高原夜晚的悠悠凉风吹来,夹带着俗世烟火气息,一寸一寸,缠夹了眉间心上。小镇的另一张名片叫客栈:大多是宽度不到两米的门,一进去两面墙上贴满了各种的便签和照片。有的从门望进去是个小小四合院,晴空丽日,还能看到长毛白猫懒洋洋地窝在秋千内小憩,两只小狮子威风凛凛地立在门旁。清晨街面无人,云雾初开,西北处玉龙雪山的轮廓隐隐笼在圣洁的光晕中,如西方世界的菩提一般,温柔慈悲的望着她庇佑下的红尘小镇。


若你侧耳倾听,蓝月谷的流水声也美的那样清晰。



【带一本书去丽江】

丽江是一座古镇,有着雕梁画栋的古雅风致,有着被民族绮色渲染的千年山水。而茶花女生活的巴黎城,在世界上众多的著名城市中,却是以现代、繁华而闻名遐迩。大仲马在他的《基督山伯爵》中说:“法国是一个相当开化的国家,巴黎是一座四平八稳的城市。”这样的形容在我们的想象里,与丽江的气质是相去甚远的。


在这个相差甚远中,共性是文艺,极致商业化中的文艺。巴黎的夜景中,不仅有钢筋铁骨的埃菲尔铁塔在熠熠生辉,奢侈品的秀场与门店精致明亮,也有一个小小沙龙,在这里,达利与毕加索可以进行跨越流派的交流,而平时说起话来慷慨激昂的海明威却悄然不言,点起袅袅升烟的雪茄。若你转头望向窗外,或许会看到可可·香奈儿小姐穿着她引以为傲的精致套装,不紧不慢,踱过香榭丽舍落叶纷纷的街头。


而在丽江,当你走过一家家看似独特却面目模糊的客栈,逛腻了顶着古朴门面卖着相似的义乌小商品的铺子,你会为她的商业化而索然无味。但某些不经意的时刻与角落,如清晨紧闭的门扉,傍晚雨后的夏日凉风,从这些细微之处,发现丽江文艺的影子。


如果你去过丽江,那么,当你读《茶花女》,读到玛格丽特襟上佩戴的一束茶花时,你总会想到一些什么。或许,是小酒馆内飘出的一缕乐香,或许,是巷子里擦身而过的一个姑娘。


苏州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的自传体散文。书以作者夫妻生活为主线,兼以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轻放过。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

——[清]沈复《浮生六记》



【有一座城叫苏州】

若以姑苏喻美人,则烟雨朦胧青砖黛瓦,是她眉间心上的一弯翠痕;留园深处朱檐飞阁,是她绣花鞋尖的星点嫣红。


纵然在发展势头强劲的临市上海的带动下,当今苏州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超很多人想象,但提起苏州,更多人想到的还是它古典温婉的气质,是明清的风流名士、绝色佳人留下的一段余香。来到苏州的人们走在平江路上,看流水潺潺印着半拢月光宛转而去,舫中吴语软侬酥人筋骨,拂晓时分青石板坑洼凝了晨露,偶有三轮儿清脆的铃声划破寂静。这是人们脑内、梦中、笔下的苏州城。这座叫姑苏的城,数百载光阴变换,却从未老去。


依旧是,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带一本书去苏州】

我知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

然而

然而

……


沈复,长洲人氏,长洲,即今日江苏苏州。大概是因为长于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的柔软景致,他的文字也是清雅中自见旖旎,平淡却饱含深情。他用一本书来回顾半生,顾儿时稚气懵懂,顾夫妻举案齐眉,顾世间河山大好,笔笔皆是美好,却终究失去,如水乡的悠悠流水,去而不复。纳兰言,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沈复、纳兰、小林一茶,他们都曾被赋予片刻欢愉,又面临着永世孤寂。更可怕的是,回忆里有多少吉光片羽,都不过是当时寻常,当时的我们轻巧放去,而今想来,却最是痛彻心扉。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亡国之情固然难赋,但永失所爱的痛,又有几人能描绘得出?


“若非以离散跌宕方可得佳文佳句,我宁愿寂寂于文坛,以求美满。”


不知那一日,沈复由山水万重中归来,漫步于故乡亭台间,他望入轩窗,是否会有爱妻梳妆的倩影。


台北

《目送》是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再次推出的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书中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有一座城叫台北】

除了台北,少有一座国际化的大城市,能有如斯的人情味道。在这个城市里,夏日的风是醇的,冬季的雨是软的。果蔬铺子里莲雾的清甜和小巷中鱼丸汤的鲜香是与城市永恒契合的味道,纵然这里并不少装潢精致的星巴克,但就连漂洋过海的咖啡到了这里,也显得十分亲和适宜。头发略有些稀疏的依伯沿着温和晨光溜溜达达,穿着花衣的阿嬷们带着上国中的小孙子放学回家,在工作与家庭中摆渡的青年男女一样显得有些急促,频率不一的乐章,在这儿也可以这样和谐。站在101塔顶向下看去,川流不息的大街与屋内屋外密集璀璨的灯光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但这并不是大风大浪与支离破碎的个体人心构筑出的虚无盛世,而是岁月静好,温暖如家。



【带一本书去台北】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这是《目送》一书编辑推荐中的文字,有时我看它,知它是在说文章,有时却恍然觉得,这说的就是台北这座城市。


台北其实很年轻,它的发展与繁荣也不过是数十年之内的事,但走在这座城中,你会发现它毫无新兴城市那种蓬勃张扬的气息。城市中高楼极少,即便是立法院或政府办公楼,也只有三四层的高度,纵观全城,也只有101大楼在独领风骚。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有五光十色、层层叠叠的招牌,但完全不以其色彩光芒而给人距离,反而平添几分市井平实的温暖。城市中生活着许多打扮新潮的年轻人,也不乏衣着整洁、牵着小孙子上街的老人,形形色色,人来人往,你知他们是陌路人,却无法不心生亲切。


在这座城市中,不管是旅客,是归人,都会被一种名为中正平和的气息所感染。在这座城市中,你很难匆匆行走,总会在不经意间停下脚步,看孩童们稚气的嬉闹,听操着闽南语的阿伯阿嬷们叨着柴米油盐,看做了扩张发型的青年人们状似无意的招摇过市,看夜深人静的橱窗玻璃上间或闪过的光影。你会停留很久,感受时间在你身侧温柔地拂过。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塑造了这座城洗尽铅华的灵魂?或许正如《目送》所写的内容那样,有人逝,有人老,有人离,有人念,有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也有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同样,也有稚儿长成、灵魂相遇、意气风发、白头相守。人世间的百态于转角回眸处乍然相遇,如万般色彩碰撞而融为墨色,终画就这个城市的模样。


香港

《倾城之恋》是1943年张爱玲所著的短篇小说,也可指张爱玲的一本短篇小说集。这篇文章探讨了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时代如何存在和挣扎。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张爱玲《倾城之恋》



【有一座城叫成都】

若要对香港加以一个词的描述,大概少有比“浮光掠影”更合适的了。这座城足可称华丽,维港两岸霓虹闪烁,与繁星缀连,铜锣湾与尖沙咀的购物中心里,衣着精致的丽人提着大包小包穿梭其间,中环的摩天巨楼无论何时都光彩熠熠,离合悲欢,变化多端,快速的让人猝不及防,又浓墨重彩的令人难忘。不时驶过的双层巴士颇有英伦味道,热带台风天的一场大雨淋下,便不见了雾都的温润意味。街上南亚面孔不少,边角处层层叠叠的繁体灯牌却带着些年代感。一隅之内,却仿佛一个世界的缩影。



【带一本书去成都】

张爱玲生前曾先后三次来到香港,两次次为了求学、一次为了谋生,但最后的结果皆不尽如人意。这座城市对她并不温柔,但在她的人生、文字中留下的印记却是无可取代的。她安排《倾城之恋》的主角们于此地相遇,光这一笔,就仿佛可一眼望见结局。


拥有倾城容颜的白流苏遇上英俊风流的范柳原,一对俊男美女在试探中渐生爱意,中间虽有波折,结局到底是携手与共,这样的爱情故事,配上香港的霓虹光影,维港夜景,似乎更可成传奇。


但张爱玲对香港太过了解,这种了解是深入骨髓的,所以她看到的不仅仅是香港的灯红酒绿,男欢女爱,在张爱玲的眼中,香港在它的华美背后是悲哀,是无奈,是世态炎凉。


她的人生也是这样,或许是从小看多了父母和大家族中男男女女的冷漠婚姻,她作品中的大多数女性找不到自我的存在,也极少拥有纯真浪漫的爱情。她们清醒地知道自己是男人的附庸,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所以就尽力利用男人的需求来谋求自己的利益。白流苏不愿轻易委身于范柳原,是因为她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她成为范的情妇而非妻子,她在不被家族接受时依然不愿找一个工作,是因为这会使她“失去淑女的身份”。这些女性精明、有手段、目标明确,对她们来说婚姻不过是一场经济交易,爱情则是达成交易的手段。她极力描写这种无爱的婚姻。这种婚姻不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而是女性对生活做出的无奈抉择。因此,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虽然写出白流苏得到她想要的婚姻这样看似圆满的结局,这样的婚姻,就好似爬满虱子的华丽衣袍,悲剧感不减反增。香港在这个故事里的意义,不仅是提供让他们的爱情峰回路转的动乱,而是为他们繁华背后皆是荒芜的爱情做一个最形象的注脚。


许多人来到香港,期望寻找一场倾城之恋。


许多人来到香港,想看一看爱与美的景致之后,那道沉重的伤疤。


你我未必明了,这一段路途,是为找寻,还是追念。或许冥冥之中,恰有一场遇见;或许只为在每个人的气质里,刻上我们读过的书卷,见过的世面。


遇见一个城市的灵魂,在街头巷尾、楼角檐边;亦在字里行间、见字如面。


遇见自己,料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