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澎湃新闻  ·  广州南站通报“高铁夹到乘客拖行”事件 ·  昨天  
澎湃新闻  ·  “最强县级市”市长,拟任新职 ·  3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演员吴京起诉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圆满完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9年了,这些文字仍能穿越时空抵达人心 | 5·12汶川地震九周年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12 08:33

正文

  

Text&edit | 小愚 措大

Via | 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9年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地震,城镇沦为废墟,家园化为尘土。举国悲痛。


昨日的报道成为今天的历史。九年过去,时光和伤痛似乎都已走远,但今天我们重读当年那些报道、通过文字重新触摸那些痛楚时,依然能感受到,彼时彼刻的文字穿越了时空,仍散发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2008年,在媒体人的编年史上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小编(xjbcmyj)带大家一起回顾下,2008年新京报开创了多个新闻史第一的汶川地震报道,另外整理了几篇几家媒体关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优秀新闻特稿。


新京报汶川地震报道:

开创多个新闻史第一的鸿篇巨制

2008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新京报》的记者跟随首批救援人员,徒步进入映秀镇,成为汶川地震发生后最早进入震中的媒体。

 

5月12日至21日,新京报连续推出8天单独成叠的地震号外报道。记者发回大量灾难现场一手报道,后方编辑整合有力。

 


新京报发表评论,第一个在媒体上呼吁为汶川地震遇难者降半旗。评论发出两天后,中央宣布设立“举国哀悼日”,国旗首次为平民而降。

 


新京报摄影记者在灾区医院拍下了因地震失去一条腿的李月,这是“芭蕾女孩”最早的一张照片。几个月后,李月将这个优美的舞姿带到了残奥会开幕式上。



新京报在举国哀悼的30小时内,完成了32版特刊《逝者》的采访、编辑、设计和出版。这在当时是全中国媒体中绝无仅有的特刊,记录数十名普普通通遇难者的故事。我们相信:每一个死难者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平凡的灵魂都有伟大的光芒。

 


这是新京报创刊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最密集的特刊报道,每天保持24个版到32个版的规模,全景式报道抗震救灾,是新京报采编理念的全面展现。

 

这组《汶川地震之号外》获得新京报2008年度特刊新闻版面编辑金奖。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连续8天的号外打破新京报的纪录,是开创多个新闻史第一的鸿篇巨制,每一篇报道都写满了感动,每一张图片都带来了震撼。它是人类灾难的“史记”,是新闻人神圣而无愧的担当。 


当年记者在灾难现场拍到的这张照片,后来出现在了新京报10周年形象广告上。


2009年

汶川地震一周年,新京报推出纪念特刊《问川》。



2010年



震后两周年,新京报推出《重建两周年,汶川安居调查》。


 

那些值得铭记的特稿

地震孤岛遇险记

(遇险最后孤岛 空降兵撕碎遗书)

 

作者:崔木杨 陈杰

刊发媒体:新京报

刊发日期:2008年5月19日

 


这是一次以生命为赌注的亲历式采访。88人被困绝崖,强余震、堰塞湖崩溃、山体崩塌,新京报记者徒步20小时穿越塌方去,亲历这一生死一线的22小时。最绝望的时刻,空降兵戴志强撕碎遗书,以此彰显与被困群众生死与共的决心,这一切,都被新京报记者忠实记录。


 片段节选:

余震,让与汶川几乎处在同一经纬度的三江村不停颤抖。睡觉时被震醒的战士说,他感觉自己好像睡在蹦床上。


 “担心地震让本能走出三江村的小道受阻。”戴志强说“我更担心的是,余震会引起山体滑坡或山崩。”


 “咔隆隆!”


 闷响过后,担心在凌晨3时转化为现实,原本小规模塌方的李家山山崩了,夜色里滑落的巨石,与山体之间不断蹭出银色的火花。


 凌晨5时,志愿者陈强起床后发现,李家山少了一半,整个山峰宛若被人用刀切过一般。


山石滚落发出闷雷般的响声,村民感觉到土地晃动时看见,滑落的巨石夹着丝带一般的长长烟尘,不断从李家山主峰飞落。


 一次比一次强烈的山崩,让恐慌在村内蔓延。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8-05-19/111415571229.shtml

 




回家


 作者:林天宏

刊发媒体: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刊发时间:2008年5月28日

 


面对一场8万多人的生死劫难,记者把关注点放到了普通百姓的悲痛上。《回家》讲述的是一对夫妇背着在地震中死去的儿子徒步25公里山路回家的故事。在前往地震重灾区映秀的山路上,记者遇见背着儿子遗体的程林祥,并将这个背子回家的故事,生动而冷静地记录了下来。

 

片段节选:

正在长身体的程磊,身高1.65米,已经比父亲高出了2厘米。趴在父亲的背上,他的双脚不时摩擦着地面,每走几步,程林祥就要停下来,把儿子往上掂一掂。刘志珍在丈夫身后,托着儿子的身体,帮助他分担一些重量。


 程林祥把儿子的双手绕过脖子,轻放在自己的身前。一边走,程林祥一边和儿子说话:“幺儿,爸爸带你回家了。你趴稳了,莫动弹啊。”


 儿子的身体在背上起伏着,带出的一丝丝风响,像是一声声呼吸,掠在程林祥的脖颈上。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儿子还活着,还像小时候那样,骑在爸爸的身上,搂着爸爸的脖子。


 程林祥的力气原本不大,在工地上,别人一次能背二十块砖头,可他只能背十多块。可此时,他似乎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背着儿子一步步地往前走。


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5/28/content_2200571.htm

 




灾后北川残酷一面

 

作者:李海鹏 陈江

刊发媒体:南方周末

刊发日期:2008年5月22日


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一个被废墟埋葬的县城。大灾大难后面,显示的是复杂的人心与人性。

 

片段节选:

从13日早晨8时开始,武警战士们援救一个半边身体被压住的男生,当时他甚至可以伸出右臂接受点滴。县城内仅有2辆起吊设备,先后调来,始终无法吊起压在他 身上的重物。当地施工人员猜测,孩子是被支撑整个教学楼的最重的那根十字梁压住了。下午开始下雨,男孩的母亲站在废墟上,给儿子撑着伞。另一个男孩被卡住 了,多次营救不成之后,他主动要求截肢逃生。可是医生们没有必要的药物和设备,无法实施手术。下午,男孩开始休克,伏下头和双臂,在武警战士们面前死掉 了。



晚上7时,医生诊断说,第一个男孩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救援宣告放弃。他的母亲坐在那儿,扔掉了伞。“也没哭,就是坐在那,看着她儿子。”武警成都指挥学院的贺一民大校说。倒是该部队的何政委受不了,哭了。 


救援者们在废墟下看到了人们的截然不同的反应。两个男孩被压在北川中学的废墟的同一个空隙里,一个消极地等待着,另一个则不断鼓动人们先救他。“先救我吧, 叔叔,我是班上的第一名,”他说,“我以后一定考军校。”当他弄清楚站在外面的是武警之后,他改口说:“我以后考警校。”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51/

 



肆:

不废之墟

 

作者:张良

刊发时间:2015年5月11日

刊发媒体:界面·正午故事

 


2009年媒体人张良地开始四川大地震的记录、书写,他历时两年多,完成了对震中映秀灾难史的再现,于2013年出版《汶川地震168小时》。本文记述了在映秀电厂办公楼的残骸之下,埋藏的那场地震最震撼而隐秘的命运抗争。


片段节选:

地震发生整整七天后,那个灾难发生的时刻——下午2点28分——已被定为全国三天哀悼的开始。当默哀时刻的警报声响起,在电厂办公大楼废墟上,拯救者全体肃 立。那是准备对救援方案作出根本调整的时刻。四川消防总队警务处长李大军记得,他没有感到悲伤,而是十分着急,觉得默哀时间怎么这么长。这群人有大致相同 的心思,他们全神贯注,思考着如何拯救深深废墟下那个已经坚持了七天七夜的羌族人。



此时,映秀的废墟下,还掩埋着数千人。他们中的一些可能还活着,但再也无法像其他幸运者那样,听到妈妈的呼唤了。


十个小时后,马元江被救出,他成为映秀最后一名废墟下的幸存者。

 

链接: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78228.html


本文为新京报传媒研究原创内容,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近期好文荐读:

你为什么会拉黑一个人?
报道性侵新闻,这5条原则你必须记住
关于新闻的20条箴言 | 世界新闻自由日


投稿、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