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在英国街头,这六类人群要小心 ·  14 小时前  
他化自在天  ·  「任侠」感谢2024年1月第2周10位光荣榜 ...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未来三年,请逼自己养成这5种高能量心态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4-08-19 06:00

正文

文 | 瑾山月

来源 | 帆书樊登讲书(ID: readingclub_btfx)


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时,有人向巴菲特请教:怎么才能令糟糕的情况好转?


巴菲特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1962年,哪种糖果最畅销吗?”


见对方不作声,巴菲特回答道:是士力架。


“那你知道现在,哪种糖果最畅销吗?”“还是士力架。”


也就是说, 无论什么时代,所有“变化”背后,都有着很多“不变”。


就像最近这几年,疫情侵扰,行业动荡,风口飘忽不定。


迷茫又无助的我们,在不确定的未来面前,是那样的无力。


但就像 作家摩根 · 豪泽尔 在著作《一如既往》中鼓励大家说的那样: 只要拥有“亘古不变的智慧”,就可以应对任何一种生活。


当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养成“高能量心态”,不管未来如何,都将无所畏惧。


01

  • 关于幸福:“幸福的第一法则,是降低预期。”


在书里,作者摩根 · 豪泽尔进行过一组对比。


朋友加里·克雷曼,身价千万,绝对的行业精英、金融巨头。


但加里却活得非常痛苦,在他看来,在硅谷打拼的自己,应该有更耀眼的成绩。


为了这份“更好”,加里每周工作80个小时,可就算累死,他也成不了“硅谷第一人”。


他认定自己失败至极,不停地自我攻击,别谈幸福了,连最简单的快乐也感受不到。


相比之下,摩根的另一个穷朋友,一个非洲小伙子,却活得洒脱自在。


究其根本,就在于小伙子对自己和生活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他在加利福尼亚的科技馆打工,每天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就很知足。


摩根感慨:“幸福的第一法则,一定是降低预期。”


在他看来,预期,是一种心理博弈。


不断加码的预期,如同致幻药剂,令人上瘾,又令人沮丧。


明明已经衣食无忧,却又幻想着年入百万,拼死拼活地干一年,却发现赚的钱永远不够;


明明已经很优秀了,可又抬高了奋斗目标,结果发现,生活里从来不缺比自己厉害的人。


当期望与现实硬碰硬,你会发现,期望越高,越会被现实毒打,越是会陷入自我怀疑。


你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因为目标太高,把努力反衬得微不足道,其实你做得已经很棒了。


英国作家亚历山大·波普说:“ 无所期望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永远不会失望。”


想要的越少,幸福指数越高。


改变不了现实的情况下,抵达快乐最快的捷径,就是降低期待。


02


  • 关于做事:“取得进步需要同时具备乐观和悲观的心态。”


摩根很崇拜海军上将詹姆斯·斯托克代尔。


当年,詹姆斯被俘后受尽了非人虐待,却最终凭借强大的心智活了下来。


詹姆斯提起过战俘营里的一个现象,十分反常。


他说, 活下来的人,都是极度的悲观主义者。


毕竟,那些以为“圣诞节就能回家”的人,都在希望破灭后崩溃自杀了。


但也有人疑惑,难道暗示自己“明天会更差”,就可以安然度日吗?


詹姆斯摇摇头说:也不是。


具体说来,就是对现实悲观,对自己乐观。


怎么理解呢?


对于不可控的,难于预料的事,保持谨慎冷静,不要加太多美好的滤镜。


但回到自己身上,又要完全相信自己,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打气鼓劲。


比如,我们预测之后的几年,工作不好找,钱也不好赚,生活成本会更高。


但回到具体的每一天,我们却要打起精神,好好吃饭睡觉,好好照顾自己。


正如盖茨所说: “只有足够悲观,才能维系眼前的生存,才能有机会成为真正的乐观主义者。”


悲观者在机会里看到危机,乐观者在危机里看到机会。


对未来不盲目,对生活不幻想,但又不失内心的火热,始终有进取的姿势。


这样的人,才能在时代的风浪间,守住身心的安稳。



03


  • 关于成长:“值得追求的事总是伴随痛苦,诀窍就在于不在意。”


看书时,有个自然现象,印象深刻。


大约在2015年,加利福尼亚遭受了严重的旱灾。


干旱持续了整整2年,直到2017年的雨季,天才开始下雨。


这次雨季来势汹汹,仿佛是把之前攒下的雨一股脑地倾泻下来。


“久旱逢甘霖”是天大的好事,更何况还出现了百年不遇的“超级盛花季”。


大量植物疯狂生长,数千里沙漠变为绿洲,漫山遍野都是葱郁的植被。


然而,仅仅一年后,干旱再次来袭,紧接着,植物枯死,变为干柴。


一天夜里,加州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灾,所有植被顷刻间化为灰烬。


但,自然界的故事,永远是未完待续。


之后的几年,化为灰烬的植被,又成了很好的养料,滋养出了又一片绿荫。


同是成长于天地间,我们和植物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也会遭遇各种灾难,也会经受各种挑战。


工作上,关键的机会没有抓住,努力都打了水漂;


生活中,父母的身体,孩子的前途,自己的健康……也都可能成为一个个坎儿,将匆忙赶路的我们绊倒。


然而,尽管人生充满了磋磨,但身边的大多数人,照样热情地活着,认真地过着。


作者在书里写道:“值得追求的事总是伴随痛苦,诀窍就在于不在意。”


工作是痛苦的,但只要忽视那些非议诋毁失败,专注地精进自己,工作也是渡人的船;


学习是痛苦的,但只要忽略那些枯燥、无助,认真地进行下去,知识早晚为你带来东风;


成长也是痛苦的,但只要不在意为难与险阻,我们也能像加州丛林那样生生不息。


04


  • 关于竞争:“大多数竞争优势最终都会消亡,所以要永不停息。”


在书里 ,摩根聊起《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红 皇后。


童话里,爱丽丝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所以,当她遇到红皇后,才忍不住抱怨说: “不管跑得多快,周围的景物都在原位!难道它们跟着我移动吗?”


红皇后对她大声喊道: “别说话!别停下!快点跑!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原来的位置!”


变化的年代,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保住最起码的竞争力。


一时的加速度,瞬间的冲刺,都无法确保在漫长一生中的领先。


唯有长期主义,永不停息,才能扎实地把人生的路走远走长。


跟风赚红利,结果只能是狼狈落水; 讨巧走捷径,最终大概率会颗粒无收。


人生,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


保持竞争力的秘诀,就在于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认准一个方向,持续地深耕,才能拿到这个世界的入场券。


允许自己慢慢走,慢慢地给自己蓄能,才能抵达想去的远方。



05


  • 关于命运:“未来10年,要学会与不确定共舞。”


这阵子,“萝卜快跑”再次将人工智能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断言,无人驾驶、无人机送餐、无人便利店……将引发新一轮的恐慌。


大家将被人工智能打得措手不及,将因社会和科技的进步遭到反噬。


然而关于这些,摩根却毫不意外,因为过去近百年的事实证明:


“人们总是在新兴科技产生时,低估它的力量,而在它发展壮大后,恐惧它。”


看看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从最开始的“不了解”、“没听说过”,到如今的“谈人工智能色变”。


但摩根又说,尽管类似的事不断上演,但聪明的人类也一次次度过了难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