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中报显示营收增长,核心竞争力加强。三大品牌构建完成,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极狐品牌产品大年,销量连续增长。研发持续投入,技术自研水平提升。智能座舱和智驾领域技术布局,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车优势。渠道布局、售后服务优化,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曝光度。展望未来,北汽蓝谷将持续调整营销策略,优化渠道布局,提升售后服务品质。
北汽蓝谷完成极狐、BEIJING和享界三大品牌的构建,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为后续销售提量和盈利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北汽蓝谷持续投入研发,技术自研水平不断提升。在智能座舱和智驾领域有前瞻性布局,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车优势。
北汽蓝谷优化渠道布局,提升售后服务品质。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打造一系列营销事件,提升品牌曝光度和销量。
提质增效、放量可期、高端化转型稳步向前,是北汽蓝谷中报释放出来的几个信号。
8月27日,北汽蓝谷(600733.SH)2024年半年报出炉。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北汽蓝谷营收为37.41亿元。同时,其研发费用大涨22.8%,带动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走强。
聚焦主业,今年以来,北汽蓝谷已完成了极狐、BEIJING和享界三大品牌的构建,在加快上新步伐下,其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为后续销售提量和盈利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官方最新产销快报显示,北汽新能源7月销量达10981辆,同比暴涨超2倍。
基本面向好、未来发展具想象空间背后,已有多家机构对北汽蓝谷持看多观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3个月内,有6家券商机构对北汽蓝谷予以买入、增持等评级。
对于北汽蓝谷的盈利预测,信达证券此前研报称,极狐品牌2024年产品矩阵持续拓展有望带动交付量进一步向上;北汽与华为合作的高端车型享界S9,有望进一步提高该公司收入水平,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回暖。
三大品牌齐发力,北汽蓝谷基本面向好
回顾上半年,在行业马太效应凸显、价格战日趋白热化等背景下,北汽蓝谷抗住压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布局,推动销量爬坡。在手握极狐、BEIJING和享界三大品牌背后,北汽蓝谷主营业务发展有望驶入上升通道。
分品牌来看,极狐方面,作为北汽蓝谷聚合全球优质资源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其今年迎来产品大年,上新节奏不断加快。仅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就推出了包括阿尔法S先行版PRO、阿尔法S5在内的多款具越级产品力的新车,借此不断拓宽极狐的产品矩阵。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继今年6月销量突破8000辆大关后,极狐7月销量继续保持在8000辆以上。根据目前终端反馈的数据,其8月份交付有望再度超过8000辆。在业界看来,连续3个月稳定在8000辆以上的水准,意味着极狐已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北汽新能源高端化转型成效初显。
在发力自主高端化向上方面,北汽蓝谷除了坚持内在突破外,也秉承开放、强强联合的态度与做法。
今年4月,华为鸿蒙智行与北汽合作的新品牌“享界”正式发布。首款豪华旗舰轿车享界S9于今年8月正式上市,助力北汽新能源快步迈向发展新阶段,并进一步打开市场想象空间。
在8月6日的享界S9发布会上,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表示,北汽集团将享界S9作为核心战略,提升到第一高度,All in享界S9。
“从2017年华为、北汽双方互访,到今天首款车型发布,八年间,我们始终以两个奋斗者伙伴、一部世界级好车为愿景,北汽为享界量身打造的智能制造工厂,整体综合自动化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部分关键工序实现了100%的自动化。”张建勇提到。
信达证券研报认为,享界品牌承载北汽制造底蕴及华为智选加成,首款车型享界S9兼具豪华与科技属性,且定价超预期,有望对传统豪华合资品牌形成强力替代。考虑享界高端定位及后续产品规划,看好其产销爬坡与放量有望带动北汽蓝谷收入及盈利显著改善。
不遗余力砸研发,“技术牌”价值不断兑现
从中报上看,尽管北汽蓝谷上半年还未扭亏,但业绩预告在提及原因时称,主要为持续推进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对公司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的研发费用达6.57亿元,同比暴涨22.8%。
在行业内卷背景下,北汽蓝谷并未一味卷价格,而是选择卷研发、卷技术、卷价值,不断提升技术自研水平,持续巩固在整车架构技术、电动化技术、智能化等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看,在卷核心三电技术上,北汽蓝谷自主开发的极光电池采用了独创的“潜艇密封”和“玄武护甲”技术,确保了电池在全域全场景工况下的安全性;其开发的“防火毯隔热”技术,通过阻疏控能力可以实现零自燃的目标。
与此同时,其还牵手宁德时代,共同投资建设北京时代电池基地。据悉,该项目按照“灯塔工厂+零碳工厂”高标准设计,采用宁德时代最先进的高节拍、高自动化率、高柔性化产线,建成后将为北汽新能源等京津冀车企客户提供可稳定量产、高质量的电池产品,助力其提升新能源产品竞争力。
为了给产品上量打好地基,北汽蓝谷死磕整车架构技术。其自主开发的北极星纯电高端旗舰平台,具备兼容高压800V电压平台、主后驱兼顾四驱、平整化底盘、L3智驾、3.0环网架构、高尺寸带宽等特点,为后续高端旗舰产品的开发铺垫好了技术支撑。
目前,汽车产业智能化下半场竞争已经开启。在前瞻布局、投入下,北汽蓝谷智能化转型正不断加速,“技术牌”价值正不断兑现。
在智能座舱方面,北汽蓝谷聚焦操作系统、软件架构,并结合AI大模型技术,构建了覆盖“车-云-生态”可主动思考的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灵智OS”,为用户带来“数字助理”般的服务体验。
至于智驾领域,北汽蓝谷综合了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不同传感器的特性,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方案,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算法和“交互博弈算法”,打造了全天候、全向环境感知的”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行车功能,高效应对复杂行车场景。同时,在消费者颇为关注的智能泊车功能上,其利用“矢量建图”技术进行环境重构,不仅实现泊车路径规划更拟人,也实现“断头路车位”的轻松泊入。
正如“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北汽蓝谷在智能化领域也选择自研、合作两条腿走路。除了前述智选模式外,北汽蓝谷此前已牵手华为推进HI模式合作。在这一模式下,北汽蓝谷年内推出的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PRO,成为25万级区间为数不多标配3激光雷达方案的华为系智驾天花板,让用户体验“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的HUAWEI ADS 2.0高阶智驾。
当然,除了自己努力、合作共赢外,北汽蓝谷在拓宽技术护城河背后还有北汽集团强大的支撑。
北汽集团此前曾提出“科技赋能品质平权”造车主张,宣布到2030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重点放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有效支持极狐的长期发展。而截至去年底,北汽集团已累计申请专利约3.5万件;三电、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6次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掌握企业技术标准4000余份,累计参编国家、行业标准300余项。
手握N张牌,以“多边形战士”之态取胜未来
在车市全面内卷的当下,仅产品、技术牌还不够,唯有在营销、服务、渠道等方面多维度出牌,将自己打造成“多边形战士”,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取胜未来。北汽蓝谷,深谙其道。
以极狐为例,今年以来,其营销体系能力实现全面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