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Bill Gates)唯一官方公众号,分享他见过的人、读过的书和学到的功课,内容包括全球健康、能源创新、教育改革和读书笔记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逛观山湖灯会庙市有“门”道,快来瞧~ ·  9 小时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逛观山湖灯会庙市有“门”道,快来瞧~ ·  9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DeepSeek突传消息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DeepSeek突传消息 ·  4 天前  
四川政法声音  ·  涉春节档,600余个账号被禁言! ·  4 天前  
四川政法声音  ·  涉春节档,600余个账号被禁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2017夏季推荐图书之二——《那颗心》

比尔盖茨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5-25 18:01

正文

我在我的博客上推荐了很多非小说类书籍。每隔一段时间,我也会评论一篇小说。但是,我好像从未给一本富有诗意的书籍写过评论。梅里斯·德·盖兰嘉尔(Maylis de Kerangal)的《那颗心》(The Heart)几乎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如同一本伪装成小说的诗歌。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三名法国少年在夜半时分去冲浪,他们正是二十岁的年纪。日出前,他们从海滩驾车返回,回程路上,遭遇车祸。三人中的两人幸存,一人死亡,死者叫西蒙。西蒙的父母必须做出决定,是否要捐出他们孩子的心脏。最后,他们决定捐献出去。医生移植了他的心脏。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仅此而已。


车祸发生在前15页,所以,这本书用余下的部分沉思关于生命、死亡与那颗心(恰如书名所示)。书里的角色并不多:你会遇见西蒙的父母、西蒙入院时的值班医生、协助值班医生的护士、器官捐赠组织的负责人、最终得到心脏植入的女人以及其他几个人。

 

如果只是描述情节,那就是“心脏移植手术中,医生把一个人的心脏放进另一个人的身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然,《那颗心》出彩的地方并不是它的情节。首先,是它的语言,令我联想到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句子丰富而充实,且不断延展,与我的写作方式截然相反,甚至常常有句子自成一段。

 

有时,我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比从前慢,只因她描述事物的方式太美了:在某个片段中,她将一个角色的话语比喻为“燃烧的火焰中被烤红的岩石”。她的措辞别具一格。我翻了数十次字典,查找不认识的单词。比如,我发现,“根茎的”(rhizomic)这个词在她描写的那个段落中就是最为恰当的。

 

这本书将故事中的人物与你深深地联结起来,即使他们仅仅出现过几分钟而已。你会熟知所有角色,对他们背景资料了如指掌:举个例子,盖兰嘉尔花费好几页的篇幅介绍移植手术的主刀医生,她是外科医生的女朋友,即使你从未见过这个角色。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你醒悟到,你在这本小说中邂逅的所有人,以及你每天遇见的所有人,哪怕只有那么几秒钟——他们都拥有和你同样丰满的生命。

 

在这本书中,盖兰嘉尔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是悲痛,以及那些原本在你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突然不复存在,而你的生活因此而被迫改变的感受。当我为基金会的工作四处奔忙时,我遇到过父母丧子、幼子失怙的场景,每次我都会感到悲伤。这本书迫使我去感受,感受那悲痛直抵的深度。体认这类情感,令我心怀感激。


不久之前,我跟一个朋友提起《那颗心》这本书,我认为她可能会非常喜欢。和我一样,她平时主要读非小说类书籍,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当梅林达向我推荐此书时,她说:“它与你读过的大部分书都不一样。”她说的没错,但部分原因是:它与大部分书都不一样。


延伸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逛观山湖灯会庙市有“门”道,快来瞧~
9 小时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逛观山湖灯会庙市有“门”道,快来瞧~
9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DeepSeek突传消息
4 天前
现代快报  ·  DeepSeek突传消息
4 天前
四川政法声音  ·  涉春节档,600余个账号被禁言!
4 天前
四川政法声音  ·  涉春节档,600余个账号被禁言!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观察  ·  任正非:美国这六点让人心酸
8 年前
午夜漫画站  ·  色系军团:再看名作
7 年前
VIKAN薇  ·  如果一个女人真的伤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