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邮政报
《中国邮政报》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新刊速递 | ... ·  2 天前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科幻世界SFW  ·  悼念向际纯:中国科幻绘画的开拓者 ·  3 天前  
河北青年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宣布:下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邮政报

一家五代邮人,从大清邮政走到现代邮政······

中国邮政报  · 公众号  ·  · 2019-09-23 16:21

正文


1949-2019

我和我的祖国

记录人: 王苏钰

口述人: 常凤山

(曾任国家邮政工会常务副主席)




1952年,7岁的我从父亲的讲述中知道了父辈们的“邮事”。


听父亲讲,太爷爷生活在清朝末年。1896年,光绪皇帝根据总理衙门“兴办邮政”的奏折,批准正式开办大清邮政官局。自那以后,我太爷爷便在大清邮政当差,从事类似当今邮政营业员的工作。


太爷爷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一个“身着深色马褂”的形象,而爷爷在我的记忆里非常深刻。我爷爷名叫常远峰,1910年进入东四清真寺对面的老东四邮局做“信差”,1951年从东四邮局退休。40余年里,我爷爷负责为现朝阳门一带的百姓投递信件。


我爷爷做“信差”的时代已经有了绿色的统一服装,我记得小时候的冬天里,曾见过爷爷身穿镶有刻着“邮”字银色扣子的绿色大褂、背个大挎包、头戴大棉帽,手提马灯敲门给用户送信的情景。那时,要及时投递信件,全靠“信差”的两条腿,数十年间,爷爷不知走过了多少路。


当时,北京晚上要关城门,“信差”每天必须在关城门前从城外赶回,否则一夜都要被关在城外。兵荒马乱,家里人因为担心他而常常一夜也不能合眼。


那个年代,步班投递的艰辛不止在时限上,还要求“投收相见”,就是每封信都必须交到用户手中。早年间,交通、通信不发达,每一封信件都牵着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心。


邮政从那个年代就开始强调服务质量。爷爷曾告诉我,当时,如果邮局发现有人“甩信”,轻则会被发配到察哈尔地区(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市延庆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部、乌兰察布市东境);重则会“抓号坎”,也就是被开除。所以,投递员从排信到投递都十分认真,不敢有半点儿马虎。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北京城里胡作非为,邮工被杀的事时有发生,家人非常担心爷爷的安全,但不论情况多危险,爷爷都没有离开过邮政,他曾说:“就是挨日本人打,也要把信送好。”这种坚定的信念也影响了我们一家人。


爷爷同代兄弟三人都在邮局送信,在动荡的岁月里,爷爷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数不清的家庭送去了平安的佳音,不知让多少颗牵挂的心有了着落。


爷爷退休后身体硬朗,看到新中国邮政的发展,看到后代子孙接班干邮政,他心里高兴。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在他投递过的朝阳门一带,邻居们还常能看到他还穿着那身褪色的绿衣“邮”字大褂,半尺白髯飘在胸前。


1960年,15岁的我成为和父亲一样的火车押运员。记得那年10月,我第一次跟随火车见到了武汉长江大桥,特别壮观,不少人都在大桥旁合影留念。


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江上没有大桥,百姓只能通过轮渡过江,不仅交通不便,邮件运输也受影响。1957年10月15日,新中国第一座跨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运营,这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成为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也成为邮政运输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的父亲常双福恰好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1951年,父亲接了爷爷的班,在邮局做转运工。那时候,邮政的设备落后,工作效率不高,转运工每天用排子车到前门火车站接邮件后,再把邮件拉到公安街邮政局处理,工作方式可以说是“人拉肩扛”,父亲的肩膀和手掌上有厚厚的茧子,十分辛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邮件的运输时限也有大幅缩短。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建成了多条铁路,越来越多的邮件通过铁路发运,我们父子俩同为火车押运员,在火车行邮车厢中处理了数不清的邮件。


1993年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我们家又多了一名邮政人。我的儿子常雪松成为北京站邮局的一名电报业务员。


在当时,这几乎是邮局最繁忙的一个工种,每天到邮局办理电报业务的人流量非常大。后来,随着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及无线寻呼等业务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邮局发电报的人逐渐变少。这种变化也催动了邮政业务处理模式的变革,北京邮政逐渐将营业台席的操作机器由最早的单片机更新为PC机网络终端。


由于家里在邮政战线工作的人多,每次家庭聚会,大家的话题总是离不开邮政。我们这一大家子人,有在发行局的、机要局的、信息局的,还有在邮储银行工作的,一家五代人中有13个人在邮政工作,几乎遍及邮政的各个工种,我的小孙子经常向小朋友炫耀:“我家可以开一间邮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