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熊老师的艺术课
绘本、阅读、艺术教育 ·艺术全语言学习 ·全息化思维 ·综合艺术语言叙事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提升“含绿量” ... ·  2 天前  
天风研究  ·  天风·电子 | 3D打印,引领先进制造新纪元 ·  2 天前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分论坛照片直播|国泰君安2025春季策略会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宇树科技机器人,再次“进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熊老师的艺术课

周末创作营第二弹报名!水墨与诗歌交融,于雕塑中感受空间

熊老师的艺术课  · 公众号  ·  · 2020-10-15 00:40

正文


第二弹周末创作营即将开始!周日的上午是 诗歌与水墨研习,下午于雕塑中感受空间,两门课程并驾齐驱开展。在这里,孩子们会文图并行地融入传统文化,从不同媒介的实践中获得灵感的头脑风暴,又会在多种材料中获得最细腻真挚的体验,对日常所见所感产生新认知,打开思维也是打开眼界。


周日上午创作营 Course A

一周认识一位古代诗人


“李白磅礴,杜甫激昂”,“寒山质朴,李贺深沉”,在中国诗歌与水墨研习课程中, 由熊亮老师精心挑选了8 位诗人 ,他们来自不同朝代,或生性洒脱笔力磅礴,或性情敏感心怀天下;但无一例外, 他们都会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就像黑白两色水墨能展现千种形态,不同字词也是不同深浅的笔触。墨与色的自由交融,水在其中洇染的奇妙变幻,实验性的水墨探索也是对传统水墨画法的革新与再创造。



这一季我们将继续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探寻文字与图像的互动性。 古往今来,诗歌与水墨便是相应相合互为补充的两类文化形式,不同的媒介会带来不同感受,文字语言和绘画语言相结合是对表达能力更进一步的锻炼,也会在其中感受韵律、声音,质感与透明度的曼妙。

触 类 旁 通 是 获 得 新 体 验

诗歌与绘画本就密不可分,触类旁通会获得学习新体验。 本次课程还引入了设计元素,在引导小孩尽情想象的同时,也会引导孩子们从“探索者”的角度去收获更丰富的体验和更广阔的眼界。



本 期 活 动 老 师 架 构

课 程 设 计 | 熊 亮 老 师
艺术家、中国原创绘本领跑人
2018国际安徒生插画短名单入围的中国画家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得主
媒体荣誉
2017年台湾诚品书店「年度zui期待作家」
2016年新浪育儿「年度优质绘本」
2013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十大好书
2012年「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
2011年台湾诚品书店「年度十大好书」
2008年第二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物
2008年 「中国最美的书」
2007年 中国原创「开卷」最佳童书
他将传统文化故事再创作,文字简练纯真,画面幽默而又诗意,极富情感表现力。著有绘本《二十四节气》《和风一起散步》《悟空》《绘本中国》《游侠小木客》等作品五十余本,深受孩子们喜爱

指 导 老 师 | 二 藤 老 师
叫二藤(好记),有一个从来不用的斋名“度影庵”,江苏常州人。自小喜爱画画, 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院中国画专业,13年起读研,并学习篆刻书法,老师是姑苏林尔先生。学业期间参过些展、获过些奖。在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学经验丰富,佩服的是那种能引导最不爱画的孩子喜欢上画画的老师,讨厌的是把喜欢画画的孩子教成不会画画的老师。在工作和创作之余开始涉猎对传统文房用具的研究,创立青果文房,不定期外出考访。喜欢养鸡 ……

指 导 老 师 | 黑 眯 老 师
青年艺术家、绘本创作者。2015年出版的第一本绘本《辫子》获:第25届布拉迪斯拉发(BIB)国际插画展金苹果奖“原创图画书2015年度排行榜TOP10”;“2016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绘本奖。2018年《什么都想要的兔狲》获国际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国内金奖。黑眯在艺术上有一种通道般的直觉,这是很难得的质赋。更难得的是在教学实践中也能启发孩子,打通经典艺术与个人创作间的桥梁。

指 导 老 师 | 解 群 老 师
青年艺术家、创作涉及当代雕塑、装置、影像。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擅长使用材料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并且从孩子的视角去认知和理解世界,在作为一个不断尝试的独立艺术家的同时也将经典艺术的根基和实验创造精神一并带给孩子。


周日上午09:30~12:00
中国古诗与水墨研习

会员: (线上课学员)
课程费 380 /次,材料费 50 /次
8 次课程,共 3440 /人
非会员: (非线上课学员)
课程费 430 /次,材料费 50 /次
8 次课程,共 3840 /人
招募 7岁 以上学员 12

退费规则:
线下课程不设退费,可以顺延至下一期活动





🔔 🔔 🔔
备受大家喜爱的现代雕塑升级为 空间实验室
有机 多元 的身心活动再度为孩子们开启!

周日下午课  Course B

空间实验室 (现代雕塑+空间 实验

“我们是谁,我们在哪,我们在做什么?”在互联网和手机覆盖下的分分秒秒中,重寻对于空间的感受力尤为重要。 本次课程将着重引导孩子们去体验不同材质的特性,身体力行,调动五感,从触感、重量、温度等等方面,以艺术的眼光去重新认识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材质。 思维转换单元的设置,也会助于训练孩子们在空间中的立体感和多维思维,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心手合一,增强感知力。


把 握 空 间 的 力 度

这次课程里我们为小朋友们贴心地准备了两个单元: 物质材料重构 思维转换 ,循序渐进地引导小朋友从材料开始,逐渐构建属于自己的“空间剧场”。从纸面到立体,结合雕塑绘画等多种技法,在最熟悉的空间中探寻最新鲜的未知感。


最近在保利博物馆中展出的《十面灵璧图》,也是本次课程我们要改造的角色之一



课程要点及训练方向

通过物质和材料提纯和形变来呈现对记忆和感知的体验,在有限的材料中寻找表达的可能性,就像在密林中开一条从未有过的小径。

培养孩子的三维视觉经验,创作不同于平面的创作语言,用体积,重量和线条搭建出空间丰富的有机体。

动手操作较为复杂的抽象雕塑,在开拓孩子逻辑思维的同时再来一场小小的头脑风暴。

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拓展孩子的综合思维,让孩子们使用不同的形式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内在语言。

将不相关的物质与材料进行组合,成为特别的风景及隐喻。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及深入挖掘能力。


关键词词典

• 逻辑思维

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果所形成的链条和结构。

• 去功能性

功能性指的是物质本身的用处,比如卫生纸的用途是擦拭,去功能性来说就是卫生纸易扯断,容易湿,也就是让卫生纸不去擦拭,忽略此功能,如用来当打印材料,又如裹在身上等。

• 艺术语言的觉醒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是艺术家通过个人实践和个人偏好而形成的艺术风格或艺术特征,在艺术教育中,艺术语言是可以培养的,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过在的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在于激发他们不同的可能性。


本 期 活 动 老 师 架 构

课 程 设 计 | 解 群 老 师
青年艺术家、创作涉及当代雕塑、装置、影像。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擅长使用材料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并且从孩子的视角去认知和理解世界,在作为一个不断尝试的独立艺术家的同时也将经典艺术的根基和实验创造精神一并带给孩子。

指 导 老 师 | 黑 眯 老 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