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乘用车市场传统车市场推出新车型逐步增多,补贴退坡后的新能源新品大幅增加新品投放,目前主力车企产品充裕后逐步进入产品换代升级,PLUS等升级车型快速推出,车型大型化趋势明显。这些传统车和新能源车的新车型如何归类也是很重要的,每家都有自己的分级模式。但我们还是习惯用行业相对主流的源自于德系的
A00
、
A0
、
A
、
B
、
C
、
D
分级模式作为基础,成为行业参照的公用分级方式。对这个行业分级,测算本月新车的分级如下,具体的调整也是仅供讨论。如有不同观点也可留言。
1
、3月新车跟踪
今年
3
月行业推出较多新车,内资新车较多,合资较少。这些新车有些是新车型,有些是改款改名字的新车型,更多的是新能源车型。本月的新能源车的新车数量堪称与传统车媲美,这些如何分级也是需要多重考虑的。
分级测算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车长和轴距,对应的厢型,同时区分合资与自主的类别。价格因素和排量因素实在太复杂,因此暂做为争议车型的备考指标。
2
、行业标准车型现状
根据测算行业现有销售车辆的每个车型的车长轴距和销量,进行加权汇总测算,得出每个级别的不同国别和厢型的平均长度和轴距,作为这个细分市场的标准车指标。
有了标准车指标,就有了各类车型间的车长和轴距的差距指标,就形成测算评级的基础。
3
、车型分解的测算-车长
根据每个新车的车长的指标与各级别的标准指标对比,寻找车长差距最小的指标,根据车长的定级看,各车型有些定级参考,大部分测算分级基本符合直觉定位预期。
近期自主的中大型
SUV
较多,而合资中大型
SUV
较少,大型
SUV
的进口车居多,因此产品对比的难度较大。
4
、新车定级-轴距
由于车身设计的差异,根据轴距测算车型的定位区间。计算基本也是有很多边缘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