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是风向标,房地产税则是”两会“的年经帖,从2013年背负央地和财税改革重大使命横空亮相,2014年首次写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到
2014-2017被搁置四年之久,中间中国还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房地产去库存运动;2018年面对房地产泡沫危机,房住不炒最高指示横空出世,被搁置的房地产税立法再度回归到人大立法进程。
循环往复,宏观周期冷热,房地产税的初衷和现实如何,争议了多少年的改革细节又将如何落地?
我们先看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税表述
2014年:“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2018年: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2019年: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作为300多项重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税立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被确定,在这份改革蓝图中,房地产税也被视作中国力图摆脱土地财政、解决房地产泡沫的重要抓手。
这就回到了一个问题,房地产税在现实语境下是用来做什么的?
2014年10月份,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在《求是》刊文,
把话说的不能再明白了——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使房地产税逐步成为地方财政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楼继伟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重要参与者,20年后他执掌财政部,想必是将分税制未完的使命毕其功于一役。于是我们看到尽管立法权限交由了全国人大,但在楼的推动下,2015年11月房地产税被列入五年立法规划。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向社会公布,环境保护税法、增值税法、资源税法、房地产税法、关税法、船舶吨位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七大税法被补充进本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释放出税收法定进程提速的重要信号。
然而,时机很不妙。2014-2015年的中国经济,似乎正在陷入漫长的通缩,为了拉出通缩,从新常态到供给侧,房地产去库存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大组成部分。
2016年”两会“上,楼抛出了著名的”转杠杆“理论——在目前情况之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全社会在降杠杆,政府要适度加杠杆,支持全社会降杠杆。扩大赤字就是政府升杠杆。只要全社会的杠杆能够逐步降下来,政府的杠杆也逐步可以释放。
房地产税被舆论视为压倒房价的稻草,暂时被搁置不可避免。以致于楼在即将卸任财长时,仍愤愤不平。
2016年7月23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楼的发言让人惊讶。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表示,因为信息收集、征管能力及利益调整问题,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还未推出,但仍将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会涉及很多利益调整,因而是最难达成共识的税制改革项目。
2017年“两会”房地产税立法消失了。
当年两会上,时任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表示,房产税立法已列入五年立法规划,2017年没有把房地产税法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
2016-2017年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愈演愈烈,从一线城市向二三四线城市全面蔓延,待到2017年年底19big时,房地产税立法再次走向前台。
2017年10月,时任财政部长肖捷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未来的房地产税立法工作确定了大方向——
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
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
,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
。
这里面有几个信息:1、房地产立法十二字方针;二,未来征收的房地产税,要按照”评估值“征收。
随后2018年”两会“上,房地产税立法再次被提及。
“两会”人大报告: 关于房地产税人大立法工作表述的变化
2018年:统筹安排今后五年立法工作,研究制定房地产税法
2019年:今年要抓紧制定修改深化市场化改革……
集中力量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事项,包括审议民法典,制定刑法修正案(十一)、房地产税法,
修改证券法等立法调研
、起草,都要加紧工作,确保如期完成。
我们再看今年3月9日 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记者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