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宁财神哥
专注移动互联网创业赚钱小项目和新媒体流量变现技巧,案例等。财神哥V信/QQ:777404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南宁财神哥

3·15镜头下的互联网,隐秘而“危”大

南宁财神哥  · 公众号  · 营销  · 2021-03-16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是一年315,也是所有公司最关切的日子。


当晚,老板们守在电视前,期待自己的公司不要“榜上有名”。


公关们无比紧张,一边放着《好运来》一边把手放在鼠标上,通宵写就的万字公关长文一触即发。


截至今日,#315晚会#话题阅读量5.1亿,讨论量41.5万,稳坐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值得一得的是,互联网行业成为“3·15”晚会上半场的重点曝光对象,前四个被点名的案例都与互联网有关,信息安全和隐私泄露成为重灾区。


01
被盗用的人脸信息



今年第一个被点名的是这些年争议较大的“人脸识别”,多家知名商店安装了人脸识别摄像头。科勒卫浴、宝马、Max Mara均在列。


这些商家通过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掌握了人脸信息,非法采集甚至滥用人脸信息。


消费者只要进了其中一家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被摄像头抓取并自动生成编号,以后顾客再去哪家店,去了几次,它都会知道。


然后 根据摄像头的记录,给客人量身“报价”,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甚至还能洞察你的年龄、身份、情绪以及消费习惯,在这些商家面前,个人隐私暴露无遗。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消费者一方面享受着极为便捷的服务,一方面又成为了待宰的羔羊——在不知不觉间被窃取了人脸信息。


而且,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一旦泄露,将严重威胁用户的财产安全、隐私安全等。


事实上,因为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普通人的人脸信息在互联网上裸奔,甚至因此滋生了人脸信息倒卖黑色产业链。


02
伸向简历的黑手



据央视财经官方微博显示,智联招聘、猎聘网、前程无忧等多个招聘平台上存在个人简历信息泄露问题,企业账号支付费用即可随意下载。


据了解,在名叫“58智联粉”的群里,有人以 7 元一份的价格售卖简历。


记者购买后发现,这些简历中完整包含了姓名、年龄、工作经验等个人信息。


如果你有需求,还可以要求卖家按照性别、年龄、城市、技能、毕业院校等选项精准筛查。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虽然正常情况下,用户的个人简历处于打码保护状态,但页面上同时提供了一个下载按钮。



只要通过支付宝花费 60 元,就能下载完全去除打码的完整版简历。


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经过求职者的同意。求职者也完全不知情谁下载过他的简历,下载的简历被用于何处。


按智联的说法,简历共有 3 个档位:40 元、60 元、100 元。分别对应校园、白领、金领。


只要通过企业端口,就能在求职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对方的简历。


最可怕的是,企业下载简历,毫无限制,只需支付费用就可随意调取。


而企业账户的注册,伪造的资质申请也可以通过。


通过这样的途径,大量的个人简历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


03
清理类软件将老人推向安全陷阱



节目还曝光了当前手机应用的乱象:有非常多的App和手机网页打着安全卫士的旗号,内存优化大师、手机管家pro等手机app被点名。


利用耸人听闻的“病毒”、“安全漏洞”诱使用户下载,尤其是老年人更易中招。


当老年人听信下载相应的App之后,很容易陷入于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清理软件”之中,手机的速度和安全性不仅得不到保障,反而会有被相关产品窃取隐私,危害安全的可能。


以央视曝光的软件《超强清理大师》为例,在8.75s内就读取了机身的GPS定位890次,SIM识别码1300多次并且包含其他个人信息。


这些数据信息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画像,让他们被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 将各种低俗、欺骗套路的广告推送给老人。


在黑猫投诉上,以 “老年人 ”为关键词,抓取近一年内所有的相关投诉共 1242 条,其中99.9% 是由遭遇 “消费陷阱”的老人家人发布。


有调查显示,老年人遭遇被订购流量套餐、网络抽奖套路深等网络消费陷阱后,放弃主动维权的人群仍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该如何维权,维权成本高。


诚然,子女有义务多花点时间帮助老人做防骗科普,但更重要的是呼吁互联网巨头们尽快推行与老年群体配套的互联网服务。


04
互联网医疗广告乱象



央视点名360、UC浏览器的“搜索”乱象,患者在搜索疾病相关内容时,推荐虚假药品、医疗广告。



老手竞价员应该知道,早在2016年,央视就曝光了一些民营医院借用知名公立医院名称进行广告推广的现象,随后360搜索宣布放弃一切消费者医疗商业推广业务。



那么为什么医疗广告还敢卷土重来?


对于这样的广告违规,其实不少代理公司心知肚明。只要钱到位,就算对方没有资质,广告也能投放出去。


商家只需提供微信号和产品类型,就可以在上述浏览器,投放一篇虚假的有问必答、快速问医师的专家答疑广告。


此外,根据央视315晚会信息,商家在知名医院名称中加空格,就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投放与该知名医院无关的医院广告。


在连续四弹揭露视频过后,主持人点评一针见血,我们不妨用来作为结尾。


主持人这样说到: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科技和新业态都代表着未来,但并不代表着因此就可以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打着新业态的旗号去侵害消费者的权利。”


操盘实战干货分享诚心扫码咨询客服
会员资源查询,请扫码进入小程序!
互联网项目玩法&小干货扫码关注视频号

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争议或投诉,请联系小编。

热文 干货精选


千万泛粉养成精准流量 自媒体百万级月收益


淘客瓜分千亿级佣金 企业微信 新流量入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