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
依托农业信息化手段,寻找中国主粮农业产业,乡村农业改革路径的践行者、探路者。项目践行基地:安徽宿州。
王龙泉:
专访观察摘要
……
在主粮产区的广大农村,虽然有一部分人已经不再愿意种田了,但还有一些留守农民,如老人、妇女,还是能够且愿意种田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状况?陈彦认为,那是老人农业、中年妇女农业,是一种
“应付式”的农业。
“应付式”农业是野蛮农业的最普遍表现。
现在的农民种地,与之前的农民种地,已经大不相同了。以前的农民是侍弄土地、侍弄庄稼;现在呢?是一种野蛮的种地方式,是在奴役土地,是在简单粗暴地从土地上进行掠夺的一种行为,化肥可劲儿用,农药一遍遍地洒,等等。同时那些走不出去的实诚农民,又常常受假农资、假农药、化肥、种子的骗。
还有一些人呢,确实想种田,但是现实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他又确实解决不了。哪些问题解决不了?比如技术问题,怎么样才能种好田,他们不懂;农资真假的辨别问题,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他们难以分辨;农村金融问题,钱不够,不凑手怎么办,他们一筹莫展。
这些问题,谁来帮农民解决?!
……
案例展示
一份主粮产区的村级农改践行报告
一、农业已成副业,农民种地野蛮
二、“大管家”:主粮农业服务模式的构想
三、以宿州为根据地,落实践行
四、做好第三方,为农民做担保
五、挑战痛点:用行动推动农业服务改革
案例内容展示
……
冠冕堂皇的说词,无法解答问题关注者的内心最深疑惑,我们需要直奔问题核心。
沿着上文的问题,我们先来请陈彦帮我们解答第一个疑惑:其团队凭什么能为农民,或种粮大户贷到款?
陈彦:农业银行贷款无非需要担保而已,如果农民或种粮大户贷不到,通过我们就可以。因为我们与银行方面做过一系列的沟通,并达成了共识:第一、你可以让他们用农作物来担保;第二、我们可以作为第三方为他们做担保。我们为什么能作为第三方来担保呢?之前积累的信任与信誉。
另外,我们这里还有一家专门为农民做贷款的金融机构。他们经营比较灵活,农民若想从他们那里贷到款,除了农作物做担保外,还需要贷款人提供另外一个人为他做担保,即连坐担保。贷款利息比正常的银行贷款高
20%
左右,利息在
8
厘—
1.2
分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成就感。一是我帮农民贷到款了,第二我也帮了这家金融机构一个忙。他们没有与我们合作之前,在我们那个县有
30
个工作人员,而跟我们合作以后,就变成了两三个人。因为通过我们,更准确地说,是通过我们设在村里的“村级服务站”,可以帮他们准确地找到目标客户,同时还可以通过协同担保的方式,监督贷款农户的资金使用。
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因为如此以来,陈彦团队就成功且顺利地扮演起了,第三方担保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这个
“第三方”的存在,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寻找可靠目标客户的业务成本,而且由于“村级服务站”的就近监督,也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提供信贷质量。
在帮助农户为银行做担保过程中,陈彦团队的利润点何在?向银行要利润。即担保成功结束后,银行会拿出利息收益的一部分,以佣金方式回报陈彦团队。农资担保、主粮回收的方式,陈彦团队的利润点在哪里呢?由于直接从厂方拿货,一方面可以保障质量、降低农民购买价格,另一方面其可以从厂方获得一笔可观佣金。
最关键一个环节是,陈彦团队从农户手中收购的粮食如何处理,卖给谁呢?他们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只要量足够大,他们就可以直接向面粉生产企业及其他相关需求企业要订单,实现订单化生产;二是由于国家对小麦等主粮作物有价格保护,他们可以作为一个粮食收购点,将收上来的粮食直接卖给国家。
就目前践行的实际效果看,其所服务的农户更多是种粮大户。而其发展目标与方向是,通过
“通过大户带小户,小户带全村”的办法,逐步实现成区连片发展,从而实现服务客户的集聚。这是一个逐步的,缓慢的过程,因为他们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信任问题。
当下陈彦团队的人数大约
40
多人,成立的“村级服务站”有十几个,且主要以服务种粮大户为主。由于处在一种初创期,陈彦团队的企业支出与收益,出现了严重比例失衡。而为了培养农民、相关合作方,包括地方政府的信任问题,他们依然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挺着、熬着、盼望着、憧憬着……
宣传语
我们出版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您的获得也不仅仅在书的文字。
为苗旅转型企业,提供最佳案例参考。
为农业突围,提供市场最前沿的路径探索。
为乡村建设,提供最独特的观察视角。
为古建复兴,提供最落地的践行方案。
为农业地产,提供最合理的盈利策略。
为三产融合,提供最有效的践行模式。
为特色小镇,提供最接地气的产融思维。
……
内容简介
乡建是一个大话题,是一个包含乡村升级改造、农业创意创新、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改革创新等诸多议题纵横密集交织的多元化问题集合。
对于涉足其中某一个领域的践行者、研究者及政府相关管理者而言,如何提高认知、扩大视域、增强自身实战力,本书将助你一臂之力好,为您提供一条最佳路径。
围绕以上问题,本书将直面其热点、痛点、难点、机会点,通过精挑细选杭州美丽乡村培训学院最有故事的学员案例,通过对二十个类型不同、互有交织的学员案例的实地调研与专访,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堂精彩纷呈的案例交流与指导课。
新书《乡村合伙人》创作中,相关内容展示如下
案例展示
一份主粮产区的村级农改践行报告
一、农业已成副业,农民种地野蛮
二、“大管家”:主粮农业服务模式的构想
三、以宿州为根据地,落实践行
四、做好第三方,为农民做担保
五、挑战痛点:用行动推动农业服务改革
案例展示
一位“绿色生活追梦者”的坚守与寻找
一、从职业到事业,再到追梦者
二、一件耗时一年的木屋工程风波
三、换种做法,接住飞来的百万订单
四、进入CP班:想法错了,做法对了
五、做最好自己,服务最优质客户
案例展示
樱花匠人:大道在过程、细节与折磨之中
一、他不是樱花大王,而是樱花匠人
二、史钢勇《早樱生长日记》节选
三、损失与收获:遭遇第一次价格冲击
四、悟出苗木价格规律,把危机变商机
五、战略转向,在“稀”上下足功夫
案例展示
瓷源文化小镇:一位村书记的关系平衡力
一、关系平衡力:文化乡建的核心
二、四座祠堂:村书记集全村之力所为
三、一次无意间的重大发现
四、大善小坞迎来“瓷源小镇”新时代
五、拷问:如何冲出文化乡建的难关
案例展示
古建复兴:特色小镇与工匠学院双轮驱动
一、从中国人的觉醒讲起
二、人心大解放,一切向“钱”看
三、“饶徽派”的古建筑,被谁拆走了?
四、复兴动力:向死而生的乐平古建筑
五、古建小镇:站在“复兴与涅槃”中间
六、谋划:办一所工匠“新东方”学校
案例展示
呼图壁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的2.0时代
一、挺近“呼图壁”
二、烫手的发展机遇
三、“免费”赚来的优势
四、突破被禁锢的“思维的墙”
五、跨界:玩出新花样
六、非中心区的中心化视野
案例展示
探索与转型:从三产联动到三产融合
一、中国是农民大国,并非农业大国
二、三产践行,从九品香水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