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流传一个说法:当前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发生变异,3月里新一波的流感可能即将袭来!
真会是这样吗?
辟谣要点:
-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检测数据,2018年1-7周(元旦至春节期间),流感疫情和病例数已经大大减少,说明这一波流感大势已去。
-
“病毒变异”的说法夸张。甲流和乙流同时流行是这次流感的特点,“变异”反映的只是这两种流感类型的交错变化。
-
从目前的检测数据来看,没有发现特殊病毒株出现。达菲(奥司他韦)应对目前的绝大多数流感病毒株有效,但是需要在流感症状出现48小时之内服用。
-
虽然流感大势已去,但仍需谨慎。对付流感最重要的还是预防:人保暖,家保湿,出门戴口罩,喷嚏要遮挡,全家都平安。另外,打流感疫苗也是很好的预防手段。
这个冬天以来的流感,似乎特别厉害,流感下北京中年的故事,让大家心惊肉跳。还没缓过神来,又有传闻说“病毒变异,3月卷土重来”,有人在3月来临之前就已经解读了国家流感监测数据,惊呼病毒确实变异了,甲流已经悄然来临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
这一波流感到底怎么样了?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对流感的局势一直进行检测,每一周都要检测7000~8000个样本,并将监测结果发布公告。这个监测是基于全国各地监测点的情况,如果某一监测点突然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病例,就会有一起疫情记录。进入2018年以来,疫情监测的结果是这样的:
图表数据:全国(未含港澳台地区)流感疫情,来源:中国国家流感中心(www.chinaivdc.cn)
从这些监测结果来看,进入2月以来(第五周),疫情已经大大减少,病例数也大大减少,年初的时候每周182起疫情,4936病例,到了第七周时只监测到一起疫情,17个病例,说明
这一波流感大势已去。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只是监测数据,并不是中国所有流感病例的统计。但是,这监测到的疫情的变化趋势,应该能够反应中国流感的发生状况。
根据这个趋势,没有理由认为3月之后流感会卷土重来。春节期间,流感患者看病、疫情统计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在春节之后,疫情数据可能有所反弹,但也应该只是去除节日期间病例的库存,只要反弹比较短暂、不改变疫情变化趋势,那这一季的流感应该是过去了。
流感病毒有没有变异
在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监测公告里,有这样一句话:“A型流感所占比例已经超过B型流感”。A型流感就是平时所说的甲流,B型流感就是乙流。这句话,大概就是网传“病毒变异,甲流悄然来临”的“官方数据”。
但是,这个网传却是一个错误的解读。
我们可以看一下年初以来A型和B型流感所占比例,其实在疫情高峰时,A型流感也是占很高比例的,2018年第一周时占检测到流感病毒的42%。A型和B型流感同时流行,也正是这次流感的特点。
此后,B型流感占比不断下降,而A型流感则持续上升,但这也就是两种亚型的流感病毒相对比例的增减。媒体报道中的流感病毒“变异”,说的只是A型占了多数,但是,从病毒感染比例的绝对数字来看,不管是A型还是B型流感,都大大降低了。
那么A型和B型流感中有没有出现新的特别的病毒株呢?
图: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第7周(2018年2月12-18日)监测到的流感病毒株组成
以第7周的数据为例,监测发现A型(甲型)病毒株主要是H1N1,B型(乙型)主要病毒株是Yamagata。A型中H3N2病毒株的比例已经从高峰时的27.6%减少到9.6%。这个变化其实也是一个好兆头:今年的流感疫苗效果不好,其实就是因为针对H3N2病毒株不给力,如今H3N2的比例减少了,流感疫苗的保护能力就提高了。
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没有发现有特别的病毒株出现。从2017年4月以来,监测到的所有甲型H1N1和H3N2亚型流感毒株均对烷胺类药物耐药,但是所有甲型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至于H1N1流感病毒,总共监测到1278株流感病毒,只有3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有一定耐药性。达菲(奥司他韦)就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应对目前的绝大多数流感病毒株有效,但是需要在流感症状出现48小时之内服用。
如何优雅送走流感?
这一波流感大势已去,大家已不必恐慌。但是,也应该看到流感的余波未平,虽然无需恐慌,但是仍需谨慎。对付流感,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在流感病毒消停之前,大家仍需要注意抗流感:人保暖,家保湿,出门戴口罩,喷嚏要遮挡,全家都平安。另外,接种流感疫苗也是很好的预防手段。
流感就像那青春小鸟,飞得最高的时候,也就是消失的时候;而流言,却似那对孤独终老的担忧,久久不会离去。
(本文转自一节生姜)
面对生命,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