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商行业
新浪微博电商草根第一大号@电商行业 旗下公众账号。电商业内第一影响力!最值得关注的电商类微信大号,电商最新资讯、行业深度观察、内幕小道、实战干货。每日推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网红模玩博主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批捕 ... ·  18 小时前  
亿恩  ·  一年卖7亿!小众品牌在海外成功破圈 ·  4 天前  
加国无忧  ·  加拿大Costco、Walmart、Lobl ... ·  2 天前  
加国无忧  ·  加拿大Costco、Walmart、Lobl ... ·  2 天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59天在闲鱼上卖货,售后吐槽过后,继续赚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商行业

苏宁易购逃过一劫

电商行业  · 公众号  · 电商  · 2024-07-16 20:02

正文


张近东: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开启一场新的突围。


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金江

苏宁易购陷入谷底后重新出发
苏宁易购面前又出现了一点曙光。

在连续亏损十二个季度之后,在张近东重返苏宁易购半年之后,苏宁易购宣告要扭亏为盈了。

近日,ST易购(002024.SZ)发布“2024年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宣称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单季扭亏为盈。

据估计,今年二季度苏宁易购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至1.42亿元。1-6月苏宁易购可能会实现归母净利润-5000万元~盈利4500万元。

在这个区间内,无论最终经审计结果如何,比上年同期的亏损19.30亿元,都有大幅好转。

但目前这还只是一个业绩预告,要等到结果出来才知道苏宁易购是否实现了这个预告的目标。

总之,无论结果如何,这个消息至少给了不断亏损的苏宁易购一点希望,也重振了苏宁人对公司的信心。

毕竟,苏宁易购已经走下坡路很久了。

从2021年第一季度宣布实现4.56亿元的盈利之后,苏宁易购就面临了连续的财务挑战。那时起,公司就已经步入了亏损期

2021年全年,苏宁的净亏损达到了惊人的432.65亿元;

2022年,亏损额度有所收窄,但依然高达162.22亿元;

到了2023年,公司净利润亏损减少到了40.89亿元;而2024年的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为9687万元。

亏损的背后有许多原因,但主编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苏宁易购在崛起之后急于扩张商业版图,二是企业的投资风险太高,导致崩盘。

苏宁易购在刚崛起不久后就收到了来自马云的一大笔投资,彼时,互联网经济正在红利期,于是,苏宁易购快速扩张了起来。

从百货到保险、基金,然后是文旅、母婴、体育,最后还涉及到了电竞和酒店。

要知道,做零售起家的苏宁易购,并不像如今的抖音有着做多领域商业的水平。

抖音做短视频起家,其用户数量多、用户需求广,因此引进内容电商、本地生活服务也还算是比较顺利。

尽管如此,抖音的每一步也还是走得很谨慎。为什么?

因为多领域、多板块看似前景广阔,局势一片大好,但其背后的风险和财务压力都是巨大的。

另外,在商业版图扩张的途中,苏宁易购也进行了许多高风险的投资行为。

比如说苏宁体育在2015年以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68.55%的股权,成为俱乐部大股东;2017年,苏宁还通过子公司向恒大地产战略投资200亿元。

这些投资最后都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前者甚至还成为了压垮苏宁的重要因素。

在一系列不合适的决策下,苏宁易购才逐渐没落了。

2021年张近东卸任苏宁董事长一职,21年后苏宁开始出现大规模亏损状态……

幸运的是,张近东曾经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这个决定至少保住了低谷时期的苏宁易购,让如今的苏宁易购能够重整旗鼓准备翻身。

这个决定就是,和阿里合作。

苏宁易购在不断亏损的状态下,许多次都是由于背靠阿里才得以存活。

直到2023年4月,苏宁易购董事会换届,老苏宁人任峻担任董事长,他从22岁开始就在苏宁工作,对苏宁非常熟悉,同时,他也是张近东的老部下。

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度,苏宁易购归母净利润亏损40.9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62.2亿元,已大幅收窄。

近期,张近东也逐步回归苏宁,开始准备重整旗鼓,打个翻身仗了。

张近东的策略
重回苏宁的张近东,首先把线下业务又捡了起来并大力发展。

近两个月,苏宁易购在线下逐步扩张,于全国主要城市新开设了近40家具有显著区域影响力的PRO店面。

其中,包括荣获家电界"亚洲第一店"之称的北京中央电视塔店在内的多个明星门店,标志着苏宁易购在城市店面布局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对于苏宁易购而言,在公司刚刚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这一扩张举措的力度之大,显得尤为引人注目。然而,从公司核心高管对这些新门店的定位来看,其背后所承载的目标和价值可能更加引人深思。

苏宁易购期望通过这些旗舰店的建立,进一步推动家电与家装在家庭场景中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提供场景化、套系化的高品质产品组合。

同时,公司致力于打造与市场趋势相契合的新型高品质产品沉浸式体验,并在线下环境中提供更具信任感、社交性和年轻化的独特情感价值。

苏宁易购的愿景是,通过这些旗舰级门店,为每个城市的用户提供家电家居生活服务领域最顶级的沉浸式、一站式体验。

正如"买家居去宜家"、"逛超市去山姆"一样,苏宁易购希望在家电家居生活服务领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实现在消费者心中的“买3c家居就去苏宁”。
苏宁易购线下PRO店
这种做法是结合了苏宁易购的实际情况的。
据管理层披露,2023年,苏宁家电业务销售规模,同比增长约11.9%;其可比门店销售收入,也增长4.94%。

也就是说线下业务和家居家电业务都是苏宁易购的强项。

除了大力发展线下业务之外,张近东还盯上了下沉市场。在下沉市场方面,公司则计划开设超过3000家店铺,同时在苏宁易家门店中重新启动实体超市业务。
苏宁易家max线下门店
至于曾经倾力发展的电商业务,张近东在年初的内部会议当中,并未过多交代,仅表示,“深度链接并扎根各大流量平台”。

无论是苏宁易购Pro、Max大店,还是下沉市场店铺,张近东还是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主战场——线下3C电器,这也是苏宁易购的主战场。

苏宁易购的翻身仗能打赢吗?
今年年初,张近东曾喊话:“战斗的苏宁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躺平,要在2024年向行业和社会打出一场翻身仗。”

如今,苏宁正在按照张近东的策略逐步发展,但,苏宁的这场翻身仗,真的能打赢吗?

到目前为止,苏宁的情况还并没有完全好转,就连目前公告的第二季度开始盈利也还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只是一个预告而已。

此外,公司的财务状况依然紧张。

截至2024年3月,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高达91.70%。

在短期债务方面,公司面临408亿元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而其手头的货币资金仅有138.1亿元,这无疑加大了公司短期内偿还债务的压力。

进一步分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有191.38亿元的银行借款本金及利息触发了违约及提前还款的条件;到了2024年3月31日,未按时支付的应付款项累计高达327.89亿元,进一步凸显了公司的流动性困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