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发展改革委联合其他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可再生能源在城市规划、建设、更新及改造中的优先地位。特别指出推广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光伏系统安装、促进电力热力替代等传统能源的举措。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国光伏行业的十大龙头企业,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中环等,并简述了各企业的主要业务及行业地位。
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中环等,这些企业在光伏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涉及光伏逆变器、太阳能发电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业务。
在投资或了解光伏行业时,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关注行业动态和企业发展情况,同时投资决策应该基于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考虑市场风险和个人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
发展改革委联合其他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强调,将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纳入城市规划、建设、更新及改造的各个环节。具体措施包括:
- 促进城镇新建建筑全面遵循绿色建筑标准,并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热力和燃气方面的替代比例。
- 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推动发展近零碳建筑,并广泛应用建筑柔性用电技术。
- 鼓励对既有建筑屋顶进行光伏系统加装,同时对有条件的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实行尽可能安装光伏系统的策略。
- 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实现全面电气化,推广使用电热泵热水器、高效电磁炉灶等,以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气产品,同时推广高效直流电器与设备的运用。
- 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建筑中,积极推广太阳能热应用。
- 根据地方条件,推动地热能、空气源热泵和集中式生物质能等供热制冷技术的应用,对于偏远地区,则鼓励利用户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进行供暖。
以下是中国光伏行业的十大龙头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1. 阳光电源:致力于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的光伏系统设备研发和生产,出货量连续多年排名全球首位,其相关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设备、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可提供全球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2. 隆基绿能:专注于为全球提供高效单晶太阳能发电产品及其解决方案,涵盖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和组件制造企业。在其引领下,单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完成了单晶对多晶的市场替代,单晶硅片和组件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3. TCL中环:光伏单晶硅片双寡头之一,在N型硅片和大尺寸硅片布局领先。通过持续围绕生产设备工艺改进、优化升级及新型材料研发与替代,在制造模式智慧化、生产过程循环回收技术应用、生产过程低排放-无排放技术等方面保持全球同行业领先性创新。
4. 晶澳科技:产品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足迹遍布全球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从单一的电池环节向上游硅片和下游组件、电站扩展,建立起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包括太阳能硅棒、硅片、电池及组件、光伏电站等各生产应用环节,以及在光设备及封装材料方面培育新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
5. 京山轻机:核心主业是光伏智能装备,子公司晟成光伏致力于光伏组件、电池片环节装备的研发与销售。在光伏行业中,该公司作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覆盖国内外所有主流光伏企业,并荣获多项荣誉。
6. 福莱特:其光伏玻璃为压延法生产的超白压花玻璃,主要用作晶硅电池的封装面板。公司在光伏玻璃的生产工艺和自爆率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获得多项光伏玻璃技术相关奖项,拥有近200项专利。
7. 钧达股份:参股弘业新能源,主要从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销售。公司率先掌握了N型TOPCon电池的量产技术,N型电池在转换效率、抗衰减性、双面率等方面全面领先P型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当前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5%以上,成本、良率与PERC相当,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
8. 爱旭股份:一直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和光伏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持续推动新型ABC电池产能的建设和PERC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已完成10GW166mm尺寸产能改造为182mm尺寸产能的升级工作,大尺寸电池产能达到公司总产能95%以上。此外,公司新一代N型电池量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珠海6.5GW新世代电池项目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投产。
9. 双良节能:研发并推出了光热发电系统中的蒸汽发生系统和油盐换热系统,现有的产品可以较快切入光热行业。公司拥有国内最大单炉产量的多晶硅还原炉制造基地,还制造交付单体制热量最大的补燃型溴化锂大温差中继能源站、全球最大炉型的多晶硅还原炉,显著提升规模优势。
10. 晶科能源: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设备、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公司的TOPCon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其电池结构为N型硅电池,在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方面更具发展空间,是继P型PERC电池以后有望成为主流的下一代新型光伏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