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最新曝光!机构积级看好7股 ·  23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太火爆!全线断货!排到6月15日 ·  2 天前  
钱币圈  ·  开始预约!亚冬会纪念币 ·  2 天前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上海又双叒叕让你上头了?来说说原因! | 话题征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副部级"冯巩缺席春晚!万万没想到他竟是这样的"官四代"!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2-12 16:49

正文

转载自 微信号 北洋之家,微信ID:bypm2016;原作者:北洋君


年前,就有媒体爆出

冯巩的小品被“枪毙”,没有过审。

果不其然,这个除夕,

我们没能等来他那句: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我想死你们了!



说实话,没看到冯巩

北洋君心里还是有点空落落的!

印象中,陪伴我们33年的冯巩

总是精神抖擞,

有使不完的力气。



可我们似乎忘记了,

33年来,他的除夕夜从来

没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团圆饭!

每年都是春晚结束后,

他接上媳妇和儿子,一起回天津,

到天津已经凌晨两三点了……


今年,他首次在家跟亲人一起过除夕。

面对央视采访的镜头,冯巩说:

“我三十多年没回家好好过春节。

我的哥哥姐姐嫂子们都马上年过古稀了,

能跟他们踏踏实实吃顿团圆饭,

说句心里话,是我多年的梦想。

今天的年夜饭很丰盛,

都是我儿时的记忆。”



1986年,28岁的冯巩

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全国观众一下子就记住了

这位长得逗、表情逗、声音逗、

相声说得更逗的小伙子。



从1986到2018,

连续33年上春晚的冯巩,

一年也没落下过,

他也从相声小鲜肉,

变成了年逾花甲的老腊肉!


民革中央副主席冯巩 在民革中央中心学习组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


冯巩另一身份多数人都不太清楚,

2017年12月,

他当选 民革中央副主席

他还是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

有媒体说: 冯巩已 官至“副部级”!

可他从来没把自己当过干部,

不管走到哪儿,

还是那么拼命地卖力表演!


其实,冯巩还是一个“官四代”

有着 极为显赫的家族身份,

2015年,在电影《建党伟业》中,

冯巩扮演了冯国璋,

网友惊呼相似度99%!



原来,冯巩的曾祖父就是冯国璋。

冯国璋是北洋三杰之一,

直系军阀的创始者,

1917年出任代理大总统。


冯巩的祖父冯家遇,

留学德国实业救国,

创办了 天津油漆厂、保定电灯厂

冯巩的父亲 冯海岗 、母亲刘益素都是

辅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外婆家做实业开银行,

是真正的京东第一,

与大名鼎鼎的荣毅仁家齐名。


冯巩虽出身“豪门”,

却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童年生活,

他虽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却十多年一家二代人

挤在一套狭小的两居室里;

他结婚36年,

从没听说他有一星半点绯闻;

他是笑星,

他更尝试演电影、当导演,

还拿过好几个“影帝”;


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剧照


30多年春晚,他换了近20个搭档,

从没一个人说过他一句不好;

他带红了贾玲、白凯南很多学生,

从没上演过师徒大战,

提起他,所有徒弟无人不感激!

我们不禁想弄明白,

那副永远笑呵呵的面孔背后,

究竟藏着一个怎样的冯巩?


-1-

童年冯巩:生在总统别墅

捡煤球、烂菜帮长大


在天津市民主道,

有一幢红色的欧式别墅,

这座小楼, 就是冯国璋故居。


天津,冯国璋故居


1957年12月的一天,

冯巩 就出生在这座小楼里,

小时候的他,

人小嘴甜,

父母和兄姐们都非常溺爱他。


1966年,一场风暴袭来,

在一片“打倒反动军阀的孝子贤孙!”

的口号声中,

9岁的冯巩才第一次知道,

自己竟然还有一位

曾是军阀总统的曾祖父。


在他那朦胧的意识中,

曾祖父无疑是一颗“灾星”。

保姆被撵走了;

哥哥姐姐们离开了家;

父母游街挨斗的场面,

吓得他浑身颤抖;


冯巩童年照片


没多久,冯家被撵出了那座小楼,

被赶到大昌兴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

冯巩跟父母一起

住进一间仅有12平方米、

连窗户玻璃都没有的小屋。


那时,冯家的日子过得非常苦。

父亲工资停发了,

被遣送回河北老家劳动改造。

全家八口人的花销,

全靠当教师的母亲每月几十块的工资。

就是这点儿钱,

每月要给冯巩的父亲寄20元,

要扣除房租15元,

还要接济远在内蒙古和甘肃

下乡的三个儿女……


2005年春晚,

在小品《艺术人生》中,

冯巩回忆起这段艰难的童年生活,

一度要掉眼泪:

一个9岁的孩子,

到菜市捡别人不要的烂菜帮儿,

到工厂的废土堆

捡冒着热气、

还在燃烧着的 煤核儿。


冯家几代人没有“艺术细菌”,

可他从小却表现出了

一种独特的表演才能,

上小学时,

他已经成为学校宣传队的骨干。


十来岁时,冯巩偷着卖掉了

曾祖父故居一只大铁炉,

换来了人生中第一把胡琴。

跟父亲好友周玉铮学了三个月后,

冯巩就能在院儿里给大伙拉一出样板戏,

曲艺天赋初露头角。


就在冯巩13岁那年,

一次偶然的登台表演,

和与两位重要人物的见面,

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年,恰逢天津市搞文艺汇演,

老师看他机灵活泼,口齿伶俐,

就让他与另一个同学合说

马季、唐杰忠的名段《友谊颂》。


演出这天,冯巩的表演赢得了满堂彩,

一个13岁小孩儿会说相声的消息

传到了马季耳朵里。

他与唐杰忠专程来到天津二十六中,

提出要听冯巩说相声。

那天,马季与唐杰忠

每人捂了一个大口罩,

他们发现冯巩在曲艺方面天赋异禀,

那俩小眼一滴溜,就让人想笑。

等冯巩表演完,两人才摘下口罩。


上世纪70年代,马季与唐杰忠合说相声《友谊颂》


冯巩一看惊呆了,

报纸上见过的两位相声大师,

竟乐呵呵地站在自己面前!

正在冯巩激动地不知

如何是好的时候,

马季拉起冯巩的手说:

“做我的徒弟,

以后跟我学相声怎么样?”


冯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激动地喉头一热,

差点儿掉下泪来。

马季本想带走冯巩,

可最后, 他还是卡在了“政审”上!


从技校毕业后,

冯巩当上了纺织厂工人。

在这里,他遇上了一位好搭档

——刘伟。



这个刘伟,不是别人,

就是冯巩的第一个搭档、

日后一起说相声说到春晚的刘伟!


-2-

青年冯巩:从工厂钳工

到春晚舞台最闪亮的笑星


在当时情况下,

要改变自己的政治命运,

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军入伍。

机会来了,沈阳军区宣传队要文艺兵。

点名要冯巩和刘伟,

可工厂领导坚决不答应。

冯巩和刘伟豁出去了,

他俩悄悄上了火车,

不顾一切地去了部队。



冯巩、刘伟作为文艺兵进了部队,

花名册上却没有他们的名字。

他们当了两年的“黑兵”,

最后又不得不退回天津,

成了没有身份的社会游民。

好在纺织局的一位干部听过他们的相声,

将俩人安排进天津制线厂。

虽说是在工厂当了钳工,

可冯巩认准了说相声,

就从没有想过放弃!

一有空闲,他就坐火车

到北京登门向师傅马季求教。


因为有了冯巩和刘伟,

天津市里所有规格的厂区文艺比赛,

只要制线厂参加,

就没让第一名旁落过!


1980年,23岁的冯巩

终于在梦想的路上更进一步,

成为了中国铁路文工团的演员。



1985年,“北漂” 五年的冯巩

在相声圈已经小有名气,

就差一个机会降临……

他也没有想到,

命运突然就垂青了他!

一天,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

找到他,开门见山便说:

你就是冯巩吗?

我是中央电视台导演黄一鹤,

今年春晚, 想约你参加我们的节目审查,

你能参加吗?


就这样,只有28岁的冯巩,

跟他的搭档刘伟

一起登上了1986年春晚舞台,

两人合说的相声《虎年说虎》大获成功,

冯巩的名字也随着

这只“虎”走进了千家万户~



1987年,第二次上春晚的冯巩

竟然一口气说了两个相声,

先是跟搭档刘伟合作了

《巧对对联》。




两个多小时之后,

他又跟马季、赵炎、刘伟、王金宝一起

合作了历经30年不褪色的

中国相声经典之作

《五官争功》!

↓↓↓↓↓


1988年,第三年上春晚,

30岁的冯巩站在C位上,

跟刘伟、戴志诚、牛振华、赵宝乐

一起说了群口相声《求全责备》。



但是,在1988年的春晚中,

另一个已经40岁的相声演员,

第一次亮相春晚舞台,

就用一句: 领导,冒号,

一鸣惊人,拔得头筹!


这个人,就是 牛群

那一年,他跟李立山搭档说的

“巧立名目”吃烤鸭的相声,

堪称经典、轰动全国!



在这个相声作品里,

几乎每句话都是金句,

“有理寸步难行,无理走遍天下”,

现在听来不仅尺度很大,

更是极具对现实的讽刺。

此时,冯巩一定不会想到,

未来十年他将会与牛群一起,

开启相声生涯中最黄金的十年!


冯巩与牛群的合作非常偶然,

1988年春晚过后,当踌躇满志的冯巩

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搭档刘伟却出国了……

没了相声搭档,

冯巩只好先把电视剧《那五》拍完,

在这部电视剧中,

聚集了日后的好几位大腕

——倪萍 牛振华 牛群 李丁 ……

通过一部电视剧,

观众认识了演员冯巩,

也是通过这一部电视剧,

冯巩与牛群结下了"艺"缘,

两人正式组合!



1989年,冯巩和牛群第一次搭档准备春晚,

除夕夜前五天,

晚会总导演突然通知:

你们原定的相声不太合适,

抓紧时间突击搞一个,

争取能顶上。


他俩听后一下子懵了,

只有五天时间,

能创作出一个好相声吗?

冯巩和牛群决定拼一拼,

他俩把自己关进一个小房间,

从创作剧本、到反复修改排练,

五天几乎没有合眼,

除夕夜,他们拿出了相声《生日祝辞》。



这个讲女婿讨好丈母娘的相声,

大获成功,

牛群冯巩黄金组合,横空出世!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

那一年,临时被枪毙

而没有机会登上春晚舞台的相声,

就是足以记入中国相声史册、

对官僚主义极尽讽刺的

经典作品 《小偷公司》。


《小偷公司》太经典了,大家一定点开看一看


这个相声1990年在《综艺大观》播出,

把“小偷公司”部门冗余、

人浮于事、官僚作风讽刺得

针针见血、拳拳到肉!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时隔近30年,再听《小偷公司》,

只能评价四个字:

不服不行!



冯巩+牛群,

中国相声界最佳拍档应运而生,

他们把各种新鲜形式运用到相声里,

1993年,他们把拍卖会

搬到了春晚现场!

↓↓↓↓↓



1994年,他们把点子公司

开到了春晚现场!

↓↓↓↓↓


1995年春晚,

冯巩与牛群合说《最差先生》,

他第一次说出了: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我想死你们了!

↓↓↓↓↓


1998年春晚,

牛群冯巩拉着洋车上了春晚,

冯巩一边拉着洋车,

一边唱着“牛啊,群啊,送到哪里去,

送到千家万户的厨房里!”

↓↓↓↓↓

1999年春晚,

冯巩 、牛群 表演《瞧这俩爹》

冯·斯托罗夫斯基·巩 成了那一年

最搞笑的梗!

↓↓↓↓↓


冯巩做梦也没想到的是,

1999年春晚,竟成了两人的春晚绝唱!

原因是牛群这个老大哥忒能折腾,

从明星足球队队长,

到玩起了摄影,

后来,竟然抛下自己

去安徽蒙城县挂职当起了副县长!



牛群横竖是不说相声了,

那冯巩怎么办?

所以牛群是这么说的:

“这辈子我只给我爸妈磕头,

我给冯巩磕了两个头……


牛群也是重情义的人,

2000年春晚,

他跟冯巩一起亮相,

然后隆重地把冯巩的新搭档介绍出场,

——新搭档不是别人,

是还长着头发的郭冬临。


那一年,能感受到,

冯巩真的拼了,

他把所有看家本事都抖了出来!


快板打得666!

↓↓↓↓↓


三弦弹得顶呱呱!

↓↓↓↓↓



吉他弹得有模有样

↓↓↓↓↓


其实这个作品 还有一个小插曲,

节目正直播的时候,

吉他的带子突然就断了。

但是两人丝毫没慌,

非常自然地继续表演。



虽然这个相声堪称春晚中的经典,

但从此之后,

冯巩再没找到自己的固定搭档,

从朱军到周涛,

从闫学晶到王宝强,

从牛莉到白凯南,

从高晓攀到傅园慧……





33年,陪在他身边的搭档,

换了近20个,

冯巩,却始终坚持了下来!


能坚持上春晚有多难,

一年12个月,9个月在准备春晚,

有记者曾问冯巩,

能每年上春晚的秘诀,

他说: 我准备三四个节目呀,

枪毙了我,我再拿一个,

你再枪毙我,我还有呢……


冯巩说得轻松,

可这里面承受的巨大压力和

极为艰苦的创作可想而知。

而冯巩最让人钦佩的是,

在忙着上春晚的33年里,

他还成了一个好演员,好导演,

顺道领走了好几个大奖!


-3-

演员冯巩:只要观众需要

我随叫随到!


冯巩曾给自己的评价是:

相声界演戏演的最好的,

演员里最会做导演的,

导演里最能写剧本的,

编剧里最会说相声的。



他可决不是吹牛,

1993年,他主演的《站直咯别趴下》,

就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


1998年,上映了一部片子,

叫《没事偷着乐》,

他在里面饰演的是张大民!

↓↓↓↓↓


凭借这个角色,

冯巩拿下了第18届金鸡奖的

最佳男主角,

收获了“影帝”殊荣!


2004年,冯巩主演的喜剧电影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上映 大获好评,

获得了十二届大学生电影节

最受欢迎喜剧片、

最受欢迎男演员两个奖项。

↓↓↓↓↓


2007年,他拉上牛群、刘金山、闫妮

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获得了第12届华表奖的

“优秀故事片奖”。

↓↓↓↓↓


从春晚舞台到大荧幕,

从笑星到影帝,

从艺几十年来,

冯巩演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

底层小人物,

演活了老百姓的辛酸苦辣。

冯巩说:“我喜欢演小人物,

也因为我生活在小人物中间,

熟悉他们,理解他们,也喜欢他们。


从艺40多年来,

冯巩从没把自己当明星,

他总是说: 只要观众需要

我随叫随到!

1986年春节,

上了春晚的冯巩一夜成名,

第二天回到天津过年,

他带着老婆儿子去动物园,

结果,人们都不看动物了,

全都围着冯巩签名照相!


妻子问他,那么多人围着你,

你烦不烦啊?反正我挺烦!

冯巩跟妻子说: 千万别烦,

有朝一日观众不理你了,

你就更烦了!



这些年来,

冯巩几乎与娱乐圈绝缘,

一、他没有代言过任何产品,

二、他没有在任何综艺节目上

担任过导师。

我们最经常见到的就是 他不知疲倦地

在各地慰问演出的身影!


1995年,冯巩参加中央艺术团

第一次到西藏慰问演出,

演出前,由于高原反应,

冯巩发烧到快40度,连续几天高烧不退,

得知领导不让他参加演出了,

他一把扯下输氧管,

就去找领导请战:


我是来西藏演出的,

光在医院躺着我没脸向观众交代,

1985年上老山前线慰问,

我连遗书都写好了,

高原反应发个烧算不了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