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女人难,做一个女商人更难,更不用说是100多年前落后、贫穷的中国,周莹的艰辛和努力,真的难以想象。
作者 | 唐一
来源 | 创业经纬论
![音符](http://mmbiz.qpic.cn/mmbiz/cZV2hRpuAPiaJQXWGyC9wrUzIicibgXayrgibTYarT3A1yzttbtaO0JlV21wMqroGYT3QtPq2C7HMYsvicSB2p7dTBg/0.gif?)
诚信无诈 自律自戒
最近,一部叫做《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电视剧正热播,孙俪扮演的清末女首富周莹进入大家视野。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FJNcXnhmVicIUJY8hR73uOgJkDonsM4LiaLUsfHLD9jt660yLCSspw7Ie5j4ByNbBLVXyuLGL123NTEZeYBFdpA/0.jpeg?)
大家可能会说,那时候女人不就只是生孩子、伺候老公吗,还能做生意,甚至当首富?电视剧就是会编!
但我可以告诉你,历史上周莹确有其人,而且她的真实经历,比电视剧演的还要传奇!
17岁嫁人,一心只想相夫教子;18岁却遭遇公公遇难,丈夫去世;这个弱女子只能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捍卫家族的产业;
面对掌柜们侵吞资产、家族内部的明争暗斗,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小绵羊”却手段非凡,以过人的智慧成功化解了家族商业危机,还把生意越做越大,全国拥有108家企业,自己也成为了清末女首富!
甚至,她曾借了10万两白银给慈禧太后度过国难,还被慈禧收为干女儿!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tPeOnM90icqOLRRVhyrv7zGmaRqxBUjsQAibsicCPiaBkeMebTG3540icug/0.jpeg?)
历史上真实的周莹
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商圣”、“女首富”,却在死后被草草埋葬,连坟墓都不知所踪,令人唏嘘。
17岁被“骗”嫁人
18岁公公、丈夫相继离世
弱女子被迫执掌家业
电视剧中的周莹是跟着养父四处卖艺的江湖女子,但事实上,周莹其实是出生于富商之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
1869年,周莹出生于陕西三原县,父亲周海潮是当时有名的富商,周莹出生后不久,父亲就给她定下了“娃娃亲”,对象是泾阳县吴家之子吴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jyZ7aS5Ny5ibZ1W61BCia1e2HyO37jMx1TWySL7iaMPkOXxwY727RUic1w/0.jpeg?)
说起这个吴家,在当时也是非常了不起。吴聘的父亲吴蔚文在朝廷任职,也是著名的盐商,承办江苏、安徽、江西的盐业,是与胡雪岩同一时代的红顶商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Z7GASLFOFzbUt7hOrK8KIbS786GNdXLV5hCD0S8JB8FCKN3Rv06ib5g/0.jpeg?)
可以说,周、吴两家可谓门当户对,私交也一直不错,结为姻亲可谓理所当然。
然而,吴家一直向周家隐瞒了一件事情:吴聘从小就身患肺结核,这在当时可是不治之症。
本来周、吴两家商定,等到周莹18岁时两家就成亲,可等到周莹17岁,吴家就主动提出要成亲,理由是“孩子都大了,不用再等了”。
但实情却是,吴家少爷吴聘已经病入膏肓,吴家想通过成亲“红鸾照命”来冲散“白虎凶星”,使吴聘的病情好转。
但周莹哪知道这些,嫁入了吴家之后才发现,家人口中说的“门当户对的富商之子”,竟然是一个病秧子。
甚至有一个说法是,吴聘当时已经病得卧床不起了,吴家便荒唐地找了只公鸡,披红挂彩地和周莹拜了堂。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FbVJnkeru8bStibhknchUAC1Z1TCFr7I7KMxX1XJQxRmmzHRBYPMpQQ/0.jpeg?)
但吴聘虽然病重,为人却正气凛然,虽然奉父母之命成婚,却不愿意耽误周莹:
“我活在世上 18 年,喝了 15 年苦汤。我自知命在踏薄冰踩浮萍,若小姐不愿与吴聘结为秦晋,我愿打开后花园门送小姐回孟店村逃婚。”
周莹虽然又惊又怒,但是作为大家闺秀,她还是很快冷静下来:
“我今日既和相公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我周莹就是你吴聘的结发妻。今日大喜,望相公能以万利之语戒心猿意马,与我周莹同挽命运之车……”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EFJNcXnhmVicIUJY8hR73uOgJkDonsM4LeR9jPuIIO7IdZKGzcYHsrzZOgxZZuicYkQqvRk5eRKG5BtrxDHUqHPg/0.png?)
两人就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公公就因意外遇难,丈夫遭受打击病逝。没了主心骨,吴家也逐渐家道中落。
因为吴家并无男丁子嗣,年仅18岁的周莹,只能接过公公和丈夫留下的账本、钥匙,成为吴家的唯一继承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aHd6POY7EricjyqibEia67Rdqjrzmg6Jf4qO1Fth6w58LclC9Pfn2BYyQ/0.jpeg?)
当时正是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侵华...这样动荡的年代,做生意已经很不易,更别说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在商界打拼,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但是,周莹却毅然决然地担起了这份责任,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商业天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当时所做的不少商业措施,对于现在的我们依然有很大启发。
18岁解决三大难题
做出108家企业
成为清末女首富
当时,年仅18岁的周莹恐怕没心情为亲人的离去而伤心,接手吴氏的生意后,她就开始在全国巡视自己的商业版图。
走了近半年时间,她才发现,当时吴家的产业面临着几大难题,如果不解决好,别说重新崛起,连活下去都是问题。
1、不少分号的主管都想趁着老东家去世,把商号据为己有;
2、不少伙计听说新东家是个18岁的寡妇,都不太相信她的能力,人心思动;
3、时局动荡,怎么才能把吴家产业做大做强?
商业世界向来残酷,再怎么柔弱的女子,都不会有人让着你。周莹别无他法,只能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毅力去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oTpaeeDs8jZzUCJ9BkaGia0c0Cy7Ew1FVAqRpQ0n0hSny7B4ajXiaM8w/0.jpeg?)
第一步:雷厉风行,清除叛徒
当时,支撑吴氏商业半壁江山的成都山货药材店“川花总号”主管和扬州“裕隆全”盐务总号主管,都想趁着老东家去世,将商号据为己有。
周莹得知此事,对此暗中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随后先发制人,把这些证据公布,勒令这两个主管立刻告老还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FJNcXnhmVicIUJY8hR73uOgJkDonsM4LeIQHJePb3SUiaaBVhnXncuoBN9vC4GrAcqdEwib2e998UUshmhyJMOEQ/0.jpeg?)
特别是和成都“川花总号”总管厉宏图的斗争中,周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的手段:
1、面对指责,厉宏图声称“吴蔚文去世前就把川花总号送给他了”,周莹有理有据地一一辩驳,还把证据一一列出,在当地显著位置张贴,让厉宏图失去舆论支持;
2、事先打点好四川成都府各有关官吏衙门,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有后盾;
3、提拔诚实守信的伙计到商号管理层,让厉宏图孤立无援。
![](http://mmbiz.qpic.cn/mmbiz/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KGRSrEXDv66KcKE00hXmerMn0tClFW7pOvYRrvKXBZ5Y5BDHbX4JLQ/640?wx_fmt=other)
就这样,两位有异心的总管只能告老还乡,其他总管即便有异心,都被这小姑娘的手段震慑到,只能踏踏实实为她效力。
自此之后,在周莹身边,围绕着几十个能人谋士,周莹对他们恩威并施,处处依仗。
其中,尤以扬州总管罗天增与杨茂亭、王子绪、王幼农等人著称,他们个个多谋善断,经营有方,这也为后来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稳定军心,优待员工
如今,不少公司都重视员工关系,而100多年前的周莹,却早已认识到这一点。
当时,扬州“裕隆全”的掌柜被撤换,为了稳定人心,周莹实行“阳俸阴俸”,把每个伙计的薪酬提高两成,增加年终奖。
这样一来,员工的工资比扬州商界最低工资都要高三成,再加上分红,在江南一带薪酬都算一等一的。
![](http://mmbiz.qpic.cn/mmbiz/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gYMQWRfOSRuDJ7yaJuib8Av0pucSFiaEY9lH2Qia2noKBdWO20YpO6v1A/640?wx_fmt=other)
不仅如此,周莹还把员工的收入和店铺利益相挂钩,类似于现在的股权激励制度,店铺越赚钱,员工收入越高。
这样一来,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店铺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对周莹的怀疑之情也一扫而空,全心全意支持这个新东家。
第三步:凭努力和智慧做好生意!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周莹还能通过自己高超的手段和圆滑的技巧去解决,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实打实的做生意的本事。
做生意,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完全没办法作假。
1、聚焦商业,还土地给农民
当时的观念还是土地为先,不少富商有了钱就买土地收租,做个大地主,这和现在不少人投资房地产何其相似。
但周莹却看到了,靠收租过日子只能养家糊口,要想赚大钱,还是得靠做生意,这样的意识现在看来非常超越和超前。
因此,她只留下少量能保证口粮需求的田地,把自己大部分管理的田地都交给了原佃户管理,佃户自负盈亏,她只象征性地收取少量租金。
从此,她赢得了乡亲们的拥戴,而且自己也可以集中精神去经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3UtNwuzjeLNHY5XLd8zZlb9BBs3kswX6uR3IYHSgATPSrddjKqTBgA/0.jpeg?)
2、质量为先,口碑第一
当时社会动荡,商业萧条,周莹却坚守了秦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优良传统,令家族生意再次兴隆。
卖粮食,她要亲自检查质量,动手拣杂挑沙过土;卖布,她亲自复尺,决不少客人一寸;卖茶叶亲自品尝新陈;千里贩粟却不加价。
凭着过硬的质量和口碑,吴家的产业也因此越做越大。
3、以丰补歉,掌握渠道
让周莹真正成为首富的,还是她对市场规律的把握。
当时吴家的产业里,棉花是主业,但棉花的产量靠天吃饭,常是“三丰一歉双平年”,丰收了价格就低;歉收了价格就高,棉花行和棉农的关系非常紧张。
一年秋天,棉花丰收,有棉花行想趁机杀价,引起了棉农的不满,有些干脆不卖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FJNcXnhmVicIUJY8hR73uOgJkDonsM4LFAfS9Z6RwTqP92axUuEZQLFTQpNO6ZnKQeibEKcWMxwhntbFicP3ubicg/0.jpeg?)
有鉴于此,周莹提出“以丰补歉”,在棉价低时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棉农则在棉花稀缺、棉价高时以优惠的价格和稳定的货源回报给她。
100多年后,同样用这一招笼络了空调厂家、打败了8家国营商场的苏宁老板张近东,说出了这样一句名言:
“掌握了渠道,就是掌握了财富。”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ARaaMnCG2ncqI8Z6jibBGb5NemFwiap4snAsYrX0XGBG8tD5uan2gOBw/0.jpeg?)
就这样,周莹就垄断了整个棉花行业,不少西安棉花业以前的老大,为了能向客户供货,只能从周莹手中高价买走棉花。第二年棉花歉收,又是只有周莹手中有货。
仅仅用了7年时间,吴家产业就从每年进出3000来担棉花,一下子变成每年进出11万担,成为了关中地区的棉花买卖大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FJNcXnhmVicIUJY8hR73uOgJkDonsM4LaHWtyT2f5Z07YHibNI2f1DJjS95mXqFbliaUZCTKKunibRpfzm2ZdzEvg/0.jpeg?)
就这样,吴家的商业版图在周莹的运营下不断扩展,周莹也成为清末难得一见的女首富,还被不少人奉为“女商圣”。
到1910年周莹去世时,留下白银不计其数,产业经营范围之广也无人能及。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vagyiaMUp491ZkRKD5P4XXOvlvaicE7oEiaGMUWOIeQVyB2ed6qXNibPRQ/0.jpeg?)
鼎盛时,吴家商业帝国的版图遍布全国,在全国拥有108家分号,民间甚至有一句话:“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jLocgQz7X6PFicMFrJyaILlLjaHkibl8kiaribEbGIaa2iaD91iaqicAzCGLDke6QIdKnNicAiboeEXeovjhMABcsbmbkCw/0.jpeg?)
借给慈禧10万两白银
为商人赢得尊重
除了商业上的成就,周莹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和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匆忙中跑到西安避难,周莹便向慈禧提供了10万两白银。
之后,慈禧还认了周莹做干女儿,封她为“护国夫人”。并亲书“护国夫人”金匾给她,但这并不是因为周莹捐了钱,而是她们二人都一样,都是丈夫早逝,自己一个寡妇在男人堆里闯出一片天地,因此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