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最终,她会忘记如何吞咽和呼吸” ·  2 天前  
底线思维  ·  孟加拉的这个小岛,已被美国盯上 ·  4 天前  
底线思维  ·  动荡的世界里,从香山论坛寻求和平之道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打卡!时政小测验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09-20 14:37

正文

9

20

新的一天~努力~♪

———你的小编


1

多选题

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据新华社2024年9月19日报道,人民政协不断丰富平台载体,加强团结联谊,促进____和谐,推动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A.政党关系

B.民族关系

C.宗教关系

D.阶层关系

E.海内外同胞关系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E


解析:

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人民政协不断丰富平台载体,加强团结联谊,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推动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摘自新华社2024年9月19日报道《汇聚共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引领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纪实》)


2

单选题

据新华社2024年9月18日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____援藏已成为精准补足西藏民生短板、发展短板的“法宝”,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____”显著优势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A.救济式    密切联系群众

B.“组团式”    密切联系群众

C.救济式    集中力量办大事

D.“组团式”    集中力量办大事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解析:

2015年起开展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通过持续不断的医疗人才接力,形成团队优势、发挥整体效应,让高原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医疗服务。近10年,4400多项医疗新技术、新项目陆续开展,2500多项医疗技术空白得以填补,各种前沿治疗方案来到雪域高原。

2016年4月,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进藏。截至目前,17个对口支援省市已累计派出2100余人次教育援藏人才,对口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学校,帮带本地教师2500余名、团队150多个,让西藏各族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医疗和教育是西藏民生发展的重点,也是对口援藏投入的倾斜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组团式”援藏已成为精准补足西藏民生短板、发展短板的“法宝”,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摘自新华社2024年9月18日报道《跨越山海的情谊——对口援藏的暖心故事》)


3

单选题

【《习近平用典》测验题】“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____。

A.陆游

B.尤袤

C.杨万里

D.范成大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之江新语·勇攀科学发展高峰》等文中引用

【释义】

此诗为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的外出纪行之作,名为《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人途经皖南松源时,见群山环绕忽有所悟,便写下这首哲理诗。

人们常说下山容易上山难,却不知下山途中还要翻过无数座山。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山区行路寄寓深刻哲理,告诉人们:人生在世就是不断地与各种困难做斗争,无论顺境逆境,都应保持警醒,不可懈怠。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正因为上山很艰难,人们便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颇为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山的容易,与实际中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途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拟人修辞手法,把山当成了有生命灵性的东西,它仿佛有意给行人设置了重重障碍;而行人的种种情绪——意外、惊诧、烦恼,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放”一“拦”的重复中表现出来。[摘自《习近平用典》(2015年版)]


4

单选题

【《习近平用典》测验题】“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出自____。

A.《老子》

B.《庄子》

C.《尸子》

D.《韩非子》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

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摆脱贫困·提倡“经济大合唱”》等文中引用

【释义】

出自战国尸佼《尸子》下卷。尸佼,战国时法家,相传为商鞅之师,主张确立法律制度并据此进行统治。汉代“独尊儒术”后,其所著《尸子》一书遭到禁毁,因此早佚。后由唐代魏征、清代章宗顺等重新辑成。

“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意为:只看到千里马身上的一根毛,是不能知晓其体态的;只见到画上的一点颜色,是不能欣赏画卷之美的。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而缺乏宏观把握。这种认知上的片面性,会导致偏于一隅,暗于大理。《尸子》中还有“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之语,同此一理。

尸佼的这一思想,与孟子的“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庄子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以及先秦道家著作《鹖(hé)冠子》中的“一叶蔽目,不见太(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不谋而合。[摘自《习近平用典》(2015年版)]


5

多选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上采取的举措包括:____。

A.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B.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C.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D.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进入新时代,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如今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目前,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祖国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摘自新华社2024年9月18日报道《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综述》)


6

单选题

2024年9月18日,国家疾控局等13部门公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健全完善多部门气候变化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到____年,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____。

A.2030    基本形成

B.2030    进一步健全

C.2035    基本形成

D.2035    进一步健全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解析:

据新华社2024年9月18日报道,高温热浪、洪涝、低温寒潮、台风……近年来,随着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挑战。

国家疾控局等13部门2024年9月18日公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健全完善多部门气候变化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到2030年,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这意味着,我国将开展专门行动,更好防范气候变化给百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贴心小链接  

20240919


主编:王谦

编辑:常琳


点击上图,了解  半月谈时政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