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初中语文应如是
立足武汉,面向初中,只谈语文,专供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汇学人  ·  张经纬 | 蟠蛇释博局 ·  3 天前  
文汇学人  ·  陶章 | 年兽变形记 ·  3 天前  
做書  ·  营 销 编 辑 恐 怖 故 事 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初中语文应如是

暧昧的下位:评外校初三三月月考作文题

武汉初中语文应如是  · 公众号  ·  · 2024-03-18 20:05

正文



有学生向我提问: 上面这道作文题提示语中的“我愿意”,能否直接定义为“个人兴趣爱好”。 这涉及到下位事例与整体语意的关系问题。

先说结论。 我的结论是:可以,但不唯一。 纵观整个作文题材料,命题人是想以“个人兴趣爱好与专业选择的关系问题”引出题意。最后的提示语,已经用“或大或小的选择”将题意指向从“专业选择”扩大到了“所有选择”,那么,选择的依据自然就没必要,也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个人兴趣爱好”。因此,“我愿意”的实质内涵应为“个人意愿”,“兴趣爱好”只是其表现之一,个人的信念、理想、原则、立场,都是“个人意愿”的表现。

再说反思。 这道作文题在处理下位事例与上位事理的组合时,有些“疏离”,可能导致两种截然相反的应对策略: ①部分学生或因偷懒,或求保险,直接将题意窄化为“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并据此选择事例,展开写作。②部分学生只看最后的提示语,进一步将题意抽象为“根据个人意愿,做出选择”,其立意、选材范围大大增加。 实际上,以上两种应对策略,都是符合题意的处理方式。 但可能引发的后续效应是:部分学生或由此误以为只看下位事例或上位事理就能立意作文,从而在今后的考试中,轻视对整体语意的融合分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