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与市场
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系列公号,定位于跟踪把握全球和中国宏观金融基本面重点和趋势,解析市场热点,求解政策应对方案。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是第一财经旗下的非盈利独立智库研究机构,其宗旨为致力改善经济政策。第一财经是中国领先的财经媒体集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与市场

刘鹤访美打开共识空间

全球宏观与市场  · 公众号  ·  · 2018-03-05 20:16

正文

者:冯迪凡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导语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美全面经济对话(CED)中方牵头人刘鹤结束了为期五天的访美之行。访问期间,刘鹤同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科恩、美国贸易代表(USTR)莱特希泽进行了两轮深度会谈,也同多位美国顶尖高管和学界进行了闭门会谈。



2018开年以来,全球经贸领域颇有些阴云密布的味道,而中美经贸关系也不无“博弈过招”的微妙气氛。

周日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美全面经济对话(CED)中方牵头人刘鹤风尘仆仆降落北京,结束了为期五天的访美之行。

应美国最高层邀请,刘鹤的访美日程非常紧凑。上周四和周五,他和三位特朗普总统派出的经济团队核心人物——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科恩、美国贸易代表(USTR)莱特希泽进行两轮深度会谈。此前,他同多位美国顶尖高管和学界进行了闭门会谈。

刘鹤


特别引起关注的是,就在刘鹤访美期间,美方透露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征收高额关税。刘鹤此次行程收获如何?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3月2日的记者会上指出,刘鹤主任访问美国期间,双方就双边经贸关系中最主要的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

据接近会谈的人士透露,刘鹤此次访美,源自美国2月份来自最高层面的邀请,由总统指定的最终参与会谈的美方核心人物也由两位增加至三位。 以三对一的方式进行磋商会谈,这在过往的中美经贸会谈中绝无仅有,凸显了美方期待推进磋商议程的愿望和高度重视。

此外, 原定一轮的磋商也临时增加为两轮 ,据分析背后是特朗普本人的亲自安排。

此次会谈具有高度建设性,中方也明确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双方交换了彼此的诉求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同意近期在北京就有关问题继续深入沟通,为两国下一步达成共识创造了坚实条件。

而这,也恰恰符合中方此前的预期。中美经贸通过博弈实现共赢,本来就是一场长跑。造成当下失衡局面的因素复杂,解决远非一朝一夕,而给未来取得共识打开空间,清晰界定双方可能达成一致的议程范围,就意味着会晤的成功。

访美日程密集会谈深入


美国时间3月1日,刘鹤同时会晤了特朗普经济团队三位核心人物: 姆努钦、科恩和莱特希泽。



从左至右依次为姆努钦、科恩和莱特希泽

在特朗普政府官员内,姆努钦、科恩有倾向于自由贸易的“鸽派”之称,而莱特希泽则有倾向于贸易保护措施的“鹰派”之称;就在2月28日,莱特希泽领导下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还发布了措辞强硬的《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和2017年年度报告》,并在措辞中坚持“美国优先”的政策取向。

中方在磋商中表示,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通过通电话、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双方应当一道努力,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

贸易平衡,无疑是美国的第一关切,而实现贸易平衡,也符合中国利益。刘鹤在磋商中阐述了中方在贸易平衡、市场准入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双方进行了坦诚、建设性的讨论。双方认为应采取合作的思路而不是对抗的方式来处理两国经贸摩擦,维护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而对于实现贸易平衡的方法,双方意识到找到具体路径并不容易。美国还能出口什么给中国?按照美方统计,中国对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占到中美逆差的1/3。因此,高科技产品可能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而这尤其需要美方拿出诚意。然而,恰恰是在对华经贸领域,美方内部意见高度分歧,也没有解决问题的明确路径和方案。

对于美国期待的市场开放,也契合中国的自身战略,更是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方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美经济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华社3月4日刊发的文章中,出现了刘鹤“ 中美全面经济对话(CED)中方牵头人 ”的头衔。

2017年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CED)在华盛顿举行。美方将主要诉求放在了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和加大市场准入问题上。 按照美方数据,2017年美国贸易逆差再创新高,达5660亿美元,其中美中贸易逆差为3752亿美元,占比66.3%。 而在2017年,特朗普政府在上台后屡屡对华实行贸易救济调查。

中国商务部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是贸易救济措施的首要目标国, 2017年继续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全年共遭遇21个国家(地区)发起贸易救济调查75起,涉案金额110亿美元,其中遭遇美国发起337调查24起,涉案金额超过25亿美元。平均不到4天就有1起涉华案件发生, 影响中国钢铁、铝、光伏、轮胎、家电、化肥等诸多出口产品。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发言人、前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指出,我担任过驻美国大使,我的体会是,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

张业遂表示,中方不想同美方打贸易战,但我们绝不能坐视中国的利益受到损害。而处理经贸摩擦的正确办法应是对彼此开放市场,做大合作的蛋糕,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作为美国财长期间启动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的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在2017年年底同第一财经记者所进行的一次专访中指出,SED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让中美双方的经济关系保持平等并减少摩擦。“虽然目前的形式叫做全面经济对话(CED),这个机制依然是最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运用。”他说。

在同白宫官员会面之前,2月28日刘鹤先同美国的企业高管们举行进行了90分钟的会谈,出席会议的包括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James Dimon)、高盛联合首席运营官索罗门(David Solomon)、贝莱德首席执行官芬克(Laurence Fink)、波音国际总裁马爱伦(Marc Allen)、安达集团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Evan Greenberg)以及保尔森。此外,刘鹤还会见John Thorton等美中关系专家。

美不应以邻为壑


就在刘鹤访美时, 美方透露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征收高额关税。

特朗普是在3月1日一场同钢铁和铝行业代表的白宫会议上突然宣布这一决定的。而该会议的举行本就很仓促,此前白宫甚至是在“最后一分钟“才将其敲定在特朗普3月1日日程表上的。

特朗普宣布,由于进口钢铁和铝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内产业,威胁到美国家安全,为重振美国钢铁和铝产业,决定将对所有来源的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税率分别为 25%和1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