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一个美好的家庭是幸福和力量的根源,家庭中的母亲情绪稳定、父亲三观正、孩子知恩图报对于家庭的和谐与繁荣至关重要。母亲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成长,父亲的三观决定家庭的风气,而孩子的感恩之心则是家庭兴旺的源泉。最后,作者引用了多个实例来支持这些观点,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母亲情绪稳定对家庭的重要性。
母亲的情绪影响家庭的氛围和孩子的成长,乐观向上的母亲能让家里充满生机,让孩子看到生活的希望。
关键观点2: 父亲三观正对家庭的影响。
父亲的三观决定家庭的风气,三观正的父亲能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给予妻子安全感,让家庭拥有可以依靠的力量。
关键观点3: 孩子知恩图报对家庭的意义。
孩子懂感恩是家庭最深的福报,知恩图报的孩子会珍惜所得,爱护家人,收获世间美好。
正文

来源 | 读书369(ID:dushu369com)
行走于世间,家,是一个人的根基所在,是一生中所有底气的源头。
人活一辈子,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生于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长于一个有着优良门风的家,立于一个可以随时依靠的家。
四十岁以后才明白:
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一个三观极正的父亲,一个知恩图报的孩子,胜过万千财富。
“虽然当时正处在一战末期,社会动荡,但在我的孩提记忆里,四季都充满欢乐。
这一切都只因为我有一个无论身处何境,都坚强乐观的母亲。”
诚然,母亲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也决定着一个家的温度。
一个乐观向上的母亲,总能让家里充满生机,让孩子时刻看到生活的希望。
一个怨气满满的母亲,总会让家中阴云密布,让孩子在担忧和恐惧中长大。
李宝莉和丈夫马学武结婚后,一直瞧不起农村出身的马学武。
与朋友聊天时,她会抱怨:“我选他个乡下人,凭我的长相,他凭什么不好好对我。”
平日里,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成为她情绪的导火索,家里总是瞬间就充满谩骂声。
日复一日的压抑下,马学武忍无可忍提出离婚,随后马学武下岗了,没过多久便轻生了。
丈夫离世后,李宝莉靠着挑扁担维持家用,这一挑就是十多年。
多年以后,儿子成为高考状元,就在她以为终于苦尽甘来时,儿子却提出要和她断绝关系。
因为在儿子眼里,正是李宝莉,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
丈夫在时,她的刀子嘴和坏脾气就像是扎在生活里的箭,随时都有可能伤人伤己。
丈夫走后,她的内心始终都在被“万箭”刺痛,没有半分喘息的机会。
一个家庭里,母亲情绪稳定,家人才能感受到轻松愉悦,相处起来才不会有负累。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莫言母亲的豁达,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一直深刻影响着莫言,让他敢于尝试,从而成为更好的人。
也正是因为母亲给予的力量,让他不仅在文坛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拥有了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
每个幸福的家庭里,都会有一个好脾气的妈妈,和一份永远暖心的温度。
母亲的温柔,就是家的灵魂;母亲的笑容,就是家人的能量。
湖北咸宁,烈日当空,一位父亲带着11岁的女儿去河里挖藕。
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缘由,其实是正处于叛逆期的女儿不愿好好读书,还跟老师顶嘴。
于是,他便想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你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四个小时的暴晒,孩子的脸红了,有的地方还晒脱皮了,尽管父亲很心疼,但也只能忍住。
父亲表示,希望能提高孩子的认知程度,让她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苦只是苦一阵子,而生活的苦可能会苦一辈子。
经过父亲的一番教导,女孩终于醒悟,打算从此以后好好读书。
有人说,一个三观正的父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稳固家庭的核心所在。
父亲三观正,孩子的路才不会走歪,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实在。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一个男人三观正,他的孩子才能得到好的言传身教,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他的妻子才能收获安全感,感受满满幸福;他的家庭才能拥有可以依靠的力量。
周秉义当上市长后,对弟弟秉昆说:“咱爸不管官大官小,他只看事做的好不好。”
在众人眼里,周父做事讲原则,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正直善良。
他的待人处世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周家的三个孩子,让儿女们都走上了充满光明的道路。
后来,秉昆成为父亲后,又将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传递给儿子周楠,教导他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父亲,是一个家庭的支柱,唯有支柱足够稳,家才不会乱。
父亲的三观越正,子女就越出色,家风得以世世代代传承,家族才能积聚更多福气。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知恩图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教养,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几年前,一名姓庞的学子以744分的成绩在网上刷屏了,为此,清华大学校长甚至亲自带队去家里接他。
当众人来到庞同学的家里后才得知,
庞同学
家境十分贫寒,母亲坐着轮椅,父亲还患有精神疾病。
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废旧纸板和瓶瓶罐罐,家里连张桌子都没有,只有两张床。
见到此情此景,校长心中泛起一阵酸楚,直呼这孩子太不容易了。
可
庞同学
提起家境和家人时,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在他小时候,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四处找人借钱,欠下了一大笔债。
即便家里很穷,但是父母从未想过放弃他,而这些来自家人的爱,他一直牢牢铭记于心。
父母为他付出的心血,他都看在眼里,所以他便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干重活,于是每天早晨,他都会早起先做完家务,为妈妈准备好饭菜,再出门上学。
在其他小孩贪玩的年纪,他已经可以凭一己之力,撑起一个家的重量。
我妈妈那么好,我姥姥姥爷也那么好,我的每一个亲人都那么好,我并不觉得他们给我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