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Mol Cell | ... ·  昨天  
生信宝典  ·  专家点评Cell | ... ·  2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盘点 | ... ·  3 天前  
生信人  ·  Cell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3400亿!神秘的华人家族,藏不住了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5-01-24 18:40

正文

作者 | 信瀚
来源 | 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财富江湖里,传奇永不缺席。

每一次榜单更新,都像是江湖的风云再起,总有人崭露头角,也总有人隐匿于幕后。

近日,彭博社公布的 2024 全球最富有的 25 个家族” 排行榜上,一个名字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哈托诺家族 —— 这个来自印尼的华人家族, 以约 470 亿美元(约合 3400 亿元人民币)的财富, 直接把 李嘉诚、谢国民 等一众华人富豪甩在身后, 坐上了全球最富华人家族的宝座。

但真正让人震惊的,不是他们的财富,而是他们的低调。 低调到近乎隐形,低调到让人怀疑这是否只是一个被数据堆砌出来的名字。

在印尼这个华人商业奇迹频出的国度,哈托诺家族无疑是其中最神秘的存在。 他们没有高调的曝光,没有铺天盖地的新闻,甚至连他们的照片都都难觅踪迹。

他们就像是财富江湖中的隐士,悄无声息地积累着巨额财富,却从不炫耀。

01

南洋闯荡,白手起家。

1920 年,黄维源为躲避战乱,跟随父亲 “下南洋” ,来到印尼爪哇岛。在异国他乡,他们从摆香烟摊起步,后来与人合伙开鞭炮厂,逐渐攒下第一桶金。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 1950 年。黄维源用全部积蓄买下一家濒临倒闭的卷烟厂,并将其命名为“针记”。他凭借独特的丁香香烟配方,迅速占领市场, 让“针记”一跃成为印尼第二大烟草品牌。

但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一场大火在 1963 年将工厂烧成废墟,黄维源也在悲痛中离世。 两个儿子黄惠祥和黄惠忠被迫在废墟中接过了家族的重任。

面对困境,兄弟俩没有退缩。他们 果断申请贷款,购入先进设备,推出过滤嘴香烟 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兄弟俩深知“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大步迈向多元化经营,迅速 将业务拓展到纺织、家用电器、造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他们与飞利浦合作生产电视机,开发商业和住宅项目, 甚至把一家普通酒店改造成东南亚最大的购物广场之一, 这个购物中心,不仅成为雅加达的地标性建筑,还为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随着商业版图的扩张,黄氏兄弟的名字在印尼商界逐渐响亮。

2002 年,他们与对冲基金合作,拿下印尼第三大银行中亚银行的股份,并于 2010 年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 中亚银行,曾是印尼华人首富林绍良的杰作, 却在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中陷入困境。 黄氏兄弟抓住机会,将其改造成印尼最大的私有银行。 2012 年,中亚银行总资产达 435 亿美元, 年利润 12 亿美元,成为家族最大的“印钞机”。

黄氏兄弟的金融布局,为家族积累了巨额财富,也让哈托诺家族在印尼商界的地位坚如磐石,无人撼动。

他们用事实证明: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依赖单一产业无异于自寻死路,多元化才是企业长青的唯一秘诀。

02

低调,才是真正的奢华。

低调到极致的富豪生活,这或许是哈托诺家族最令人咋舌的地方。 尽管财富惊人,但黄氏兄弟却异常低调。 他们深居简出,从不带秘书、助理或保镖,甚至连奢侈品都不穿。

这种低调,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刻在骨子里的。

《雅加达邮报》曾报道,黄惠忠走进央行大楼时,孤身一人,手持一款老款黑莓手机,鞋子也是印尼本土产的。这种低调的生活方式,让外界对他们知之甚少,甚至媒体都常常搞错他们的名字。

在印尼这个充满奢华与浮夸的商业圈子里,哈托诺家族的存在就像是一股清流,又像是隐藏在深海中的巨鲸,不轻易露出水面,却又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然而,正是这种低调,也让哈托诺家族在公众视野中显得格外神秘。 2018 年雅加达亚运会上, 79 岁的黄惠祥意外现身,代表印尼参加桥牌比赛,并拿下铜牌, 这是他多年来罕见的公开露面,却意外地让世界看到了这位印尼首富的另一面。

黄惠祥直言,桥牌和做生意本质上是一样的,都需要收集信息、分析数据,然后做出精准的决策。而他的 弟弟黄惠忠,同样低调得令人咋舌,不仅对羽毛球情有独钟,甚至还亲自上综艺节目教主持人打球。

这些片段式的曝光,彻底打破了外界对富豪家族的刻板印象。哈托诺家族,绝非只会享受财富的普通富豪,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生活态度,用低调的方式诠释着财富的真正意义。

哈托诺家族的低调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在印尼这个商业竞争激烈、内部环境复杂的国家, 高调无异于将自己置于风险的风口浪尖。 黄氏兄弟深知这一点,他们因此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低调行事。从不轻易接受采访,也不愿意在公众面前过多地曝光自己。所以说, 低调并不等于软弱,恰恰相反,低调是他们积累能量的方式。

在全球富豪中,真正的大鱼往往都是深潜海底的。 黄氏兄弟通过低调行事,避开了不必要的麻烦,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们也用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靠高调来证明自己。

这种低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

03

这种低调务实的家风,在哈托诺家族代代相传,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人。

如今,黄氏兄弟逐渐退居幕后,家族的第三代开始走向台前。

长子黄志胜接任针记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 直接扛起稳固家族烟草业务的大旗。 他的策略干脆利落: 稳住根基,拓展市场,用实力说话 在他的铁腕领导下,针记集团不仅牢牢守住印尼烟草市场的霸主地位,还将产品强势打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用实力证明了家族企业的强大韧性。

与此同时,二儿子黄志行凭借其独特的 “抠门哲学” ,将中亚银行打造成 “全球最贵银行”, 这一成就堪称商业奇迹。作为印尼最大的私有银行,中亚银行在 2012 年总资产就高达 435 亿美元,年利润达到 12 亿美元。

不过,黄志行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银行的运营成本对利润的影响至关重要。上任后,他迅速祭出铁腕手段,对中亚银行的成本进行极致管控。他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措施: 限制员工上网流量、对会议室收费,甚至严格控制总部的饮用水供应。 这些细节虽小,却为银行节省了巨额成本。

在他的治理下,中亚银行的营业支出仅占营收的 63% ,在印尼银行中最低,而营业利润在过去十年间翻了三倍。 这种对成本的“死磕”,不仅让中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稳如泰山,更使其股价坚挺,成为黄氏家族财富的核心支柱。

三儿子马丁的崛起,则为哈托诺家族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他敏锐地洞察到互联网科技的巨大潜力, 2010 年果断创立风投公司 GDP Ventures ,专注于印尼互联网生态的投资。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他精准押注了 印尼最大的社交网站 Kaskus 、在线旅游应用 Tiket.com 、超级应用 Gojek 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

2011 年,马丁带领团队创建了 “印尼淘宝” Blibli ,其功能丰富, 涵盖美妆、电子、火车票和家电等多种商品。 2020 年“双十二”, Blibli 月访问量飙升至 1.6 亿人次 ,较 2011 年增长 1400 倍。

2022 11 月, Blibli 在印尼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 5 亿美元,市值达 35 亿美元, 成为当年印尼第二大 IPO 这一成就不仅为家族带来丰厚回报,更让哈托诺家族在互联网领域声名鹊起。

在商业江湖里,“富不过三代”是无数家族企业的魔咒, 但哈托诺家族却凭借低调务实的家风,硬生生打破了这一诅咒。他们不仅稳住了家族的商业帝国,还在第三代手中将版图不断扩张。

这种成功绝非偶然, 低调务实正是哈托诺家族传承的“定海神针”。 氏兄弟从小在父亲黄维源的耳濡目染下,练就了艰苦奋斗、低调务实的性格。

哈托诺家族深知,财富积累是长期的稳健经营,而非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