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和,以及,或者
13·1“和”连接的并列句子成分,其前后成分无主次之分,互换位置后在语法意义上不会发生意思变化,但是在法律表述中应当根据句子成分的重要性、逻辑关系或者用语习惯排序。
示例1:一切法律、行政法规
和
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第五条第三款)
示例2:较大的车站、机场、港口、高等院校
和
宾馆应当设置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邮政法第九条第二款)
13·2“以及”连接的并列句子成分,其前后成分有主次之分,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后位置不宜互换。
示例1:开庭应当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以及
当事人约定不公开的除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第三款)
示例2: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
以及
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三条)
13·3“或者”表示一种选择关系,一般只指其所连接的成分中的某一部分。
示例:任何组织
或者
个人不得侵占、买卖
或者
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宪法第十条第三款)
14.应当,必须
“应当”与“必须”的含义没有实质区别。法律在表述义务性规范时,一般用“应当”,不用“必须”。
示例: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应当
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
应当
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
应当
及时作出裁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十一条第一款)
15.不得,禁止
“不得”与“禁止”都用于禁止性规范的情形。“不得”一般用于有主语或者有明确的被规范对象的句子中,“禁止”一般用于无主语的祈使句中。不再使用“不准”“不应”“不能”“严禁”等与“不得”和“禁止”相近的词语。
示例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
不得
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第五条第五款)
示例2:
禁止
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
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
16.但是,但
“但是”与“但”二者的含义相同,只是运用习惯的不同。
法律中的但书,一般用“但是”,不用单音节词“但”。“但是”后一般加逗号,在简单句中也可以不加。
17.除……外,除……以外
“除……外”和“除……以外”搭配的句式用于对条文内容作排除、例外或者扩充规定的表述。
对条文内容作排除、例外表达的,置于句首或者条文中间,表述为“除……外,……”或者“……除……以外,……”;对条文内容作扩充表达的,置于条文中间,表述为“……除……以外,还……”。
示例1:
除
法律另有规定
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检查、扣留邮件、汇款。(邮政法第三条第二款)
示例2: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
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
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宪法第十条第二款)
示例3:买卖合同内容
除
依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以外
,
还
可以包括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原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一条)
18.依照,按照,参照
18·1规定以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的,一般用“依照”。
示例: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
依照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四条第一款)
18·2“按照”一般用于对约定、章程、规定、份额、比例等的表述。
示例1:投保人可以
按照
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一次支付全部保险费或者分期支付保险费。(保险法第三十五条)
示例2: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
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18·3“参照”一般用于没有直接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但是又属于该范围逻辑内涵自然延伸的事项。
示例:本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
参照
本法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
19.制定,规定
19·1表述创设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时,用“制定”;表述就具体事项作出决定时,用“规定”。
示例1: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
制定
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宪法第一百条第一款)
示例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法律
规定
。(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
19·2 在表述制定或者规定的语境下,与“规定”“制定”相近似的用语“确定”“核定”“另订”等,
今后立法中一般不再使用,统一代之以“规定”“制定”或者“另行制定”“另行规定”。
20.会同,商
20·1“会同”用于法律主体之间共同作出某种行为的情况。
“会同”前面的主体是牵头者,“会同”后面的主体是参与者,双方需协商一致,共同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或者作出其他行为。
示例: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对证券公司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状况、资产价值进行审计或者评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会同
有关主管部门制定。(证券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20·2“商”用于前面的主体是事情的主办者,后面的主体是提供意见的一方,在协商的前提下,由前面的主体单独制定并发布规范性文件。
示例:司法鉴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
商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五条,现参考2015修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五条“司法鉴定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
会同
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21.缴纳,交纳
“交纳”较“缴纳”的含义更广,涵盖面更宽。法律中规定当事人自己向法定机关交付款项时,一般使用“交纳”。但是在规定包含有强制性意思时,可以用“缴纳”。
示例1: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
交纳
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
交纳
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
交纳
其他诉讼费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一款)
示例2: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
缴纳
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原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现参考2021修正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者财产不足以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
缴纳
罚款、罚金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2.抵销,抵消
“抵消”用于表述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抵销”用于表述账的冲抵。法律中表述债权债务的相互冲销抵免情形时,用“抵销”,不用“抵消”。
示例: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
抵销
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一条)
23.账,帐
表述货币、货物出入的记载、账簿以及债等意思时,用“账”,不用“帐”。
示例: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应当有自己的经营场所,设立专门
账簿
记载保险代理业务、经纪业务的收支情况。(保险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24.以上,以下,以内,不满,超过
规范年龄、期限、尺度、重量等数量关系,涉及以上、以下、以内、不满、超过的规定时,“以上、以下、以内”均含本数,“不满、超过”均不含本数。
示例1: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
以上
十日
以下
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
以下
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
以上
十五日
以下
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
以下
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示例2: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二十四小时
以内
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决定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查清其身份后通知。(禁毒法第四十条第一款)
示例3: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
以上不满
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
以上不满
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
以上
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一款)
25.日,工作日
“日”和“工作日”在法律时限中的区别是:“日”包含节假日,“工作日”不包含节假日。
对于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或者行使权力可能严重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其他权利的,应当用“日”,不用“工作日”。
示例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
日
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
一日
至四
日
。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
日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
示例2: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
日
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
日
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