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周即将到来之际,光伏行业将迎来三季报的披露高潮。这一时刻对光伏企业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挑战。市场普遍预期业绩可能有所下滑,但光伏概念股在前几日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
近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各种传闻和猜测四处流传。10月23日,受到传言的影响,光伏概念股普遍出现上涨。然而,好景不长,次日便遭遇了大幅下跌。有人猜测,这些短暂的上涨可能是机构投资者为了规避即将到来的业绩风险而故意散布的利好消息,但这一说法的真实性无从验证。
值得关注的是,有关美国放宽对中国部分光伏产品审查的消息似乎被过度解读。据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应路创电子公司的请求,启动了对源自中国的部分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的变更情况审查。此次审查的产品范围限于小型的低功率离网晶体硅光伏电池。
尽管市场人士认为这一变化可能预示着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的关税政策有所松动,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放松对中国的光伏产品打压。事实上,这些受审查的产品仅限于非常特定的应用领域,如路灯和户外照明,而非大规模的公用事业或屋顶光伏项目。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了对本土光伏产业链的进一步支持措施,这一消息却未受到市场的足够重视。美国财政部表示,根据《芯片与信息处理与标准法案》,美国太阳能硅锭和硅片生产设施将有资格获得25%的投资税收抵免。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对此表示欢迎,并强调了这一政策对美国太阳能制造商的重要性。尽管美国在组件制造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缺乏硅锭和硅片的生产能力,这是太阳能供应链中的一个关键缺口。
美国的这些政策表明,他们正在积极建立本土的光伏供应链体系。根据SEIA的统计,美国已有34GW的组件产能建成投产,另有23.65GW的产能正在建设中。然而,电池片产能规划仅为30.4GW,在建产能7.8GW,远远落后于组件产能。
随着电池片产能的增加,美国开始加大对硅锭、硅片、电池的补贴力度。这意味着,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国际挑战都将持续存在。因此,提高光伏组件的出口价格,让中国光伏企业更有尊严地生存和发展,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一些光伏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排名不分先后),所提供的数据是基于2024年10月23日的最新信息:
1. **阳光电源(300274)**:该公司市值达到1945.50亿,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2. **隆基绿能(601012)**:市值1392.84亿,作为全球最大的硅片供应商,隆基绿能在光伏产业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3. **通威股份(600438)**:市值1057.96亿,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之一,尤其在多晶硅和电池片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4. **晶科能源(688223)**:市值904.47亿,以其N型TOPCON高效电池的产能领先全球,致力于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大全能源(688303)**:市值631.68亿,专注于多晶硅的生产与销售,为光伏产业提供关键原材料。
6. **德业股份(605117)**:市值580.53亿,在光伏逆变器等领域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提供多种新能源应用的相关产品。
7. **晶澳科技(002459)**:市值554.04亿,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光伏电站项目中。
8. **阿特斯(688472)**:市值552.86亿,这家全球知名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也提供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
9. **天合光能(688599)**:市值542.44亿,天合光能的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时在光伏系统集成等方面也具备显著实力。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