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 作者:郑瑶
中国目前有130多种常用短缺药,各地卫计委也不时发布短缺药品清单,那么短缺药品清单到底是怎么确定的呢?
早前,在第34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大会现场,相关部门领导解答了这一问题。
▍药品监测信息三来源
一、500多个医疗机构监测点。预计将来2级以上的医疗机构都会成为监测点。
二、药品生产企业。对短缺药品的生产企业建立清单制,掌握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情况,库存。
三、配送企业。特别是大型配送企业,配送企业对信息比较敏感。
从以上三个渠道收集药品信息后汇总专家分析会商,然后建立起一个短缺药的重点监测清单,并进行信息发布。
这一监测流程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层面对研发,生产、流通、采购、使用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监测。
拿医疗机构来说,每个月都需要上报药品短缺情况,即使没有药品短缺情况,也需要坚持零报告制度。
对生产企业来说,清单内的短缺药品,按月上报,出现停产,需要提前通知相关部门。
▍短缺药四个原因
一、生产性因素。比如说原料药供应有季节性,如果某个季节没有成功采购原料,生产就会出现问题。有的药是由于临床用量小,不稳定,企业生产积极性不足。
二、政策性因素。好多药,特别是基本药物,都是低价药。一旦低价药扶持政策不够,医疗机构使用动力不足。
三、机制性因素。公立医院长期以来是“以药养医”的机制,很长一段时间药品差价收入是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的重要渠道,医院对于低价药缺乏使用动力。
四、投机垄断性因素,药商控制原料,哄抬物价,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短缺药的6个应对
一、开展市场撮合和定点生产。比如前一段时间媒体炒得比较热的鱼精蛋白,原料带有季节性,国内只有两个企业在生产,但是对体外循环手术又确实是必需的。
相关部门把有需求省份的采购部门专家和企业凑到一起,为双方搭建平台,让双方撮合出一个采购价。
二、协调应急生产进程。举例来说,像丝裂霉素,有文号的就三个企业,有两个企业长期没有生产,只有一家在生产,这一家也在技术改造,结果停产了。丝裂霉素的市场需求大概是一年一万支,一支价格在七块钱左右,你要是厂长你也不愿意生产。最后卫计委带队,联合工信、食药总局等去这个厂里把停产原因找出来,实行应急生产。
三、供需对接、协商调剂。130种常用短缺药,通过跟国资委对接解决了近50种药品的短缺问题。
四、储备,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的储备库。比如辽宁、江苏、山东等省份就建立了储备制度,财政拿一部分钱出来,作为临床必需短缺药品有的一个储备。
五、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价格监管,查处垄断行为。
六、罕见病用药政策。罕见病发病率低,有些还没有有效药物,只要是有效药物,卫计委就会优先纳入研发清单。
▍赛柏蓝推荐
营改增无票可找、无处找票,票据处理怎么办?佣金如何提现?10月26-27日,上海,药企营销财税策略与CSO风险防控,帮助企业完美布局CSO合规落地,保留业务证据链,从执法者角度应对税务稽查。详情咨询:400-100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