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算法 No.
1
熟悉我的读者一定都清楚,我在连续发了几篇干货后,一定会发1-2篇湿湿的文章。有些人很直接,他们会对我说:整这些内容有什么用?还不如告诉我个代码。
我很早就有一个非常直白的观点:
一切的投资收益,都是你认知的变现。而底层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则是构建一个人认知大厦的基石。
舍本逐末,必是韭菜。
1
最近在家看了一部电影,寓意深刻,我觉得每一个炒股的老铁都应该去看一看。
以赌博为主题的电影很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曾让无数人迷恋过的香港赌片,比如《千王之王》《赌神》《赌侠》《澳门风云》等等,这些电影往往是将男主角设定为“赌神”,他们在赌场上叱咤风云,影片本身对娱乐性的追求压倒了一切。
而看完对人有所启发的很少,难得有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妈阁是座城》,还原了那个夹在时代快速裂变夹缝里的现实赌场。
妈阁,也就是澳门。
《妈阁是座城》是著名小说家严歌苓的作品,在她的笔下把这个金钱至上的城市,展现得如此赤裸裸:
“摆着千百张赌桌;充满三更穷,五更富,清早开门进当铺的豪杰”。现在几更穷几更富,依然瞬息万变,但赌桌不再只有千百张了。
新葡京、威尼斯人、永利皇宫、美高梅、金沙还没数得过来,去年新开的摩珀斯也来分羹。大的小的明的暗的赌场一字排开,人气把夜色吸尽,只剩永昼。
影片延续着小说的设定,真实地描绘了赌场中的迎来送往、主客博弈。
往俗里说,《妈阁》无非讲的是一个女人和她生命中三个货真价实的赌徒的故事,但往细里看影片的立意表达,种种隐喻,种种细节,处处值得“品味”。
特别是,观众在这里可以清晰看到人是怎么被赌博毁掉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两点,第一是将小说中十几年光景放到两个小时里表达,一切都有了加速度。讲那些高低往复,什么都有了催促的意思。第二则是被打低分的人所诟病的——梅晓鸥(白百合饰)的行为方式和性格实在不像个叠码仔。
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2
白百何饰演的梅晓鸥是赌场里的叠码仔,通俗来说,叠码仔就是赌场的客源中介和财务中介,他们的业务就是从赌场里借出筹码,自己担保给赌客玩,赌客赢了的话,他们收取佣金,赌客输了的话,他们连本带息收债,如果收不回,他们要负责自己兜底。
叠码仔,是赌场的寄生虫,也是一个八面玲珑又需冷血无情的职业。
梅晓鸥与这样的性格天生是相斥的,
她呈现出了最纯粹的爱慕和眷恋。
片中三个赌徒,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走到了梅晓鸥身边。
在成为叠码仔之前,她爱上了一个赌徒卢晋桐,梅晓鸥这辈子的感情线就被搅到了赌局里。
大着肚子的她想把他从赌桌边拉回去,但没想到就在几分钟后,一个心碎到无以复加的瞬间,卢晋桐竟会顶着众目睽睽将她踹倒在地并怒踢她,
原因就是,她来了,他输钱了。
赌博成瘾的人那种疯魔的状态,都是类似的,哪怕这个人年轻、爽朗、衣冠楚楚,一旦坐到赌桌前,他就会变回那个灵魂被赌博扭曲的空壳。
梅晓鸥离开卢晋桐后,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入局,自己不去赌钱,但撮合、引领别人赌钱。
直到遇到了那两个令她越陷越深的男人,一个事业有成的房地产大老板,一个天赋过人的艺术家。
段凯文(达康书记饰)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清华大学高材生、如今的房地产大鳄。
段凯文一开始吸引她的,不仅仅是初次赢钱时给站在旁边的她打了个喜,更重要的是他在千人一面的赌场上反差出来的一股清透,他有钱,好赌,但知进退,讲信用,有风度。
但这些标签叠加起来,只是为了等待最终输得山穷水尽,山崩地裂的那一刻。
可惜的是,她的信任与肝胆相照,偏偏被段凯文利用,成了他瞒天过海的大计中的关键一环。
电影的后半程,这个风度翩翩的地产大鳄,已经成了拆东墙补西墙,在澳门欠下过亿负债的老赖。梅晓鸥无数次地去追段总的债,一次又一次被骗。
吴刚真是一个好演员,他凭着舞台上几十年磨出来的演技,把一个从贫寒出身的地产大鳄堕落成为满口谎言、自私、无耻、迷信的“人渣”的戏份演得活灵活现。
段凯文最后一次出场是拿着所剩不多的一点钱去和澳门的一众庄家赌拖底,1拖10(你可以理解为加了10倍杠杆,如果在台面上赢100,那么台面下赢的则是10倍,输了亦如此。)
一开始,幸运女神的天枰是倾向于段凯文的,赌局已过半旬,台上台下相加,已浮盈过亿,电话那头梅晓鸥说:
如果他现在收手,不仅能还清那些债,台底下赢的钱会让背后那些老板抓狂的。
严歌苓在这部小说中,她以精准、细腻的工笔白描为我们呈现了赌徒的心理。
和很多人一样,一旦感受到赢的巨大刺激、染上了赢的心瘾,那是多少次输都难以冲淡的,你只想赢得更多,最终等待的只能是毁灭,赌桌上输尽筹码,赌桌下输尽人生。
现实中那些赌得满盘皆输的大佬们,也曾经是顺风顺水的时代弄潮儿。
雷士照明的吴长江
金立的刘立荣
国美的
黄光裕
因为这类人永远不服输,在商场上这类人其实成功的很多,但在赌场上最终只会成为输家。
段凯文的结局,一无例外。
我想,整部电影里真正让她动了情的那个人,名叫史奇澜。
他曾几何时是北京风头正劲的雕塑艺术家,但自从坐上了牌桌后,浅尝过后,没有辄止,一双艺术家的手,摸起牌来仿佛在雕塑自己的功勋。
梅晓鸥在此后许多年里,见证着他不可自拔的沉迷与不可思量的戒断。结果,他也走上了“托底”的无底洞,一度被赌博毁掉,失去事业、名声和家庭,体面尽失。
与老赌徒段凯文不同,史奇澜是她带进赌场的,从那一刻起,她就觉得亏欠他了,于是她失了心的倾家荡产地去救他——尽管这在现实当中很不真实。
当你看完前15分钟,觉得像梅晓鸥这样的叠码仔,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见多了风流云散,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注定不会下场豪赌。
但到了后来,梅晓鸥也是自己卑微的赌徒了。
电影中老是以“拖底”阴人的华仔一针见血地对梅晓鸥说:
“洗码的人只要不赌,就一定会做老板。但是你没有赌钱,为什么也做不成老板呢?因为你赌感情。”
影片运用了非常典型的荒诞喜剧的手法,一步也不肯放松地抓住了观众的心,比起那些沉浸式的自说自话的传统文艺片,《妈阁》当然更“好看”。
尤其段凯文和史奇澜的陷落过程实在是拍得很精采,一个事业有成的房地产大老板,一个天赋过人的艺术家,赌到最后满口谎言,见人骗人,见神诓神,大多数赌徒应该都已经汗流浃背了。
各中细节,我在这里便不再赘述了,你们自己去看吧。
3
有人可能会说,自己没有去过赌场,平时连牌都不会打,为什么看过《妈阁》之后,内心仍然深感触动呢?
我想说的是,好电影之所以好,它的内涵一定是普世的、是关乎人性的、是经得起推敲与检验的。
地方不同,场合不同,赌徒的叫法也不同。
在澳门,赌徒被叠码仔亲切地叫作“猪"。
在A股,叫韭菜。
而股市中的
叠码仔又是谁呢?
4
有何启发?
1.理解概率
对于概率,你只需要了解几个最简单的定律,就已经受用一生。
(1)大数定律
赌场是靠大数定律来进行盈利的。
我们现在玩扔硬币,一开始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是偶然的,有可能连续10次都为正,但是只要你一直扔下去,扔1000次,10000次,正面和反面出现次数会越来越接近,最终统计出来的概率一定是无限接近于50%。
短期看,某些事的结果充满了偶然。
长期看,某些事又呈现出必然。
现在把大数定律放到赌场这个场景来看,还是你们两个人押注赌大小,
赢了可以拿走一倍的钱,输了会赔掉本金。这是个负和游戏,但总有人赢对吧?
现在赌场作为给你搭台子,请你吃喝的老好人,要求你每次赢了钱给它留下2%的打赏不过分吧?
相比巨额的盈利,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你做梦都想不到,这毫不起眼的2%,配上大数定律,就成了赌场的大型收割机,最后却让你输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假如你每次压10万,开了20把,结果刚好是10闲10庄,不输不赢,但是你还是因为赢的那10把,要被赌场抽水2万。
再比如,你可能觉得赌场的所有游戏几乎庄家和赌客是公平对等的。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还是以扔骰子押大小为例,我们知道3个骰子会出现的结果无非是"3-18”之间的某个数字。
所以,如果三个骰子的点数加到一起小于等于 10,就算小;如果点数大于等于 11,就算大。
看似两边都是50%的概率。
不过,请注意,
赌场还有个规则,叫“大小通吃”。当三个骰子的点数一样时,就算赌客输,赌场赢。
3个数字一样的概率有多小呢?应该是1/6*1/6*1/6=1/216
再乘以6倍,就是1/36。
这样一来赌场一方真正的胜率就变成了50%+1/36=51.39%,而赌客的胜率就下降为50%-1/36=48.61%
在大数定律的加持下,赌场就是靠这个稳稳吃定你的。
赌王何鸿燊接手葡京赌场时,业务蒸蒸日上,但理性的赌王仍然忐忑,请教“赌神”叶汉:
“如果这些赌客总是输,长此以往,他们不来了怎么办?”叶汉笑道:“一次赌徒,一世赌徒,他们担心的是赌场不在怎么办。
开赌场的,不怕赌客手气好赢得多,只怕过路客人赢了钱不再来。
赌徒迷信的是运气,赌场相信的是数学,世界上有为数不多的“赌神”,他们包括信息论的发明者香农,数学家爱德华·索普,路径理论的创始人蒙特卡罗。
想要在这里赢钱,除非你通过概率去击败它。
(2)赌徒谬误
还是扔硬币游戏,假如现在连续扔20次,结果都是正面,你觉得下一次出现正面还是反面的概率大?
很多赌徒,都会选择押反面。
当然,在手机屏幕的你,只需冷静思考几秒就会得出:下一次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应该都是50%的结论,即使是连续100次正面,下一次出现正面、反面的概率仍然是各50%。
但是,如果坐到赌桌前,很多人还是会倾向于去压反面。
类似地,请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觉得某只股票跌了很久了,觉得随时会反弹,结果接了飞刀。
这就是
赌徒谬误。
(3)均值回归
均值回归指的是上帝不会老是在同一件事上眷顾你。
在一件运气占很大比重的事上,如果一次结果远远超过平均值,那么总有一天,其结果会向平均值靠近,典型的就比如买彩票。
举个栗子,散户炒股(注意,这里我的用词是“炒股”,而不是投资)就是运气占很大比例的事,如果你正好遇上一场牛市,浑浑噩噩的赚了很多钱(比如相当于你打工十几二十年才能赚到的钱),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销户。否则,不及时收手,在牛市到达顶点后,你很大概率又会全部还回去。
而在实力占主导因素的事情上,均值并不会回归,比如下棋、考试和体育比赛,强者恒强,你和吴清源下围棋,下多少次都是你输。
再比如像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大师,时间只会成为他的朋友。
2.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从市场当中赚钱,有很多方法,快进快出,做个T,追个涨停板,又或者到处打听点消息,跟网上的老师买一点,最终都有人赚到钱,有时,还能短时间赚到大钱。比如在科创版开板第一天买入某某股票,几天可能就赚了百分之几十。
以上说的这些,都很容易,就像一个新手赌徒,偶然一次赢了5W块,就开始幻想每次来赢5W块就走,在澳门可以免费吃吃喝喝。
但难的事情是:如何才能长久地相对稳定地从市场里赚钱?
要实现这个目标,
只有一个方法:就是
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统
。
成熟的投资者,从来不会靠运气赚钱,他们的每一次交易只遵循一个原则:
做确定性高的事。
《妈阁》这部电影明面上是讲赌博,但它背后真正的主题却是:
千万别赌。
什么是不赌?不确定性高的事不要做。看不懂的,无法研究的,研究不清楚的,不要投。
市场上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几十上百只股票涨停,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各路大V股神花式观点眼花缭乱。
面对这些,最好的方法就是:
不看,不听,不问。
其次,在每一次交易前,都问自己三个问题:
为什么买?
什么情况下应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