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鬼脚七
鬼脚七,真名文德,自媒体人。做自己,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杨紫新剧又爆了?先别急着吹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周鸿祎显化狠人心法:想赢就要敢上场💐 ·  昨天  
深夜书屋  ·  不愧是冯唐写给所有人的破局心法! ·  2 天前  
周国平  ·  最消耗人的1个动作,很多人每天都在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鬼脚七

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略传》下

鬼脚七  · 公众号  · 美文  · 2018-10-15 19:13

正文

写在前面的话:


览范文正公旧事,感慨不已。


斯人已逝,唯有神往。


心怀激动,写下文正公略传上、下两篇。


前些日子发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上》篇,今日将下篇也发出来,以此凭吊范文正公。



文/鬼脚七(微信公号:taobaoguijiaoqi)


05


  危难之际临受命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自己便是武将,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称帝,深知兵权的厉害。他当皇帝后,有一次,把部下叫过来喝酒。


酒过三巡,赵匡胤看着众位将领,连连叹气,欲言又止,仿佛有难言之隐。


众将领看着心中实在难受,一个大男人对着你不断唉声叹气,搁谁谁不难受啊。于是纷纷问其缘由。


赵匡胤再次叹了口气。


若非他是皇帝,恐怕脾气暴躁的将领早就饱以老拳了。众将领多次询问下才开口。


赵匡胤非常无奈的道:“没有你们我也当不了这个皇帝,但当皇帝还没有以前当节度使快乐啊,我每天都睡不安稳!”


众人问道:“陛下为何有此一说?”


“唉,这个皇帝谁不想当呢?”


“啊,陛下多虑了,现在谁还敢有异心?”


“你们是没有异心,但保不准你们的部下把黄袍加到你们身上啊!”


众人顿时慌了,这莫不是要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连忙跪地,大哭道:“陛下,您给指条明路吧?!”


“别,别这样啊!我只是假设嘛。但如果你们把兵权都交出来,回家做个富家翁,好好享受天伦之乐,那就很好,我也可以睡得安稳了。”


众人只得俯首听命,交出兵权,磕头谢恩!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


从此,北宋重文轻武,武将几乎得不到重用。若有需要,军队也是文官来统帅。杯酒释兵权的好处是北宋南宋三百年间,内部叛乱确实没有发生,但坏处是国家军队战力太弱,总被外族欺负。这不,一个西夏小国也来欺负大宋......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国,定都兴庆,也就是如今的宁夏银川。次年,李元昊大军兵犯大宋,大败宋军于三川口,兵发延州城(当今延安)。


狼烟再起,传至京师,皇帝和大臣们都慌了。大宋几十年无战事了,是议和还是作战?议和吧,太没面子,作战吧,朝廷又无大将!


后来大臣韩琦向皇上推荐范仲淹,说此人熟读兵书,一定可以打赢西夏国。此时吕夷简也一同推荐。皇上一看,连吕夷简都认为范仲淹可以啊,那应该是真可以!


范仲淹在哪?啊!没在饶州,又去了越州?!赶紧!把范仲淹给朕召回来!


此时的范仲淹正在越州大兴教育,创办书院。


1040年3月的越州,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这天,范仲淹正在给学生们讲课。期间,范仲淹出去了片刻,回来接着讲课。讲完课后,范仲淹说:“我要离开一段时间,等我把西夏兵打败后,再来给你们讲课。”



06 


将军白发征夫泪


很快,皇上命范仲淹、韩琦同担任副安抚使协助正史夏竦一起去对抗西夏。


是年,范仲淹五十二岁。在古代,五十二岁已经算老人了,六十是花甲,七十就是古来稀啊。


当范仲淹风尘仆仆赶往延州之时,一路看见的是断垣残壁,茅庐废墟,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此时,范仲淹感极而悲,写了一首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就是有名的《渔家傲·秋思》。



不愧是饱读兵书之人,一到延州,范仲淹带着大儿子一起打了几个小胜仗,让低落的士气有些好转!但范仲淹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不断勘探地形,了解双方实力,最后得出一个让人很沮丧的结论:宋军虽多,但实力比西夏要差不少,此战胜不了!


于是范仲淹给李元昊私下写了封信,大概意思是说:李先生啊,打仗不是件好事,不只是耽误生产,还妻离子散,而且要死人啊!不只是我们死人,你们也要死不少啊,要不我们讲和吧……


李元昊看到信不屑一顾,刚打了大胜仗,怎么可能讲和!回了封很不客气的信……


范仲淹早知会如此,上书给朝廷说:目前我们要积极防守,几年后,西夏兵定然不战而退。


消息传到朝廷后,上下都很气愤!我大宋几十万大军,数倍于西夏,居然还要防守?要防守找你范仲淹回来干嘛!皇上采纳韩琦主动出击的策略,命令范仲淹和韩琦赶紧出兵,扬我大宋军威!


次年,韩琦带领大军和李元昊交战,在六盘山南麓的好水川中了埋伏,经过一场血战,大败,死伤兵将数万人!而于此同时,范仲淹组织了不少防守反击战,有效巩固了延州防线,还牵制了对方的兵力。


韩琦兵败后,主动辞去了副安抚使的职务,宋仁宗此时也认同了范仲淹的策略:积极防守!


范仲淹于开始重点建堡垒、加防固、招本地军、筹备粮草、训练士兵、和本地羌族以及老百姓搞好关系,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期间李元昊大军多次来犯,都无功而返。范仲淹也时不时组织反击,采取骚扰策略,让西夏军防不胜防。战局陷入僵持阶段。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日子越来越冷。范仲淹看着远山斜阳,写下一首词《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西夏本来建国不久,加上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又没有占领城池可以补给,军队士气逐渐低落,国内民不聊生,百姓叫苦连天。


1043年,李元昊不得不和北宋正式议和,持续五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争刚结束,范仲淹还在紧密处理战后防御工作,此时又接到圣旨:速回京师!


范仲淹回复说:这时走不开,不好好善后巩固战后成果,万一人家再打怎么办,再等几个月吧!


朝廷连下四道诏书,令范仲淹、韩琦二人速回京师任职!


此时,给范仲淹的职位是参知政事,乃副宰相之职,和枢密使富弼、韩琦一起主持朝政!



07


 功名得丧归时数


为什么这么着急把范仲淹召回京师?皇上也是不得已。


有不少官员上书,直陈朝廷弊端,说机构臃肿、人心涣散、国库空虚、朝纲混乱,武不能克敌,文不能安民,官员腐化,战事连连,百姓苦不堪言。内有外患,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啊!


皇上暗自心惊,事实确实如此啊!但谁能扶大厦之将倾?谁又能救国之危难?想来想去,唯有那个多事敢言、能文能武、有勇有谋的范仲淹!


范仲淹回到京师后,皇上亲自赐坐,说:“问题都看见了,你们都是良臣忠臣,为国尽心不必有任何顾虑,凡是继续改革的,赶快提出来!”


此时范仲淹已经五十五岁了,为官也有二十八年,对朝政弊端也了如指掌。于是很快向宋仁宗呈上了十项改革内容,这就是有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从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的序幕!



新政的十条主要集中在:官吏的升降制度、严查官场腐败、重视农桑生产、政治军队建设、减轻农民徭役......


庆历新政轰轰烈烈的开展,是范仲淹政治生涯的巅峰,他的治国主张得到了落实,也给整个北宋带来了新的面貌。


只是这种轰轰烈烈的运动,太过粗放。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思是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小虾一样……


庆历新政很快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阻力!改革触动了很多官员的利益,甚至是皇族的利益。导致宋仁宗立场也摇摆不定。


不到八个月,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先后皆以“朋党”之名被调离京师。


1044年,范仲淹的好友藤宗谅,也就是滕子京,也受到牵连被调往岳州(今岳阳),担任岳州知府。



08 


先忧后乐写此生


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之前二人在泰州一起同生共死建捍海堰,也是个能干之臣。来到岳州之后,滕子京很快就让岳州面目一新,而且重修了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


黄鹤楼、滕王阁和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我老家在岳阳,去过岳阳楼的都知道,从规模和建筑来看,岳阳楼在三大名楼中是最普通的,但这不妨碍岳阳楼的名气之大,隐隐有压过其余二楼之势。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我以前不明白啊,为什么呢?后来才知道,岳阳楼之所以有如此美誉和历代文人骚客脱不了关系,其中范仲淹就是最重要的一位!


(岳阳楼)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后,犹觉不足,犯愁啊:这么有名的楼,找谁来记录一下此事?之前就有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留过名,一般人肯定写不了,罩不住啊!


滕子京看着波光粼粼的湖水,一阵凉风吹来,他猛然想起那位才华横溢妙笔生花的好友范仲淹!于是他写了封《求书记》,加上刚画好的《洞庭晚秋图》一起,派人给范仲淹送去。


1046年的范仲淹,被贬到了河南邓州。邓州是邓姓的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现在也不是个简单的地方,著名革命家习仲勋的祖居地。


在邓州,范仲淹倒不是很忙,除了公事就是讲讲学,见见朋友。


这天山东老家来了个人,送来一封信,是醴泉寺慧通和尚写的。信上大概是说,醴泉寺遭受大火,毁于一旦。计划重建寺院,缺点钱,想过来化些银两。


范仲淹很客气地招待来人,喝茶吃饭,只字不提钱的事。临走,写了封回信加了两包茶叶就送走了。


那人回去后,见到慧通和尚,说明此事。慧通和尚看着两包茶叶大失所望,摇头叹息。他拆开信,只见上面写着:


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

一半修寺庙,一半济僧人。


慧通找到那棵大荆树,果然挖出那两坛金银。


这就是有名的“窖金捐僧”的故事。


不过,因为多年的官场斗争、边关战事、加上庆历新政的失败,范仲淹心情不太好。


这一日,范仲淹正在家看书,忽然接到昔日好友滕子京的来信,并附上《洞庭晚秋图》。看着图画,范仲淹胸中不由翻江倒海,幕幕往事浮现眼前:少时贫困青年苦读、捍海大坝波涛滚滚、朝廷纷争尔虞我诈、三进三出世态炎凉、边疆塞外金戈铁马、庆历新政无疾而终,还有灾区乡亲叫苦连天,妻子儿女牵衣滴泪.......


祝允明草书《岳阳楼记》


范仲淹一脸坚毅之色,沉吟两秒后,命人摆上笔墨纸砚,一气呵成,写下了中华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是年,范仲淹五十七岁。


不少作家把《岳阳楼记》评为中国第一美文。无论是从事、情、景、理、哲上,都是一绝。忧君忧民,这是儒家的成仁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道家的超然洒脱;先忧后乐,这是佛家利他精神。然而,这不正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么?


(范仲淹墓)



09 


尾声


三年后,范仲淹被调往杭州任知州,期间杭州发生史上最大饥荒。范仲淹带领大家发展渔猎、大搞基建,展开自救,顺利度过难关。这一举措,后来被各地效仿。


1050年,范仲淹调往青州,在青州救灾。


1052年初,范仲淹身体不佳,希望移知颍州。


去颍州的途中,路过徐州,范仲淹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尹樊里万安山下。


皇上宋仁宗闻之,大悲,亲笔书写“褒贤之碑”,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不止如此,民间出现数十处纪念堂和雕塑以纪念范文正公。


三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审批死刑犯名单时,发现了范仲淹的后人,不仅免其死罪,还亲笔写下十四个大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完)



【后记】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年,但这些故事,我总有种亲近之感。写这个略传时,心情一直是激动的,我太想把他的故事讲出来了。上下两篇八千多字,我写了两天,改了三四遍,丝毫没有疲倦之感。


我被其深深感动!虽然以前没有写过类似的传记,不一定能写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比热情和感动更好的理由呢?我相信大家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丝丝的崇敬之情。


范仲淹还是著名的文学家,文采十分出色,有诸多诗词,流传甚广。本文只抄录了几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百度百科,诗词都有链接,也可以买一套《范文正公文集》。


范仲淹的故事很多,写这个略传时,我参考了几本传记,深表感谢:


诸葛忆兵《范仲淹传》


王丹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刘文戈《范仲淹戍边》


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百度百科《范仲淹-北宋名臣》


谨以此文,向范文正公致敬!


其他好文推荐: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略传》上


为什么优秀的人对佛教十分信仰?


别做一个稻草人


▼ 点击“阅读原文",和七哥一起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