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词世界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在诗词世界,读诗,写诗,听诗,学诗,听课,发表,玩诗词游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贵州“新春第一会”:主攻现代化产业体系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蚂蚁集团,重要人事变动 ·  3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9万亿元!湖北新目标 ·  3 天前  
百姓关注  ·  刚刚!小S发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诗词世界

那些“人品”和“才华”不搭的诗人都有谁?

诗词世界  · 公众号  ·  · 2019-01-03 06:06

正文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 林栖品读《诗经》



俗话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生活中既有言行如一、言如其人的诚信者,也有口是心非、心口不一的伪君子。

同样,对于诗文作品,有“文如其人”的情形,也有“文不如其人”的范例。


“文品”不如“人品”类


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的文品不如人品。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作家 庾信 ,他早年在梁朝做官时,附和简文帝萧纲和元帝萧绎的审美趣味,写了许多华艳淫靡空洞的宫体诗,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


但是他后来出使西魏被扣留,不得已在西魏和后来的北周任职,却写下很多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的作品,感人至深。



著名的《聊斋志异》作者 蒲松龄 ,少年时连中县、府、道三个头名,未曾想成年后科场蹭蹬,郁郁不得志。政治高压、文网严密、科场失意、社会黑暗、生活艰难,多少不如意都在《聊斋》的文字中展现。


但是除《聊斋》这样的讽刺经典外,蒲松龄还写过一本名为《闺艳琴声》(又名《琴瑟乐》)的艳曲集。


全书用《陕西调》为曲调,由一曲一歌合成一组,共咏一事,内容相同,描写了一位闺中少女从思春到婚后的各个阶段的生活,作者抓住了这位少女对婚姻的追求和向往,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心理动态和感情变化,曲辞非常华艳,甚至有些淫亵,与《聊斋》的文风相去甚远。如《还家》中的一段:


本等知道他心里急,故作张致不去理。不脱衣裳不摘头,叫声丫头拿茶吃。急的他,直跳挞,扭着头儿偷眼喜。不由嗤的笑一声,怎么就该这样急!


你能想象这样的文字,是出自讽刺高手老蒲同志的笔下?



语言与性别的错位


在文学史上还有一些作家写出不符合他们性别特征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也很容易使人在阅读时产生误会。


比如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秦观,他的作品多写女性的怨情闺意,叙述的口吻接近于被遗弃的女子,以他的 《减字木兰花》 为例: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捻,任是春风吹不展。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词中塑造了一个深于情、专于情的女性形象,她独居幽闺,相思情苦,无限愁闷。


秦观这个老爷们对女性情怀了解得可真够细致。



也有女性作家写出满怀男子汉气慨作品的例子,如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品尽情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江南的谴责,语极豪放,一洗李清照惯用的铅华婉约的文风,接近于一个“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戍边将领的风格。



“人品”不如“才华”类


前面的两种情形可以归为文学创作多样性,作者的人品没有什么问题。


还有些作品适应大多数人的感情和审美倾向,而作者的人品却很难被人们认同,这样的例子还真有不少。


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出色的中秋题材作品当属苏轼寄给苏辙的《水调歌头》, 但还有一些关于“中秋”的作品也写得很好,如这首题为《鹊桥仙·待月》的词: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峰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作者是金朝第四代君主海陵王完颜亮,写于他正准备大规模进攻南宋时。


当时他颐指天下,气壮山河,时逢中秋,正是赏月佳辰,但天公不做美,月亮被云遮住了,于是他的满腔激情,一片杀机,遂借待月而倾泻出来。


词写得似粗豪实放达,句句本色当行,铲尽浮词艳语,反映出完颜亮不可一世的气魄。


《大金国志》称其 “一吟一咏冠绝当时” ,确实名不虚传。


传说完颜亮还曾因读了柳永的《望海潮》而起“投鞭渡江之志”,因此指挥百万铁骑烧杀抢掠宋朝的大好河山,有他《南征至维扬》诗为证:


万里车书尽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诗写于正隆六年(1211年),正当完颜亮进驻瓜洲、试图跨越长江天险之时,未料金国后院起火,他的堂兄弟完颜雍即位于辽阳,是为世宗,完颜亮旋即为部下所杀,这一代凶横就此去了。


当然,完颜亮不仅仅只会文治武功,《醒世恒言》中有“金海陵纵欲亡身”一节,写的就是他荒淫无度的生活。


这样的人却写得一手绝妙好诗词,真是“文不如其人”。



宋元之际的赵子昂(即赵孟頫)是著名的画家,擅画马,也长于诗,他曾写过一首 《岳鄂王墓》: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衣冠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这是所有题为“岳鄂王墓”的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首,是赵子昂经杭州时所作。


全诗用极为沉痛悲伤的笔调抒写了南宋偏安江南的悲哀,对南宋因国中良将忠臣的渐渐消耗殆尽而渐趋衰亡的国势表示无限伤悼。


赵子昂写此诗时,南宋已经灭亡,因此这首诗也是一曲为南宋唱的挽歌。


亡国对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是一种极为沉痛的打击,何况赵子昂还是南宋的宗室,亡国即是亡家,因此更添一层伤痛。


但是赵子昂却是一个投降者,他在南宋末年积弱的局势下无力挽救王朝的覆亡,只能拼命读书寻找人生的寄托,然后他归顺了元朝,作了大官。


尽管赵子昂的画很好,诗也作得出色,而且也可能时时因国亡投降而受到良心的谴责,但这并不能改变其投降变节作新朝顺民的可厌面目,可算是“人品不如文品”的典型。



最为著名的人品不如文品的例子,当属曾被盛誉为“民国第一诗人”的大汉奸汪精卫。


他在同盟会时期,曾预谋刺杀晚晴摄政王载沣,被捕后在狱中写下《被逮口占》四首: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粼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这组诗在清末民初很长一段时间,享有盛名;尤其在民国时期,被称为“民国第一诗”,以第三首最为脍炙人口。


诗中以燕侠荆轲及楚囚钟仪自许,“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何其豪迈,何其旷达,真是义薄云天、气冲霄汉。


汪“帅哥”的诗词造诣,连章伯钧、钱钟书等人都赞不绝口。


汪早年诗慷慨雄健,中年诗多咏物怡情,晚年诗回思过往,风格渐转沉郁,深切动人,作品结集为《双照楼诗词稿》(集名来自杜甫诗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分为《小休集》《落叶集》《三十年以后作》三部分,诸诗按年代编排,词则附于每集诗后,因为一度遭禁,现在较少流传。


据说,汪在狱中还咬破手指以血填过一首 《金缕曲》: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馀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作品是步清初大词人顾贞观的韵,但在思想意义和真情实感上早已超越了顾贞观,真正催人泪下。


从汪作为当时奋力抵抗满清的革命先行者的角度看,这首作品在创作上的确达到了“词为心声”的高度,即便放在文学史上,无疑也是一篇佳作。


谁曾想当年浩气冲天、视死如归、名满天下的反清英雄,却成了卖国求荣、臭名昭著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大汉奸?


真是心画心声总失真,多少文不如其人。


连张爱玲这样的才女都中了“渣男”胡兰成的圈套,也难怪那些清纯的年轻人,逃不过某些“师长”的“魔爪”了。



你知道还有哪些

“才华”与“人品”不搭的诗人吗?

欢迎在留言区告诉大家~


作者简介

朱寅,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安徽六安人,历史学博士,公务员,现居合肥。


后台回复 签约作者 即可了解 重酬征稿 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上海证券报  ·  蚂蚁集团,重要人事变动
3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9万亿元!湖北新目标
3 天前
百姓关注  ·  刚刚!小S发声
3 天前
书法在线  ·  厚道是装不出来的(深度好文)
8 年前
大爱猫咪控  ·  你家猫咪喜欢自拍吗?
8 年前
全球健身指导  ·  男友当面说别的女人身材好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