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维持不变,财政预算安排4%赤字率,广义政府融资扩大,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加快。政策动态调整、加强协同,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以“惠民生、促消费”作为经济政策着力点,大力提振消费。“稳住楼市股市”,有助于提振信心、促进消费。
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维持5%左右。
2025年主要发展预期目标和2024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维持“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维持“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维持“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仍然要“保持基本平衡”。预期目标调整的指标有: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3%左右”下调为“2%左右”;粮食产量从“1.3万亿斤以上”上调为“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从“降低2.5%左右”调整为“降低3%左右”(图表1)。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定在4%,广义政府融资大幅扩张,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明显加快。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但降息空间可能有限。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适时降准降息”意味着年内有可能再次降息降准。由于去年4季度以来经济企稳回升,楼市股市回稳,短期内降息必要性有所降低。但近期外部风险有所上升,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能给出口造成冲击,另外最近美元指数回落也给国内货币政策带来更多空间。我们预计,如果经济或是楼市股市下行压力加大,央行可能会再次降息。但降息空间可能有限,预计年内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降息幅度在20bp以内。
政策动态调整、加强协同,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协同以及与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合力”,“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提高政策实效”。我们预计,2025年经济运行可能更加平稳。如果经济出现下行风险,政策应对可能会更加及时。
以“惠民生、促消费”作为经济政策着力点,大力提振消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今年重点工作任务首位,“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今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较2024年扩大一倍。还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30元和5元;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等。消费和居民收入支持政策有利于促进2025年消费增速回升。
“稳住楼市股市”,有助于提振信心、促进消费。
稳楼市方面,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等。稳股市方面,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财政政策将“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货币政策将“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稳住楼市股市”有助于提振国内经济主体信心,通过财富效应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房地产需求下滑,政策落实不到位。
首席分析师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美经济学培训中心福特班研究生;国家统计局百名经济学家景气调查特邀专家;曾长期担任中金公司高级经济学家(《机构投资者》大中华区宏观经济第一名、《亚洲货币》中国经济第一名与“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财新莫尼塔首席经济学家、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新财富宏观经济第三名团队成员)、国务院直属办事机关副处级调研员;
擅长政策研究,致力于构建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以经济周期、流动性和政策为支点的宏观研究体系和研究团队。
资深分析师。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金融学硕士;此前在中邮保险资管中心从事组合管理工作,曾长期担任中金公司研究部经济学家(《机构投资者》大中华区宏观经济第一名与《亚洲货币》中国经济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北大国发院研究助理;
尤其擅长宏观数据的处理、分析和预测工作,曾在“远见杯”中国经济预测评选中多次获得前三名;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总量指标分析预测、经济周期及主题研究。
高级分析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曾任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
擅长大类资产主题研究;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及大类资产。
证券研究报告:《扩财政、促消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3月6日
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
边泉水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2070002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析师:刘鎏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2080001
邮箱
:liuliu
@research.xbmail.com.cn
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