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跟乐姐一样
喜欢吃重油重盐的食物
这些固然很美味
可是对身体的危害特别大
今天乐姐就带你细数盐吃多的危害
很多人在吃了一顿大餐之后都会容易出现头疼的情况,这和盐是有关系的。有研究发现,每天吃8克盐的人比吃4克盐的人头痛的次数多1/3以上。无论具体吃哪种食物,只要吃盐的量多,都会有同样的反应。这项研究确认,多吃盐可能与头痛密切相关。经常有头痛烦恼的朋友们,不妨试试少吃盐。
体内的水分留存情况和摄入钠的数量密切相关。一些血液循环不好的女性,虽然心脏、肾脏并无疾病,但却容易发生轻度的水肿,特别是经期之前的几天,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大量摄入盐会加剧腹胀、脸肿、头疼等不适感觉,女性应当在经期之前主动控制盐份摄入,吃较为清淡的食物。
盐分过大的食物会降低胃中保护性黏液的粘度,使粘液对胃壁的保护作用减少,食物中的有害物质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促进多种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盐摄入量和胃癌风险之间有正相关性。也就是说,饮食清淡少盐是有利于预防胃癌的因素。
吃盐太多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口渴的现象,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口渴,长时间会导致浮肿,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长期以往还会伤害肾脏。
盐吃多了时,我们身体里面的水分就排出得比较多,这种情况下皮肤容易出现缺水干燥的情况。有研究发现,如果吃盐太多的话还容易长色斑,并且会让脸色看起来黑黄。如果在此同时摄入过量的动物性脂肪跟蛋白质,还会影响到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色斑更加严重。
食盐中比较重要的元素是钠,在进入人体之后会分离出钠离子,一旦钠离子太多容易导致水钠滞留,最终使得血压升高。而且钠离子太多还容易导致细胞水肿,这样血管就会变窄,血压也同样会升高。
根据国新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为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但盐摄入量仍远高于膳食指南推荐的6克的标准。
人可以不吃盐,但不能缺少钠。钠,是食盐中的主要成分,能够参与水的代谢,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能够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是胰液、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此外,对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以及维持血压正常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体如果缺少钠,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但是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结果显示,
每个标准人钠的摄入量为5706.7mg/d,
虽然稍微低于10年前的摄入量6268.2mg/d,但仍然远超出WHO成人推荐量(盐<5000 mg/d,钠<2000 mg/d)。
中国人本来就习惯吃重油重盐的餐饮,钠摄入量已经很高。有的时候,我们吃下去的很多食物,钠含量也很高,可谓是隐形的“钠杀手”。
在日常生活中,乐姐教大家一招辨别含钠量高低!这就是看食物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表中最右边一栏写着“NRV%”,它代表营养素参考值,
指
每100g(毫升)食品中总能量以及各种营养素占我们一天人体所需的百分比
。
当钠这一栏大于30%时,就已经是高钠食物了,千万要小心哦。
比如我们经常吃的榨菜,就是高钠食物。像图中的这一份榨菜,每100克含1598毫克的钠,已经占了每日推荐摄入量的80%。
很多人会犯懒煮一份挂面当做午餐、晚餐,其实很多挂面的钠含量也特别高。这份日本进口挂面,每90g面条竟然含有1400mg的钠!
大家经常会喝的饮料,其实也不容小觑。很多时候虽然看着数值不是特别高,但是一瓶饮料至少500毫升。换算过来,钠摄入量也已经超过红线了!
再比如偶尔会吃的话梅类果脯小零食,每100克含1980毫克钠,足足占了每日摄入量的99%。
很多人觉得,是不是咸的食物含钠量就比较高呀,那我不吃咸的零食,吃甜的就好啦。这种想法其实是完全不对的!
像这份草莓口味的饼干,含钠量已经达到31%。我们不能仅仅凭食物的口感来判断它的钠含量,而是应该认真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很多人平常偷懒喜欢泡一杯方便面吃,其实方便面也是高钠食物。
大部分中国人都习惯吃重油重盐的食物,例如火锅、水煮肉片、烤肉等等。如果突然吃的很清淡,会不适应。其实,清淡饮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方面做起。
很多人做菜时,菜谱都会写放入“适量”食盐,可适量是多少,谁也不知道。我们可以从网上购买一把很便宜的定量勺子,来控制食盐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