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市场监管报
聚焦市场监管全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市场监管报

质量强链 | 引擎轰鸣 车链“狂飙”——安徽汽车产业驶向新蓝海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  · 公众号  ·  · 2025-04-10 20: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江淮大地,汽车产业的热潮正在奔涌。近年来,安徽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持续的创新驱动和强大的产业协同,在汽车产业链的赛道上一路疾驰,成为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政策赋能:铺就强链高速路

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春风的吹拂。安徽省将汽车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从省级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保驾护航。《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安徽省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相继落地,犹如精准导航,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以《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为例,该方案通过培育整车带动型、群主引领型、培育发展型“三型”产业集群,让各县域依据自身优势,在汽车产业链中找准定位。在整车带动型集群打造上,安徽省内7家整车企业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周边县域围绕整车生产进行上下游配套,形成“下塘”新港—中派”等多个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群主引领型集群则依托“链主”企业的强大吸引力,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宁国市依托中鼎集团、保隆汽配打造智能底盘系统制造基地,便是这一模式的成功典范。

此外,安徽省还创新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变“事后奖补”为“事前激励”和“目标引导”,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黄山市组建规模达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并争取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专项资金1070万元,从产业发展、产业协同等方面赋能汽车产业,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

创新驱动:点燃强链新引擎

在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安徽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汽车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的智能组合开关生产车间,一台台自主研发的生产设备正高效运转,组装汽车电子电器配件。2024年6月,公司投入2000余万元,新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配生产线,产品成功打入北汽、上汽、江淮等十几家新能源车企供应链。自1975年成立以来,昌辉汽车始终专注于汽车电子电器领域,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仅产品品质大幅提升,远销 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成长为安徽省最大汽车开关生产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黄山市还打造了全国知名的汽车制动系统测试基地。ITT(黄山)整车制动测试中心的测试舱,可模拟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高温以及黑龙江漠河的极寒等多种环境场景,为整车制造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车辆路测服务。休宁县乘用车制动系统黄山道路测试行业协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测试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升了当地在全国汽车测试领域的影响力。

不仅如此,安徽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黄山市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黄山分中心、合肥工业大学(休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实施多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培养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协同共进:奏响强链大合唱

汽车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安徽省通过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汽车制造与后市场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了产业链的协同共进。

在整车与零部件配套方面,安徽已形成以“合肥—芜湖”为核心,其他各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集聚了7家整车企业和2000多家规模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覆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汽车全产业链。合肥大众汽车投资约11亿欧元,成为国轩高科最大股东,带动48家供应商跟随落地;芜湖奇瑞汽车凭借多个品牌的协同发展,2023年销售汽车188万辆,出口汽车93万辆,位居全国乘用车出口第一;无为市借助比亚迪项目,全力打造国际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和五百亿级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从2021年到2024年,比亚迪在无为投资建设7期项目,总投资230多亿元,创造了惊人的“无为速度”。

汽车后市场服务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黄山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汽车+文旅”模式,打造“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奇瑞途居黄山露营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房车露营基地,不仅为车主提供休闲度假场所,还计划联动周边景区,提供车辆保养、自助洗车等服务,打响汽车后市场服务品牌。

蚌埠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也成绩斐然。在2025年安徽省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中,蚌埠表现突出。2025年第一批开工动员的48个项目总投资265.3亿元,已100%开工,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一。第二批开工动员项目47个,总投资269.1亿元,其中五河惠宇汽车零部件项目为蚌埠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亮眼的数据,见证了安徽汽车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2025年1至2月,安徽汽车产量达到44.48万辆,同比增长21.3%,占全国总产量的10%;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3.43万辆,同比增长132.1%,占全国总产量的12.89%,整车出口量跃居全国首位。

展望未来,安徽汽车产业链将继续在政策的支持下,以创新为引领,强化协同合作,向着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为安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大力量,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 |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吴 楠

编辑 | 黄星蓉

审核 | 周山



中国市场监管报新媒体矩阵




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


第七届进博会“首照”“首证”颁发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怎么保障网络销售食品安全,这场会议大家这么说

2025年《中国市场监管报》开始订阅!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