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发改委对《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稿中提到,到202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现全覆盖。
汽车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势必在根本性上改变全球汽车产业、全球能源产业的格局。并为未来全球交通产业、AI产业、芯片产业的变局奠定基调。
如果说十年前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政府采取的市场跟随者战略的话,刚刚发布的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则是市场领导者战略。
毫无疑问,此举目标是颠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引领中国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夺取主导权。
本次智能汽车战略目标:
到2020年,智能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比例达到50%,
到2025年,智能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比例达到100%,
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享誉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社会。
中国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产业主导权,并且在智能汽车领域获得成功,理由如下:
1、中国具备强大制度优势。
强有力的领导政府,使得国家能够在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协同推进方面更有力、更高效。
中国的汽车产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是后面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四个国家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比较完备,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 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智能汽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2017年,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汽车制造链条,最强大的制造能力,丰富的人才供给。长三角的某个县,在一个县域之内,几乎就可以组装出一台完整的汽车。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