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谷趋势
决策者的首席情报顾问。2016胡润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自媒体50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  昨天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5.02.12星期三 ·  昨天  
揭幕者  ·  洗一洗! ·  2 天前  
华尔街见闻  ·  比亚迪掀起了一场风暴 ·  2 天前  
德州日报  ·  退!钱!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谷趋势

快评今天深改组会议:四大基础性改革加速

智谷趋势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6 19:41

正文

◎作者 | 谭翊飞

◎来源 | 前沿观察(zhengjingguancha)已获授权


刚刚,官方发布了这个月的深改组会议内容,基础性改革再呈加速之势。


下面来逐一分析:


01

统计系统大变革来了


统计系统这几年一直在做小步的改革。


早在十八大之前,统计系统就在时任副总理李克强的指示下,进行了四大工程建设(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和联网直报),其中联网直报系统最重要,减少层层上报带来了的数据扭曲。


当时的统计局长马建堂讲话豪气万丈,“中国统计人生活在一个伟大而变革的时代,要以更加前瞻的眼光,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积极的态度,自觉地拥抱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主动地投身世界统计潮流。”


后来,统计系统又进行了和国际接轨的相关工作,推动将研发计入GDP等,带来GDP的增长。


但是统计系统的顽症是统计造假,这个问题愈演愈烈。每年地方GDP之和总是要高于全国数据,增速也是如此。这说明,数据内部打架,出了问题。


去年,新统计局长宁吉喆拿着尚方宝剑(习李的批示)去云南调研,他说,“反对和防范统计弄虚作假是统计部门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


后来统计造假的丑闻陆续暴露。


今年1月,辽宁省长陈求发作工作报道,对于经济数据低迷,他说,“主要原因是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思路一度背离中央的决策部署,背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含有水分。”这等于是省级官方首次承认数据严重造假。报道称,虚增最高的是2014年,高达23%。


这个月,中央巡视组对吉林和内蒙“回头看”,同样点名批评两地的数据造假。


而这次改革《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就是要扭转这一情况:地方的GDP不再由地方统计,而是直接由中央来统一统计。


这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早在2014年底,这个方案就在各地征求意见。现在征求意见结束了,开始要落地执行了。


未来,统计法肯定要修改,分级负责的统计制度要取消了。


02

全国和地方编资产负债表


这是一个浩大工程,但改革的目标已经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中写好了: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


说到底这个问题在于,现在的预算和决算四张表(公共财政、政府基金、国资和社保)都属于流量表,也就是当年进了多少,当年用了多少。而且,即使是流量表,这四张表也阻隔重重,打不通。如这些年财政系统给地方债务擦屁股,但地方债很多在国资系统,财政却管不到。


现在的改革就像企业一样,不仅仅要编制现金流量表,保证流量平衡,还需要资产负债表,了解债务健康程度。只有资产负债表,才有破产的可能——资不抵债,那就应当变卖资产偿债,再不行就破产。而现在,一级政府连自己有多少资产、多少资产可以变卖是不清楚的。


这几年,中国的政府负债率一度成为焦点问题,尤其是地方债务,但中国政府讲不明白,总是说我们的负债大都用于了建设,形成了优质的资产,所以我们负债不是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到底多少资产说不明白。


欧债危机之后,这个问题引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国内,已有三个团队在做相关研究编制:


1,由博源基金会组织和资助的马骏(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现在已经到了央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队


2,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国银行团队


3,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教授牵头的中国社科院团队。


这三家首次发布的报告有不少差异,此处不细说。后来,有些团队后来也没有持编下去。但一些地方在三中全会之后上海、湖北等地也开始了试点编制,但没有公布。


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健康并不代表不发生危机,危机主要是出现了流动性的“心肌梗塞”。但是资产负债表衰退,以及出现严重的债务问题,也不一定马上发生危机,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增。


这次会议将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问题提到了深改组讨论,改革要加速了。


03

央企公司制改制2017年底完成


对于公司化改革为什么是基础性改革,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不过是上一轮国企改革留下的尾巴,是个收尾的小事情。


非也。


这轮国企改革的核心是仿照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建立“管资本而不管企业”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国资委等监管部门,就管资本运营平台,但不能干预平台下属企业的运营,下属企业的经营有完全的自主权。


投资运营平台其实是个隔离墙,监管部门的手到此为止,下面企业自主市场经营。


按照一般的情况,集团层面其实就是很好的平台,以资本纽带连接下属公司。但是,恰恰现在的集团层面的行政化和官僚化最严重。这是由法律制度决定的。因为这些集团根本不是按照《公司法》注册的,而是按照企业法注册的。按陈清泰的说法,《企业法》的立意就是政企不分,企业法的主张就是政府管企业。


而现在的改革难点就是集团层面的公司化改革,让集团变为公司,建立董事会。只有公司化才可能有下一步:集团层面是否可以混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个重大问题。所以,这个改革虽然看似很小,但是一项基础性改革。


但当前国企改革仍纠结得很,有了这个基础,下一步并不一定能改好,因为政府的控制欲望还是太强,不愿意放手,各个方面要管。


04

进口博览会方案审议通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经济观察报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昨天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5.02.12星期三
昨天
揭幕者  ·  洗一洗!
2 天前
华尔街见闻  ·  比亚迪掀起了一场风暴
2 天前
德州日报  ·  退!钱!啦!
3 天前
妈妈帮  ·  发现孩子偷东西,你要怎么办?
8 年前
格上财富  ·  TED迄今最好的9个关于领导力的演讲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