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是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反映时代变革、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人民意愿、贴近百姓生活,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贵州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日报

央视独家V观│人大代表眼中的习近平

贵州日报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3-12 12:13

正文


又是一年两会时,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纷纷来到北京,带着他们的议案和老百姓的希望和诉求到“两会”上。其中有这样三位特殊的代表:他们与考察或下团组的习近平总书记有过一面之缘,总书记的一个承诺、一句叮咛让他们印象深刻。总书记的话也影响了几位代表在基层的履职。



罗朝阳:我与总书记有个约定

罗朝阳


罗朝阳,广西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他所在的新立村60%的范围是大石山区,土壤贫瘠,是出了名的“穷窝窝”。2010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新立村视察,他下稻田,进农家,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


罗朝阳: 习近平到我们村民家中一起座谈,询问了我们村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总书记临上车的时候,习总书记握着我的手说,我也给你一句承诺,新立会有大变化。


习近平: 这几年我一直到一些贫困地方去,我要看到的是真正能够代表贫困的,这种贫困地区。你们各级领导,也唬不了我,我就是从贫困地区出来的,那什么样子我都知道。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罗朝阳再一次见到了习总书记。会上他做了重点发言,向总书记汇报五年来,新立村变了。


罗朝阳: 习总书记听了很高兴,给我们新立村,给我们共联屯,给我们百色地区作出了重要指示,就是希望我们在下个五年,在全面小康的时候,我们的新立村、我们的百色地区扶贫工作和全面小康也能够同步实现。


如今的新立村旧房换新颜,昔日破旧的瓦房换作幢幢错落有致的小楼。6年的时间,村里的种植产业搞得十分红火,番茄、芒果、火龙果等农作物带动农民增收。从2015年开始,新立村还搞起了农业休闲旅游。


罗朝阳: 就是习总书记到我们新立村那时候,我们专门做了一个统计,我们新立村那时候的人均收入只是3300多元/年,而且就是习总书记到的那个共联屯,就是2500元/年。从2010年到现在,6年的时间,我们的共联屯从人均2500元/年的收入已经提高到8500多元。


老罗再次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对他来说,除了参政议政提交议案外,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带着新立村父老乡亲们的祝福,当面再给习总书记问声好。


罗朝阳: 我们就是期待去北京参加两会的时候,能够再见上总书记,把我们老百姓的心声,把我们新立村的巨大变化再向总书记做个汇报,再表达我们父老乡亲对总书记关爱之情的一个表达。


格桑卓嘎:不忘总书记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

格桑卓嘎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塔玛村党支部书记格桑卓嘎是第十一届、十二届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最早还是一名普通农牧民的格桑卓嘎在西藏从事农村工作将近40年,关注农牧民如何脱贫致富,是她连续几年向全国人大提的议案和建议。而她所在的塔玛村过去叫冲拉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脱贫致富是这个村的最大任务。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审议时的一句话让她至今难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