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子木聊房
一个专业还原事实真相的房产老司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子木聊房

这些人要惨了…

子木聊房  · 公众号  ·  · 2024-07-09 18:27

正文

文/子木


最近几天,身边人都在讨论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最新的一组数据是:

截至目前,在武汉投入1000辆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已经累计拿下500万个订单。 这些车24小时不停歇运转,而且跑10公里只需要7块钱。

我今年在武汉,碰巧还坐过几次。

优势除了便宜以外,比较安静,车内无异味,不会走错路,定位也比较准。

而劣势就是太乖了,容易被欺负,高峰期间被各种强插车,行使也比较缓慢。

不过想想,对于武汉来讲,这种守规矩反而是比较稀有的——

每次我坐无人车里看周围的车热血pk,而萝卜仿佛激流里的礁石温吞而坚定,就非常感慨…

最后能治“鄂人”的,可能不是人,而是机器。

虽然目前人们对无人驾驶出租车还是褒贬不一,但从订单量看,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官方也默认为这种趋势的推演,不可逆转。

刚刚北京方面还拟出台了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全面支持网约车等场景,多地加速推动落地。

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武汉,北上广深乃至大量二线城市都将落地无人驾驶出租车。

而且按照现在的技术迭代速度,以及造车工业规模效应,在资本的推动下,不出意外,五年之内,无人驾驶会大量普及在主要城市的各个角落。

谁都没想到,智能化时代来得这么快,而且第一批要替代的人群,竟然是数以亿计的司机。

前几年,网约车出现后,出租车抵抗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当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和谐共处后,结果现在又推出了无人驾驶。妥妥的跨界打劫。

虽然我乐见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对无人驾驶服务不反感,但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如果这些司机真的被机器取代,他们的就业该如何解决。

这时候有人一定会说,科技消灭岗位的同时,一定会创造新的岗位。

这句话不假,当时电商兴起的时候,虽然消灭了线下店铺,但创造了亿万线上小店和快递员。网约车兴起,消灭了部分出租车,但也容纳了大量的灵活就业。

但然后呢?

你会发现,在商业模式或者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推陈出新”的平衡力,就在加速消失。

在直播带货和PDD出现后,中间商被消灭了,大量的中小线上店铺也被消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头部主播机构的一家独大,和PDD全方位对电商生态链的侵食。

现在看看电商人的困境就知道了,要么倒闭,要么苦苦撑着,根本没有活路。

同样,无人驾驶出现后,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都被消灭了,取而代之的是AI,即使创造了驾驭AI的工作岗位,那也只能是少量高学历人才才能得到的。

参考美国就明白了。美国科技一向是全球领先,也是最早推出无人驾驶的,但为什么不做普及?

拜登执政期间,美国经济这么好,股市屡创新高,但为什么特朗普现在却又以碾压的局势,要打败老登?

因为特朗普主张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主张提供大量社会就业岗位给中下层劳动者。而这背后大量选民正是铁锈地带的蓝领工人。

他们知道,经济虽然繁荣,股市虽然屡创新高,但跟自己没关系,属于的只是美国金字塔尖的那部分精英人群。而对于他们来说,真正有用的只能是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

所以我一直认为,人工智能应该发展,而且作为后起之秀,我们也做的非常不错,但是不是资本更应该把精力放在研发一些更高端的领域。

比如让机器人作为副手,解放人们更多的劳动时间,或者替代社会上那些高危工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