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鸦预告片  ·  豆瓣2024最佳冷门片!9.1高分《还有明天 ... ·  昨天  
乌鸦预告片  ·  豆瓣2024最佳冷门片!9.1高分《还有明天 ...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揽光传媒招聘! ·  3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事业编|上海戏剧学院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老城区·新生活|存量空间的基础设施更新——2018清华同衡学术周基础设施专场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5-17 18:24

正文

活动主题

老城区·新生活|存量空间的基础设施更新

主办部门

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

市政规划研究所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


时间 丨2018年 5月24日  08:45—12:00

地点 丨清华同衡16层 中庭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就城市规划而言,存量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和行业的高度重视,这其中, 如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市存量空间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整体提升老城区的生活和环境品质 ,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规划和工程设计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


老城区建设年代早、建设标准低,在基础设施改造时经常面临地上地下空间不足、建设成本高、推进阻力大等诸多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妥善、有效地应对城市交通、公共安全、市政管网等综合问题 ,是让老城区居民过上新生活、焕发新活力的核心所在。


本分论坛将围绕市政基础设施的 技术改造、标准探讨、组织优化和更新实践 等多个方面进行多专业、多视角的深入讨论。


论坛议程

08:45—09:00 嘉宾签到及观众入场

09:00—09:05 主持人开场及介绍来宾

09:05—09:15 领导致辞

主持人丨 黄伟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 所长

致辞嘉宾丨郑筱津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分院 院长


第一环节丨主题报告

09:15—09:35

主题报告丨透过震害现象,讲背后的故事

陆  鸣

中国地震局 研究员

【演讲摘要】 虽然已过去十年,但汶川地震灾后现场却历历在目,让人触目惊心:崩塌的山体、倒塌的房屋……实际上,每次地震现场,都是人们用巨大代价换来的一个个宝贵的地震灾害科学数据库,里面蕴藏着最真实的灾害科学。但面对这些场景,除了让您感到大自然的残酷外,您能读懂大自然向我们更深沉的无声的诉说吗?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陆鸣研究员带您走进地震现场,给您讲地震背后的故事。


09:35—09:55

主题报告丨 重构补强、创新融合——北京老城基础设施更新实践及思考

陈蓬勃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工程综合所 副所长

【演讲摘要】 北京老城,存量空间的独特空间,具有存量空间的一切特点,又有着自己的独立特质,而对于基础设施更新,北京老城一直都是一个话题。问题聚焦在:窄小空间中的市政接引、蠢笨的设施与风貌的格格不入、老城需不需要管廊,或者说管廊如何在更新中有所作为。让我们来一起探讨吧。


9:55—10:15

主题报告丨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交通组织—— 问题与思考

王  昊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交通规划总监

【演讲摘要】 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城区,其街道肌理起源于步行和马车时代,面对机动化的冲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时常处于非常微妙和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历史街区被当做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交通发展的障碍,遭到宽马路的分割和破坏;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交通服务改善方法,进一步加剧了历史城区的衰败。在体验经济时代,历史城区将迎来文创产业发展的机遇,面临旅游绅士化的危机,也面临智慧交通的全新助力。未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类型、不同发展定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该如何探索建立历史城区交通发展的技术系统?如何启动政策创新?都还是有待回答的问题。


10:15—10:30

主题报告丨 生活的新,交通的心——老城区更新

中的交通修补价值观与对策

马俊来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 副所长

【演讲摘要】 “老城交通”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中国城市在历经了“喜新厌旧”的快速扩张发展阶段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思考聚焦于存量更新和城市病治理。关于老城区生活的理想交通范式,已经形成了很多学术共识。而一些城市更新的手法被运用于老城区交通整治工作中。 我们发现,很多以新城视角去试图转变老城交通问题的方式,结果往往是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后收效甚微。因为老城区设施风貌易改,老百姓衣食住行中的行需难调。 这里,我们想再次探讨几个有关老城交通的话题:1)老城区的生活和交通,与新城有什么差异性?2)老城区交通修补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什么?3)包括停车、电动自行车等在内的现实问题如何去应对?


10:30—10:45

主题报告丨 狭小空间精耕细作,提升老城生活品质

董淑秋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市政规划研究所 所长

【演讲摘要】 我国已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时代,而老城基础设施水平普遍滞后于居民需求。街巷狭窄往往是老城、尤其是众多历史街区的显著特点,却也是制约工程管线正常敷设的主因。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系统改造方法,标准规范滞后。我们通过多年实践,抓住管线敷设空间集约化利用这一主线,综合考虑市政新材料、新设备等因素,系统梳理狭小空间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技术方法。


10:45—11:00

主题报告丨 高密度地区风险管控与安全规划策略

万汉斌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 所长

【演讲摘要】我国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安全状况存在诸多短板。面对当前我国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控能力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需要重视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突发事故,减少重特大事故损失。城市的发展需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强化城市安全防范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安全感。


11:00—11:20

总结发言丨 城市更新提质中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戴慎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规划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演讲摘要】 安全、绿色、集约、高效、智慧是城市更新提质中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的目标。 抓住当前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地铁建设等机遇,因地制宜地便利城市居民出行、转乘、停车,解决社区内涝,美化环境,集约布置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使用效能,增强城市的韧性,保障城市安全。


第二环节丨高端对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