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真的很细心,奔驰
W140
故事之后,不断有网友私信提醒我,说我在文章中留了个伏笔,提到因为遇见
W140
而放弃了一部宝马
E38 7
系,那部车的故事又是怎样的?直到现在,我不时都会想起她,虽然,在我二十多位“旧情人”中,她只和我相处了不到半年时间,是最短的一位,但总算拥有过,同样收获了一段非常精彩的经历。
得到她的过程非常戏剧性,一位中学同学在奥迪经销商工作,某天一大早给我来电,说一个要买
A8
的客户,因为广州限购问题,急需要把旧车处理掉,把指标腾出来给新车。当我同学发现客户的旧车是一部看起来很精神的
E38 740iL
时,试探了一下客户口风,问打算卖多少钱时,客户豪爽地回答:这车跟了我那么多年,是发达(致富)车,帮我给她找个好人家,钱不重要,意思意思就可以。
同学给我打电话时,我还在上海出差,当我知道只要有诚意,而不是只靠现金就有机会拥有一部宝马
7
系时,根本没有多想,一刻都不能耽误,马上改了最快回广州的航班,延误
2
小时飞了
2
小时,生怕这
4
小时会有什么变数,实在煎熬。一下飞机,用最快的速度,拖着行李赶到同学工作的奥迪展厅,
E38
的原车主刚刚办完新车的付款手续,我同学恰到好处地把我介绍了给他,着重介绍了我对老(
la
)车
(ji)
有特殊的爱好和过人的精力。这是一位皮肤黝黑的大叔,在身体中央位置,镶嵌了一枚硕大的金色
H
徽标,上身一件深蓝色“的确凉”短袖衬衣,深蓝色的西裤,大了半码,裤腿迎着展厅空调吹出来的风,在晃荡着,显得风度翩翩。
B柱被加长的L7
先看车,我一眼就看到有“波浪线”造型的前灯,证明这是一部生产时间在
1998
年
-2001
年间,小改款后的
E38
,
740iL
则代表她是一部配备
4.0L V8
发动机的款型。这款
7
系,国内很常见,至今依然有不少在跑,更是当年宝马进口中国市场最丰富产品整列的一款车,
6
缸、
8
缸、
12
缸不同排量车型齐备,还有长短轴距供应,还有一款最稀罕的
L7
车型,这款中间
B
柱部分被加长的
7
系,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
D
级轿车之一,这种设计在宝马历史上所有车型中也是空前绝后的。
对我来说,决定买这部车,纯粹是因为价格合适,性价比奇高,关乎情怀因素并不多,了不起就是在《
007
之明日帝国》电影中感叹过几次。
车主大叔真的很爽快,知道我为了他的车,从上海打飞机来到这里,很是感动,也相信了我会善待他的发达车,说意思意思就可以,给一万块吧……一听这个价格,心里暗爽歪歪,激动得我前列腺一麻,我心目中的价码是
3
万,这下可赚了。但是!我必须表现得无动于衷,因为赶来的这一路上,我认真想了想谈判策略,既然旧车主不差钱,就是舍不得他的爱车落到“坏人”手里被糟蹋了,那我的角色就得改改,不能表现出求他割爱的样子,哪怕现在的价格比预计低得多,但想好的剧本不能不演,依然摆出“请叫我雷锋”的大义凛然,赢得谈判的主动。
一直在边上看我们聊天的朋友,关键时候补了一刀:既然是为了图个彩头,要不
8000
块?更吉利!还没等车主表态,我赶紧打蛇随棍上:“对对对,这不是钱的问题,就是图个吉利,
8000
也不够好,
6800
吧!陆续发,祝老板生意兴隆……”车主听了特别高兴,没有多一句废话就爽快同意了。就这样,我花了
6800块
,成为了正经的宝马
740iL
车主。
但人就是这样,付出的代价不到位,就不会太珍惜得到的东西。这部
E38
的待遇,和我其他“旧情人”相比,并不太好。买回家前两个月,我连基本的体检都没带她去做过,也没有做保养,检查机油水都够了就使劲开,甚至心里面有些小阴暗,就把她当牛马工具,开趴下再说。就是洗车没偷懒,把她洗得“皮光肉滑”,加上之前大叔给他换了一套下一代
745iL
的大直径轮毂,至少看起来,她状态真的很棒。
E38
比我想象中好开,
V8
机器跑了超过
40
万公里,依然老当益壮,怠速震动几乎察觉不到,起步舍得轰油门,车屁股能扭着往前跑。老司机一定同意这样一句话:开过
8
缸机,就有点看不上
6
缸,一直开
6
缸的,基本很难接受毛糙的
4
缸机。然而,在这个新款
7
系都
2.0T
,宝马开始和
3
缸机器较劲的年代,留给
8
缸发动机的日子不多,还有机会可以拥有一部
8
缸车,是幸运的,更是一堂很重要的情怀课。
小改款后,E38使用一台6AT变速器,我这部车的变速器,同样存在低速档顿挫严重的问题,而且冷车时特别严重,多数是油路板的问题。当然,油耗就是“肉痛”级别的,没开一个月,之前打算把她当牛马使唤的想法渐渐破灭,这部
740iL
油耗没低过
18L/100KM
,稍稍一堵车,百公里
23
个油太轻松,
6800
块的车价,估计养着她天天开,一年至少开出两倍车价以上。
忘了油耗,还是相当快乐的,宝马的操控的确有独家的风味,和年代相当的奔驰
S
级(
W140/W220
)相比,
E38
的各方面的反应速度都更快,但如果你喜欢了那个年代奔驰
S
的那种“中型坦克”风格,却会嫌弃
E38
底盘表现单薄轻佻,一部为车主亲自驾驶而设计的
D
级车,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还在摸索中呢。
其实,我想展开一个话题,曾几何时,我们都在骂奥迪大众在设计上偷懒,搞套娃,各个级别的车看起来都一样,还把风气都带坏了,搞得现在奔驰宝马都这样干。事实上,这个锅,奥迪背得真冤,最搞套娃的,就是奔驰和宝马,你看看那个八九十年代的奔驰,从最小的
190E
到
E
级,再到最大的
W140 S
级,内内外外的设计算不算套娃?宝马也一样,
E38
接近年代的,
3
系、
5
系、
7
系,内饰外观在设计上的相似度,甚至比今天的新车更甚,我特别奇怪,为什么那时候就没人骂呢?
从内饰的很多装备,也能看出那个年代,设计师对豪华的理解。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好多电话,在这部车上,我一共发现了三支电话,前后中央扶手各有一支有线的,还有一支是无线的,充电后可以随身携带,实在想不通设计师是怎么想的,再繁忙的老板也只有一对耳朵啊,三个电话怎么用得过来?还有前排中控台上的屏幕,是彩色的,可以接受移动电视信号,附送雪花,当年一定也是很高级的装备吧。
和虎头奔一样,
E38
四张座椅都是电动调整的,多功能方向盘则是第一次出现在宝马
7
系上面,
1996
年后的小改款车型,最大的变化前大灯下方增加了波浪形的造型,那时候“天使眼”还没有发明,这算是外观上的点睛之笔。
我这部车的内饰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原车主用的算比较小心,车厢的皮革都是原装的。相比之下,宝马的皮料我一直认为比奔驰的要厚实,有点是更加耐用,但触感偏硬,坐起来不如奔驰的细腻舒服。所以,如果你看上的是超过
15
年车龄的奔驰宝马经典车,会普遍发现宝马的内饰完整度更高,而奔驰呢,反而是使用人造革材质包裹的内饰,比真皮内饰耐用得多,比真皮内饰更受经典车玩家欢迎。
正因为如此,看着这部
E38
的内饰,有些难下手,你要全烂了到干脆,我去买一对成色好的座椅回来换掉就成,现在呢,虽然完好,但布满岁月痕迹,脏兮兮的,又洗不掉,让有强迫症的我特别纠结。
还让我渐渐对这部车失去兴趣的,是我后来找了一位宝马专家,给她把把脉,发现很多不对版的地方,发动机编号被打磨过,估计是经历了换心大手术,还有车架号显示,这部车的出厂年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