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要不等五一再开盘吧。
各大品种的跌幅就不列了,上一次集体这么惨的时候是
20
年疫情,这次宏观巨震是
五年一遇的级别
。
从幅度来看,这次比不上
20
年,比如纳指从高点下来跌了
22%
,
20
年那一波跌了
30%
,看衡量标普
500
波动率的恐慌指数
Vix
,这次是
冲到了
45
,
20
年最高是
83
。
20
年那一拨
Vix
飙升到
45
的时候,行情已经走过了
60%
左右。
当然从利空的角度,这一波肯定是不能跟
20
年相比较,那次是全球所有人都知道了新冠这个词,社会活动基本中断,这次就金融圈子在喊美国大衰退,全球贸易体系被掀翻,美元体系完蛋了。
因为我们身处东大,我们实际上是在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里,美国加征关税在国内媒体的报道里,基本都被描述成店大欺客,毫无诚信的强盗行为。
为了跳过这一层,我们直接问一个问题即可:如果关税是洪水猛兽,那为什么全球主要国家都会设置关税?
直接无套裸奔不是更爽吗?
再看第二个问题,关税会带来经济衰退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只能说是有一定概率。但目前国内媒体观点基本喊衰退,或者是从爱国主义的情怀出发,赞同对美反制。
从美国政府的角度出发,第一,关税会导致部分企业去美国投资,带来就业岗位。第二,美国政府从今年开始,
每年能获得
3000~6000
亿美元的关税收入
,对比一下美国一年的财政赤字是
1.8
万亿。第三,关税把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给打下来了,也会节省一笔利息支出。
代价是美国国内的商品价格的一次性上涨,以及跟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变得紧张。
那
美国通胀是否会因为关税而飙升呢?答案是不一定。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一个国家的
通胀与国家储蓄率,以及贸易差额
,都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贸易顺差越大,储蓄率越高,通胀越低,反过来一样。(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有对应公式,比如高储蓄的来源)
对应这一规律有两个直观现象,第一是高储蓄率对应低通胀的典型国家就是东大,居民不敢投资不敢消费,存钱养老,同时庞大的外贸盈余也转化成了储蓄。第二是印象中美国老百姓花钱大手大脚,美国政府债务更是突破天际,美国消费一直旺旺旺。
如上图,对美国来说,从长周期看,当贸易逆差缩小时,反而会提高国家储蓄率,从而抑制国内通胀。
我们看到鲍威尔周五晚上的讲话也是按兵不动,说美联储的责任是确保一次性价格水平的上涨,不会演变为持续的通胀问题。
后续理想的情况是美国政府把收到的关税主要用于降低国家债务,或者是给企业减税,而不是直接把关税全部返还给消费者,维持高额财政赤字增长不变。在财政部的预算里,赤字率在未来几年会小幅度走低。当然钱怎么花主要是国会决定。
只是加征关税并不一定会使得通胀飙升,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大幅衰退(取决于美国政府后续的做法),更不意味着全球贸易体系被掀翻这种宏大叙事。而
这几点是过去一周,全球金融市场交易的核心。
潜在利多的还是有的,比如关税是可以谈的(
4
月
9
日之前会陆续看到),美联储手里还握有充足的子弹,以及类似于周五非农就业等并不差的硬数据等,总之
市场继续朝着
20
年疫情那样去交易的概率很低。
当前
被市场交易过头的资产依旧是美股
,尤其是纳指等为代表的大型科技公司。
黄金、美债等,找不到市场很大的逻辑漏洞。原油因为叠加了欧佩克的增产,也不好判断。铜反而是杀得有点过头,第一天很坚挺,铜本次是豁免对等关税的,后续美国可能额外加征。第二天跌得比较多可能是因为流动性的问题,黄金也是,
卖掉坚挺的去不补充其他资产的仓位,这在历次宏观巨震中都能看到。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两天暴跌分开看,第一天是对等关税超预期,第二天是投资机构的仓位调整或者保护。所以第一天美元大跌,黄金涨,第二天反而是美元涨,黄金大跌。
对国内来说,转口贸易被堵死,关税税率大幅提高,
对外贸会有较大的影响
,本来这些年出口都是利润微薄。
最后一个交易日,债券已经大幅计提了国内要开启货币宽松来做对冲的预期,预计明天还会继续计提。黑色系等商品,之前就一直萎靡,低库存低需求来回拉扯。
反倒是股票,我看周末股票群里说,有国家队控盘呢,不怕。
我刚发微信问女神要不要一起打羽毛球,女神秒回:你是个好人。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