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子的人性善的主张不同,荀子是主张“人性本恶”的,但他们都认为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君子”。所以,在君子养成的途径与方法上,就产生了差异,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孟子主张观照内心,而荀子主张借助外物。正因为如此,在荀子的哲学体系中,“学”就具有了某种“本质意义”了。在荀子的哲学体系中,所谓的“学”就是借助外物改变自己的恶性,成就“君子”的终极目标。又因为“学”是为了对抗人性恶的本质,所以,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持续的努力。这就是“学”对于君子养成的意义之所在了。
这样我们来看《劝学》,就知道它在荀子整个哲学体系中的分量了。
以往我们在学习《劝学》的时候,往往囫囵吞枣地凸显“比喻论证”在说理中的作用,而不太关注对于比喻论证内容之间逻辑关联的认识与理解。今试说之:
首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是上海教材上的分段方式。我认为不合适,因为“学不可以已”,不是本段的中心论点,而是全文的论点,在“不可以已”方面,下文有更全面详尽的论述。所以,还是人教版的分段比较合适: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我们再来看这一段。这一段中有“故……”这样的作为推理结论的句式,这表明全段是一个推理。那么,这段的推理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这一段的推理是由两组比喻构成的,一组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另一组是“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前一个比喻讲的是学习(取、为)可以改变事物的程度(“于”表示比较,同质的事物才能够进行比较。),后一个比喻强调了学习(輮)可以产生性质的改变(“不复”,不能够恢复到原本的状态中去。)。这就有了关于君子成长变化应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结论了。——比喻都是跛脚的,顾此失彼在所难免,比如这一段中的第二个比喻,除了能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性质以外,是不是好像还在强调性质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啊?如果这样,岂不是就打了“不可以已”的耳光了呢?但是,如果将“輮”看作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那么似乎又讲得通了。所以,比喻的意义应该是在整个段落的语境中来体现的。所以,单独看比喻,钱钟书先生说“喻之多边”,但是放到语境中看比喻,作者的动机应该还是比较唯一的。
也有人会问,那么“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个人认为,这里两个结构相同的整句,是为本小节的结论“蓄势”的。之所以还是比喻,关键是作者实在是刹不住车了,而且,用比喻讲理似乎是我们古人比较擅长的说理方式。这里就有一个语气上不得不然的道理,一个结论要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这种水银泻地的感觉才好。
第二段: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这一段是教材里没有的。但是似乎也不好简单地省略掉,一方面这是从反面再次重申了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教”在人成长中的作用,这里的“教”,其实应该是“教化”的意思。不过这里劈首就是一个“故”字,还是有些奇怪的,前面说“故”是推理的结论,那么,这又是怎样的一个推理过程呢?因为上一段已经得到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了,而这一部分的关键是“化道”和“无祸”,这是照应了“知明”和“行无过”的。是对于第一部分内容的进一步申述。
第三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一段主要是从学习的价值转而谈学习的本质了。这样的顺序是符合人们的认知顺序的。在认识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从喜爱(或者讨厌)进而研究它的本质的。是一个从感性判断到理性认知的过程。而且,荀子在一系列的例举和类比中完成了对于“学”的本质的揭示。“终日思”与“跂而望”都是自己的努力,“学”与“登高”都是对于外物的借助,这构成了一个比喻的论证关系。接下来的一组内容从手法上我们可以看做是“比喻论证”而从推理上实际上是一个“类比”的推理过程。而这一组“喻体”又可以一分为二层,一是借助外物,可以使得自己原有的能力发挥到更大,二是借助外物,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非利足”,“非能水”)。而最后一个结论实际上是有所省略的,其实荀子要想说的是:君子和普通人本性上没有不同,但是缘何有人能成君子,有人泯然众人呢?关键是成为君子的人“善假于物也”。这同时揭示了“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假于物”。
接下来: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以上谈的是对“物”的选择,在这里荀子将“物”更进一步拓展为“物”所构成的环境。事实上,我国古代的话语体系中,世界就是由“物”与“我”两分而构成的,“我”之外的一切物质和意识都被统称为“物”,也被称为“外物”。它构成了“我”成长发展的环境,所以在这里荀子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同时,这一部分又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物”的特性,一方面,“物”(环境)可以改变人,另一方面,人的所作所为也会影响到自己周围“物”(环境)的特性。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是讲如何“假于物”,关键是要有量的积累。这里首先要讲的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话中“积善成德”是从上面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而来的,“而神明自得”中的“而”,应该是一个顺承关系的连词,表示事理上的先后关系,而“神明自得”实际上就是“圣心备焉”的具体表现。神明自得,是两个阶段,一个是“神明”阶段,讲的就是“知明而行无过”,而“自得”,实际上就是哲学术语中所说的“自觉”阶段,是道德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的阶段。而下面一连串的比喻,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积”,第二个层次就是强调了主观上要“不舍”,第三个层次是要做到不舍,关键是是要有一颗沉静的心。这三个层次是逐渐深入的。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这是就“专一”继续加以阐述。后面还有很多文字,主要是从如何“学”的角度加以展开的,限于篇幅,也就不再一一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