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8099999街头巷尾  ·  微信牵手DeepSeek?有人趁虚而入,这种 ... ·  昨天  
8099999街头巷尾  ·  微信牵手DeepSeek?有人趁虚而入,这种 ... ·  昨天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昨天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昨天  
MiyueMedia  ·  1688overseas?在美区的TikTo ... ·  2 天前  
MiyueMedia  ·  1688overseas?在美区的TikTo ... ·  2 天前  
广东生态环境  ·  【行走美丽广东·生态篇】徜徉城央“绿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只要沾上婚恋焦虑,她们就王者变青铜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9-01-31 20:41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第188原创

文|明玥


9102年了,看了四期《我家那闺女》,又一次感觉自己穿越了。

本来对这个节目有很高的期待,因为请到了傅园慧、何雯娜、袁姗姗、吴昕四个在各自领域有漂亮成绩,从20出头的小女生到30多岁的轻熟女。

近距离拍摄她们的生活,觉得应该会对独自一人在都市中各自前行的我们有所启发。

结果,四期节目播出来,只有唯二贯穿始终的主题—— 催婚催恋爱,吐槽家务能力。


PART

0 1

何雯娜运动生涯超长,刚刚退役一年多,一个人漂在北京,家里认为她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找对象。

袁姗姗家已经把生孩子的意义理论化了, “不但对我们是一种孝,而且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到这里我已经瑟瑟发抖了。

有一集吴昕在帮朋友带完孩子之后,表态她现阶段对结婚生娃没有想法,“如果要,也是为了爸妈。”


她爸爸对这种想法的回应是, “我感觉是不正常的。”

我很无奈, 因为两代人明明爱对方,但想法差太远,达不到对方要求,那是否注定互相伤害?

更郁闷的是,除了长辈催婚催生,节目里的其他人也把这作为默认的评价标准,觉得这就是她们的核心目标和主题,其他都可以为这件事情让道。

何雯娜刚刚回忆完运动生涯的骄傲时刻,鼓励自己“没什么可以伤害我了”,她朋友马上接一句“那感情呢?”

吴昕的主持人朋友悦悦,建议她 “技能每少一件,别人爱你的方式就多一个。”

What?!

我们从小被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告诉我为了找对象,应该自废武功?

别被她骗了,我根本不相信没有人爱她们在舞台上的炫目,在领奖台上的泪水,在生活中的简单轻松和突发神力。

第二个主题更加无厘头—— 吐槽家中混乱,不爱做家务。

傅园慧还跟着父母住,何雯娜的房子应该是租来的,东西不多,这两人才得以在这一点上幸免于难。

必须束手就擒的,是那两位买了大房子,衣服彩妆多到爆炸的精致猪猪女明星。

节目展示吴昕不会做饭,家里玩偶数量庞大,却不想带也带不了孩子。

袁姗姗更惨,有一集被公开了估计是用来堆东西的另一个卫生间,邋遢大王人设瞬间立起,那个站过蒋劲夫的俞灏明惊叹,“我一个男生都不会乱成这样”。

故事走到这里,她们几个彻底成了“嫁不出去没人要,邋里邋遢又懒惰”的剩女。

看节目的观众若被带着走,这下估计已经发自内心地说出一句“难怪”了。

我恨不得冲进屏幕去把她们摇醒,你们倒是睁开眼睛看看:

  • 吴昕和袁姗姗是国内出镜率一线的女艺人,随便就年入几千万的那种。

  • 何雯娜和傅园慧,那是可以挑战人类极限的顶级运动员。

她们的社会价值那么高,在亲手建造的生活里过得那么好,好不容易走到今天, 天赋、努力、踏实、运气一样都不可少。

结果你们还非得把她们摁回普女的价值体系里,嫌弃她们不会做家务,贬低她们没人要。

仿佛只要是个女的,就只有这一种评价标准:有没有结婚生娃,会不会打扫干活。

有就是好,没有就完蛋,不值得欣赏。

人家已经是王者了,非要她们拿青铜的镜子照照自己,一再打压,搞得她们无所适从,电视剧屏幕外的人也跟着目标方向错乱,还以为普女价值最高。

可是无独立思想和立足能力的女生会得到什么待遇,我说了不算,借微博法律大V“上海滩小律师”——这一代年轻人中“上进精明”男青年的代表人物之口,让他开始表演。


除了生娃和做家务之外没有其他价值——这才是我们终身努力要摆脱的状态啊,千万不要搞颠倒了。

毕竟,家务这种非核心技能外包实在太划算了,生娃又同样是大部分人都OK的。

女性资源到底算不算资源,还是要打问号的。

只有那点价值的人,和她们,谁过得好看不见吗?

别被他们带瞎。


PART

0 2

退一万步讲, 就算抛去名气带来的光环效应,这四个女生依然非常优秀。

袁姗姗和吴昕一组,是 “虽然没有到达行业顶尖,但世俗看来条件很好,且对自己不肯放松要求” 的人类。

第一集里,袁姗姗早上6点就起床,第一件事是去跑步机上锻炼,一边还在听英语。

早饭是她亲手做的,敷着面膜包着发膜享用,同时不忘打开经济学课程来听。

这说明,她完全知道怎么给自己赋能(健身房和家里都有运动的身影),对作为女演员吃饭的家伙什非常注重(颜值身材都维持得很好),甚至还愿意关注职业之外的信息与技能养成,主动学习经济。

凭这两个场景,她应该已经超过95%的职场人士。

更不用说,她在遭遇网络暴力的那几年,不但没有销声匿迹,还以“马甲线女王”的形象刷新了认知,并且把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

吴昕的自律性没有袁姗姗高,但她也早就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模式,并享受其中。

她热衷养生,虽然吃七八种保健品有点过激,但每日泡脚让她一直拥有好气色,还靠泡脚桶上了热搜,成了潜在的养生博主。

对于职业生涯,她始终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对节目被拿掉的事情耿耿于怀,小心翼翼地探索新方向,现在综艺节目、泰国菜馆已经全面开花。

何雯娜和傅园慧一组,是 “作为已经成名的运动员,走到了行业顶端,但依然为梦想前行” 的人。

何雯娜在节目里说,其实她如果在08年奥运会,刚刚拿下金牌的时候马上退役,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那时候她的商业价值最高,年纪也才20来岁,转型相对容易。

而且走到运动生涯的巅峰之后,多数人就会面对下坡路,除了年龄和伤病增长之外,你从一个挑战者成了被别人挑战的目标,心理压力会更大。

但她和傅园慧一样,都选择了坚持,除了为国争光的责任之外,估计还有内心深厚的热爱,和强大的意志。

能够为了热爱而持续付出,不问结局,这种燃烧的状态,难道不值得尊重和钦慕吗?

这要换成欧美明星,四个人该多么傲娇任性惹人爱。


PART

0 3

看完这节目四期,我至少有三点不能苟同:

第一,千万不要把爱打扫和勤劳等同起来。

勤劳是多维度的,愿意把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当然算,但袁姗姗那种着眼于生产力的同样也算,甚至价值更高。

你看到一个人天天做同样的数学题,你说他勤奋;另一个人每天画画,看艺术作品,你就说他不勤奋。

凭什么?因为数学是必考科目,美术是选修?

可是有些人以后就是要从事那一行,靠美术吃饭的啊。

如果说做重复性的劳务是勤劳,那么把精力投入到提升自我当中,更是。

何况做家务是一种低值易耗技能,找个阿姨就能做,丝毫没有不可替代性,更无法令人铭记。

如果一定要用这个来示爱,帮对方准备出差的行李不是很好吗,劳动量小,还充满心意。

节目里关于这段,只有傅园慧的爸爸说了中肯的话: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有一个方面优秀,她们已经很好了,如果真的有点过分可以给她们一个建议,但是不能要求她每天就像教科书一样,一定要这样那样,那做人太累了。

第二,爱情是件大事,但每个人在各个阶段都有各种大事要完成,那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更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像何雯娜说的,她当运动员那么多年,都是按点起床训练,每天生活在一种封闭且严苛的环境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