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了没
社会有学问,一个有趣、专业、接地气的泛社会兴趣社区。今天,你社会学了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江南早报】京东,突传大消息! ·  昨天  
江南晚报  ·  江阴这条古街,即将焕新亮相! ·  2 天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首届电竞奥运会来了!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这种食物深受追捧!尽量少吃,不只糖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了没

你嫁女儿的样子,好像人贩子

社会学了没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9 22:05

正文

推荐

作者:国馆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编辑:

阿凡的


社长说

有些地方的彩礼讲究:三斤三两。意思是100元钞票的重量。

那么问题来了,大约是多少人民币呢?


你嫁女儿的样子,好像人贩子


起源于彩礼的不幸


河南汤阴的陈老头,以耕田为业,家庭条件不好。他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均已出嫁,唯独还剩下宝贝儿子陈冰涛,至今仍大龄未婚。


陈冰涛只有初中文化,性格内向老实,木讷寡言,再加上家境不好,于是就这么白白混成了一个“剩男”。眼看同村中很多陈冰涛的同龄人都已娶妻生子,陈老头是越想越着急。


好在陈冰涛外出打工攒了些钱,二老和三个姐姐也资助不少,又找了不少亲友筹借,总算在县城买了套二手房。虽付完了首付16万,但还贷款将近20万。


有了房子,原先无人搭理、注定孤老终生的陈冰涛,竟然也成了抢手货,媒人纷纷踏上门来。


媒人说来说去,给陈冰涛介绍了隔壁某村的姑娘李某某。



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双方家长见面,女方却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11万的彩礼钱,吓得老陈家人够呛。这对于陈老头一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钱。


但是一想到儿子至今未婚,担忧他会一辈子打光棍,五千年延绵不绝的老陈家香火就此断绝,陈老头也顾不得这么多,只好咬牙答应下来。他只得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当着媒人的面,给了女方家1万元现金,其余10万元转账到女方银行账户中。



本以为彩礼的事,就算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就在洞房花烛之夜,陈冰涛竟然与新娘就彩礼问题争执起来。双方越争越来气,陈冰涛一怒之下,捡起锤子砸向新娘,新娘血溅洞房,脑浆迸裂,当即毙命。


原本一刻千金的春宵,竟然变成血腥的杀人夜晚。新娘睡进了坟墓,新郎关进了牢房,而陈老头延续香火的美好梦想,也终止于那奋力的一锤。而且,年近七旬的他,仍要为此背负着20万元的巨额外债。而 这一切不幸的根源,都在于让许多家庭无法喘息的天价彩礼。


彩礼成为沉重的负担


陈老头一家的不幸,并不是个孤例。


2013年,酒泉男子王某要和妻子离婚,但未能达成彩礼退还协议,他便径自跑到岳父家索要,结果发生争执,王某持刀砍死了岳父;


2014年,贵州男子何某因未婚妻坚持不肯降低彩礼,争吵之下,带着深沉的恨意将未婚妻勒死;


2015年,苏北男子孙某也因无法承受15万元的彩礼,准岳母来到住处大吵大闹,孙某一怒之下杀死准岳母和女友,然后服毒自尽。



种种不幸,皆由彩礼而起。 虽然以上案例,都是极端例子。但彩礼问题,却在很多地方已演变成要命的问题。


如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很多地区彩礼价格却不断攀升,甚至翻倍增长,给许多农村贫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冲突的隐患。


最神奇的是,越是穷困的地方,当地人越是喜欢整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 彩礼价格越是高到离谱,动不动就要十来二十万。仿佛彩礼不够,就显得不够阔气,缺少逢人便可吹牛逼的资本。又或者,难不成是GDP不行,便要靠“卖女儿”来拉动经济?


在苏北农村, 流传着彩礼要“万紫千红一片绿”和“一动一不动”的说法。


万紫指一万张五元钞,千红指一千张百元钞,一片绿指五十元的钞票要撒一大片。一动指车子,一不动指房子。男方没有备齐这些彩礼的能力,就没有女性愿意嫁过去。


如此沉重的负担,让不少家庭苦不堪言。 但父母为了孩子的终生大事,也只得砸锅卖铁,倾家荡产,即便欠下一屁股的债也要让儿子娶上媳妇。许多贫困家庭刚刚摆脱贫困,生活刚有些起色,却又因彩礼而被打回原形,因彩礼返贫。所谓 “儿子娶儿媳,父母脱成皮” ,就是说的这种现象。


将女儿当做商品来交换


要说彩礼,在中国可算是老风俗了。 西周时确定的婚姻礼仪,合为“六礼”。 其中“纳征”就是给彩礼。但在当时,多以实物充当彩礼,聊表心愿而已。


周朝时,男子娶亲,要送大雁,寓意夫妻恩爱,相守一生。但是,进入宋朝以后,送现金作为彩礼越来越普遍。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并不被视为独立的人,女性结婚,被视为一个劳动生产工具,从原来的家庭转移到其丈夫的家庭,这对于抚养她的父母来说,当然就是一笔损失了。


新娘的父母找新郎家庭要一笔钱,从把新娘当成商品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合情合理的。学者高巍认为,彩礼实际上就是起源于卖女儿。进入宋代以后,女性社会地位进一步降低, 因此卖女儿的风气越演越烈,一直流毒到如今。



住在东北的老李,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结婚时,面对女方狮子大开口,他被逼无奈,给了女方二十万彩礼。


一直到今天,他每次想起来,就觉得心痛不已。二十万对于他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是他在田间劳作了大半辈子辛苦攒下来的血汗钱。没想到,竟然这样被女方家庭轻松赚走!


还好老天待他不薄,老婆的肚子争气,还给他生了两个闺女。他眼瞅着这两个如花似玉的闺女,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两个女儿出嫁,一定要把彩礼定得更高,把这彩礼钱给赚回来。


他不能让两个女儿的出售价格被儿媳给比了下去,不然显得自己的女儿不是啥好货,怕乡亲们在背后嚼舌根,胡乱议论起来,那就没完没了了。


那些天价彩礼出现的贫困地区,当地的百姓多半就是这种心态在作祟。 没有人敢于在这场女儿售价大战中退出,真正把女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当商品来交换。


于是在嫁女儿的时候,商量彩礼,像是在售卖小鸡小鸭一样,少有从女儿的终生幸福角度去考虑,而是一门心思盘算着自己到底亏了还是赚了。人贩子贩卖儿童的时候,大概也是这种心态。


唯一的区别是,人贩子卖的孩子,到底不是亲生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