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大家,我是马硕。
昨天美国出了几个重要的经济数据,这影响到全球对于美国下次降息的预测与猜想。
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不是每个月一次,今年是:1月30-31;3月19-20;4月30-5月1;6月11-12;7月30-21;9月17-18;11月6-7;12月17-18。
在9月17-18的议息会议中,美联储降低了50个基点,下次要到11月的6-7日,这两次之间的美国经济情况,会影响到美联储11月初的利率决策。在上过一次降息中,美联储给的理由是由于就业情况不乐观,所以降息。那这就给全球植入了一个观念:就业数据,是美联储是否降息,以及降息多少的重要参考。而这种观念的植入是一种预期管理手段,因为自始至终,美联储降息多少,是否降息,和美国的就业情况压根也没关系。也就是说,美联储自有真实理由,而用就业情况说事儿,是有其打算。
一方面,拿就业数据说事,是前几个月美联储一直用来“不着急降息”的理由,另一方面,就业数据容易操弄,便于它使用预期管理,用放出来的就业数据控制金融市场。就在昨天,美国劳工部报告称,9月份美国经济新增就业岗位远超预期,显示就业形势良好,失业率小幅下降。该月非农就业人数激增25.4万人,高于经修正的8月15.9万人,也超过了预期的15万人。失业率下降到4.1%,减少了0.1个百分点。家庭就业调查显示,情况更为乐观,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43万人,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上涨0.4%,同比增长4%。这两个数据都超出了预期。某美国的策略分析师表示:这份报告令人惊叹,远超预期。表明就业市场持续保持健康,这意味着经济也很健康。在报告发出后,期货市场定价发生了急剧变化。交易员们取消了11月降息50个基点的压注,改为25个基点的下调。还有某美国经济学家也表示,这些数据降低了美联储再次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
这些预期管理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下一次降息不会是50个基点,以及美国经济情况良好。
但是我认为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美联储现在乐于用就业数据证明经济,用就业数据引导市场认为其降息的多少和就业有关,这件事是最近在和半年以来逐渐输入到人们大脑中的逻辑,但其实美联储降息多少并不看就业,而主要看美国的国债市场流动性,看美国金融系统的风险程度。从来就不看就业,只不过他这么说而已。
谁还记得之前美国嘴上是怎么说加息原因的?那不是因为通胀吗?怎么现在突然讲了半年的就业了。现在要降息,难道不也应该看通胀吗?所以这半年来它反复给市场一个观念:看就业而不是看通胀。通过给出良好的就业数据,可以支撑美元和美债,这是目的!
回忆一下,上次降息50个绝不是因为就业数据“不太好”,真实原因是,美国国内的金融系统有爆发大危机的可能性,且美国国债市场流动性非常紧张,必须赶紧降息为扩表做准备。第一次降息就50个,这个幅度很大,绝对不是个草率的决定,因为怎么可能过两周之后的现在,新的就业情况就又好起来了?还远超预期?这是非常诡异的,根本不正常。
越是这样,我越是会认为下次依旧会降50个基点,而且也不排除在11月6-7日之前,突然爆发一些危机,然后美联储召开临时紧急议息会议,大幅降息。越来越有意思了,咱们看看事情如何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