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嘴
在看见“新闻实验室”推送的一篇文章《美国大学开了一门课,名字叫“抵制狗屁”》后,我忍不住拍腿大叫:“我们有抵制狗屁的儿童版!也有抵制狗屁后怎么办的儿童版!”
为什么我想教孩子网络素养?
现在,我看见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使用手机与iPad的态度,却还是我小时候父母对待看电视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对眼睛不好,必须控制时间。
互联网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学习的宝库。想学任何东西都可以找到免费的教学内容。而靠自己去找信息,处理信息,并且实践也是一个很棒的体验,在互联网上学习,理论上能找到任何你想向他学习的人。
同时,手机/iPad/电脑早就不是几十个电视节目了。里面有无数的信息,也没有一个广电总局为孩子筛选信息。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突然跳出一个广告……就不知道孩子会走到互联网的哪个角落。
看看现在的手机QQ或者PC版QQ,就能感受到,孩子会遇到怎样的信息轰炸。先不说黄赌毒,最可怕的是无法预知孩子的走向。装上绿坝?用家长管理软件?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是需要疏,而不是堵。孩子总有手段和方法浏览到你不想让他看的信息。
而我自己就是一个在互联网杂乱信息中生存下来的。经历的垃圾信息的洗礼,也通过利用互联网学习了很多东西。
我认为我们不能简单的处理孩子与互联网的关系,不能制止,也不能让孩子没有意识的情况下独自去面对。所以,我成立了蜂窝儿童互联网实验室,教会孩子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叫做网络素养。
目前,国际上的学习趋势也是这样。
美国的“21世纪核心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和欧盟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中“网络素养”都是非常重要的素养。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有提到是孩子需要掌握的这项综合能力。
那,什么是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Digital literacy),也译作“电子素养”或“数位素养”。指在电子信息时代,高效地使用电子信息软、硬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素养包含了知识、技能、思维、态度及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能力。
这个词最早由Paul Gilster于1997年提出。
由于素养(literacy)这个词的含义,已经从“听说读写能力”逐渐变为“当代社会的基本能力”所以,网络素养(Digital Literacy)这个词的意译可以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蜂窝的网络素养的框架建立就是基于 Paul Gilster 与《网络素养(Smart Net)》的作者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的定义而来。
有意思的是,在我看完《网络素养》这本书,与作者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联系上后,他十分喜欢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居然就顺手把他在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办的媒介教育课程的教育大纲发给了我……后面才醒悟,这就是网络精神里面的分享精神吧!(笑
教孩子之前,我们先要制作一把尺子
在教孩子网络素养的过程中中,我们不停地完善我们的网络素养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叫做教学大纲。
我们搜索到欧盟/美国/香港等的网络素养指导标准,又结合目前中国孩子遇到的实际网络情况所构建了蜂窝的网络素养框架:
里面包括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处理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网络公民,面对碎片化信息与复杂的事情,孩子所要的能力更像是一个网,而不是一个树枝。
怎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1. 把网络素养变成一张张技能卡片
我们把网络素养中每一类能力拆分成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知识点变成知识卡片,我们叫做网络素养超能力。
比如,孩子在网上查到一个信息后,要不要相信?这时就会有一张超能力卡片:追查信息源,让孩子了解每次获取信息,都需要进一步追查信息源是否可信。(和成人的“抵制狗屁”很像吧!)
但不可能只靠这么一张张卡片就能让孩子学会网络素养,这样不仅枯燥无味,也无法让孩子把学习到的东西迁移到生活/学习中来。所以,直播课才是主菜~
2.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并且挖坑!
我们是网络直播教学,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孩子有关闭窗口选择不听的权利!
所以,我们的课程全部是基于孩子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入超能力卡片,一遍遍地进行训练,既能解答孩子的问题,又能让孩子把在解答问题时使用网络素养的意识变成一种肌肉记忆。
用蜂窝家长的话来说:“围绕一个目标步步设陷,不用说教,可以让孩子逐渐体会到网络是什么,能拿来做什么,很贴合孩子的接受方式。”
嗯,我喜欢“设陷”这个词语!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好处是:
- 问题来自孩子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找到孩子的学习兴趣。
- 能有一个切入点,与孩子探讨问题之后的广阔天地。
- 问题一次次地被解决,能让孩子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建立了孩子的问题库,再由孩子投票出最喜欢的问题作为课程主题,其中一次票数最高的居然是“人生有意义吗?”
报名我们课程的的一个家长十分震惊,私聊了我。“很担心孩子胡思乱想呀,万一虚无了、以后想自杀了怎么办?”
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相反,如果我们不回答孩子这个问题,那才可怕,因为问题会一直在他的心里。我们应该做的是,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问?他是不是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我们一个同事说,多希望小时候也能有人用这么认真的态度和她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是怎么把“人生有没有意义?”变成一堂课的呢?
首先,我们让孩子尝试给“人生”和“意义”两个词语下一个定义。
每个孩子在谈“人生”与“意义”两个词语的时候,也许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需要让孩子有一个共识。
接着,我们给孩子播放了一个街头采访的视频……发现大多数人都想过这个问题,并且也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而在谈“人生”与“意义”的时候,这两个词语是抽象的,怎么谈都感觉很虚无,所以我们就具象地来和孩子定义“人生”与“意义”。
比如,人生是杯子,而意义是水,具象之后,就能进一步展开探讨~
我们会持续提问,而不是给孩子一个答案:
在你刚刚出生的时候,“人生”里装了多少“意义”?
现在,你的“人生”里有多少“意义”?
从0-10的刻度里,选一个刻度是多少?
你希望自己将来的“人生”里装多少刻度的“意义”? 和现在不一样的话,为什么?
这些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不会让他们走到虚无,反而更具象,更摸得到了。
最后,我们来了一个反转——人生一定要有意义吗?
这个雾霾做成砖的小哥说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他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但在课上,孩子们都觉得这些本来没有意义的事情,意义却很大。)
好了,课程的最后,我们问孩子:如果你觉得人生有意义,那就思考现在觉得最向往的人生意义是啥,把它画到最远处;思考这一路里,第一件可以做的事情是啥?
如果你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就从最有趣的事情开始玩儿吧!
这就是整堂课的过程,我们基于框架循序渐进地和孩子一起探索,看似有答案,可最后的答案都是孩子自己的思考果实,这样的探索过程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能60分钟不走神的原因。
这里还有一个视频版。
3.让孩子像玩游戏一样学习
我们的课程群叫“00X号初代机”,上课的老师叫舰长,协作助教叫副舰长,我们进行了人格化定义,让孩子学习的过程变成舰员登舰。
登舰的目的是挑战互联网上上的黑恶势力!十分有仪式感,每一次开始之前大家都要确认自己是“地球公民”才开始作战!
作战结束,孩子还能收到“全场最佳”总结……(类似守望先锋,从多角度评价孩子的表现。
是的,我就是要造反的副舰长。以至于前几天在线下见到我们一个舰员,他很生气,觉得我是造反副舰长,不理我。(囧
之前还出现了反叛军和正义军,孩子互相之间组了一个QQ群,把我和舰长拉到不同的群里,正义军给舰长出谋划策,还画出了思维导图。
同时我们反抗军也不差,直接用思维导图打舰长的脸,舰长管理得十分不好啊!
这么有趣的课程,一定很多人参与吧?!
抱歉,真没有!!!
看了前面的内容其实就能发现,我们所有的设计都是基于孩子的学习体验,而我们忽略了一点,家长才是课程的买单方。如果家长不觉得网络素养对孩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孩子再喜欢也是没用的。
这里发生了一个趣事,有一个跟着我们一起学习了几个月的孩子,他的名字叫皇马,发现我们一直没有新孩子来上课,他十分焦虑。
他拉了一个QQ群,在里面帮我们出谋划策,让我们去教成年人网络素养,或者为一些机构进行员工网络素养培训。甚至在上直播课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同学拉到旁边,一起上课,他同学也十分喜欢。不过他同学的总结也正好是我们出现的问题:“我喜欢啊,不过我妈肯定不会为我报名的。”
我们的孩子如此的喜欢我们,同时,他们开始与不同地方的孩子,通过互联网协作,讨论如何帮我们找到更多的用户,他们真的践行了网络素养!(想到这里的时候,有一种教育者的欣慰感。)
如果你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你会让孩子参加我们的网络素养课程吗?
介绍了这么好的课程之后,不提供购买链接和优惠券的都是耍流氓。在这里,我们为新闻实验室的读者提供了体验课及100元优惠券。
购买链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100元优惠券:扫码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