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晚时间
活到老学到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学习一点、积累一点,终会完成质的飞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用300天从零制作游戏,最后上架Steam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看呆了,全国各地的震撼非遗年俗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新春走基层丨安徽六安:智慧赋能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晚时间

重磅!教育部考试中心为高考命题最新定调!

今晚时间  · 公众号  ·  · 2018-03-11 18:00

正文

来源 高中生家长群(xxggjzq)
作者 学习哥


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就教育考试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此文可以说是对高考命题的“最新定调”,对于2018年高考命题尤其是全国卷的命题具有非常明确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考生复习和老师指导也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作用。


今天,我们就帮助大家深入解读这篇文章, 用以指导大家下一阶段的复习。


核心观点

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高考命题工作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教育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


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高考命题工作,必须把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和“四个服务”作为的基本遵循,把握好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规律,使其贯穿于高考全过程,全面提升高考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


坚持正确方向 ,就是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参与命题的全体教师和全部学科中,确保命题工作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纪律不懈;


坚持立德树人 ,就是要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坚持服务大局 ,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在高考命题中去谋划、去设计、去实施;


坚持改革创新 ,就是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细化、实化、具体化,既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和高校选才提供科学的标准,又有力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和载体。


如何命题

围绕高考核心功能

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中心两位领导在文章中,对高考命题进行了最新、最宏观的阐述——


高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高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


高考的命题要求是什么?

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那么,2018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高考命题工作如何体现上述功能、任务和要求呢?


(一)聚焦“立德树人”,上好“一课堂”,着力凸显价值引领


高考是高校选才育人的第一道关,高考要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在 高考命题工作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实现“四个正确认识” ,进一步强化、凸显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解读】

今后的高考将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语文的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将更加侧重从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积淀中,精心选粹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的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


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气和底蕴,今后的高考将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名篇名句、历史典故、各类遗产,考生们不能临时抱佛脚地去背,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去亲近、熟悉。把传统文化学习作为语文等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命题将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


一是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二是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四是从理想到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二)注重“服务选才”,做精“一把尺”,全面提升选拔效能


高考关系大学入学新生质量、关系社会长远发展,必须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内容改革, 提升科学性、权威性和公平性。


【解读】 高考试题必须保持一定的难度!

近年来,多个省份的高分考生数量不断创下新纪录。有人说,现在上清华北大,已经不是看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不被扣掉多少分。这种现象多少反映了升学考试简单化、模式化的趋势——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下降。


像高考这种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如果降低试题难度,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拼命刷题取得较高的分数,不仅不利于选拔人才,学生的应试压力还会越大!


事实上,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不仅要确保机会均等,更要保证选拔公平。而机会均等与选拔公平并不矛盾,因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校,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层次的学校继续深造才是更广义的公平,才能顺应人才培养的潜在规律。


第一,高考命题要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解读】

增强基础性不是要考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基础性”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第二,高考命题要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解读】

不是考“大杂烩”,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


综合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


第三,高考命题要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解读】

高考命题不能理论“空对空”,而要考查解决现实问题。


应用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7高考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第四,高考命题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解读】

各科的压轴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三)积极“引导教学”,树好“一面旗”,大力助推素质教育


2017年高考命题在命题理念、考试内容、试题设计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引导教学旗帜鲜明,深化改革新风扑面——


语文学科完善试卷设计,实现“关键能力”全面考查;


数学学科加强理性思维考查,体现创新性;


英语学科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促进学科素养养成;


文科综合体现学科素养导向,引导教学深入探索;


理科综合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凸显探究精神。


【解读】

2017年高考命题得到如此高的肯定,那么,这些学科试题的优点对2018高考的各科复习备考也就提出了明确的指引。


语文: 阅读“关键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2018高考语文将扩大文本选取范围。 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将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文学类文本将多选用小说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将全方位考查阅读的“关键能力”。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才能笑傲今后的高考考场!


数学: 逻辑推理能力要比刷更多题重要!


2018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将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英语: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尽快养成!


2018高考英语将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如阅读理解部分可能选取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一带一路、遗产保护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文科综合: 学科素养不是一句空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