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科学
《科学美国人》独家授权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www.huanqiukexue.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蛇年倒比龙年长,咋回事? ·  17 小时前  
果壳  ·  滑雪和开车是一回事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科学

在太平洋深处,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大量神秘结构

环球科学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1-25 22:00

正文

图片来源:Unsplash+
 
撰文 | 二七
审校 | clefable
 
1909年10月8日,克罗地亚库帕河谷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借助这次地震,当时克罗地亚地震局的负责人安德里亚·莫霍洛维奇(Andrija Mohorovičić)得到了一个深入研究地震波传播规律的机会。
 
莫霍洛维奇使用了来自多个地震站点的数据,这些站点会测量地震产生的纵波和横波到达自己所在点位的时间。在分析数据时,莫霍洛维奇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一些距离震中更远的地震台,反而更早记录到了地震波的到达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莫霍洛维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地球的浅表部分存在一个显著的速度界面,地震波穿过这一界面时,传播速度会突然增大。因此,对于更近的地震台,地震波只在浅层的地速区域穿行,而对于更远处的地震台,地震波可以穿过这一界面,以更高的速度在地球更深处传播,就像是中途驶上了高速公路
 
图片来源:Brews ohare/wikipedia
 
随后的大量研究证实了莫霍洛维奇的假设,事实上,他计算出的这处界面正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了纪念他的贡献,这也被命名为莫霍面。
 
就像莫霍洛维奇一样,如今大量地球物理学家依然在借助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就会产生地震波。就像所有波一样,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会因为介质的密度而改变速度和路径。地震台可以记录下不同种类的波抵达的时间,根据这些记录,地球物理学家就能反推出这些波走过的路径,从而了解地球内部发生了什么。然而,在最近一项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中,地震波却带来了更多的问题: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在地幔深处发现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斑块。
 

奇怪的区域

 
当两个板块的边界处相遇,一个板块向下插入另一块板块之下,这就是“板块俯冲”过程。在地幔中,这些俯冲下来的大洋板块往往表现为较冷、较高密度的区域。地震波穿过它们时,往往传播得更快,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正波速异常区。
 
过去的研究认为,地幔中的正波速异常主要来自俯冲板块。然而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者在下地幔发现了大量前所未见的正波速异常区域。在这些区域中,最密集的一处是位于西太平洋下方,距地表900~1200千米深处的一处大型异常。但问题在于,这里远离板块边界,在地质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板块俯冲的证据。换句话说,这里不应该有俯冲板块进入地幔中。
 
图片来源:Sebastian Noe / ETH Zurich
 
类似的异常也出现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下方。研究团队尝试统计了在下地幔中检测到的正波速异常,与过去2亿年间俯冲带的位置,他们发现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事实上,研究者依然无法确定他们发现的这些异常区域到底是什么。
 

无法解释

 
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些异常结构,是因为科学家团队使用了一种高精度的新方法。传统的地震波成像主要依赖于地震波的走时,也就是波从震源到达接收器的时间。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利用有限的相位,而且对震源和接收器的分布非常敏感。这就导致在某些区域的成像分辨率很低,难以揭示地幔深处的细节。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地球物理学家开发了一种精度更高的技术——全波形反演(Full-Waveform Inversion, FWI)。与传统方法不同,全波形反演利用了地震波的完整波形信息。这使得这种模型的计算量非常大,研究者为此使用了瑞士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Piz Daint超级计算机,终于看到了更高分辨率、更全面的地幔结构。
 
这就像是一位医生,几十年来一直在用超声波检查血液循环,并且每一次都能准确找到他想找的动脉位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教授、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安德烈亚斯·菲希特纳 (Andreas Fichtner) 这样解释他们的发现,“突然,你给了他一个更好的检查工具,他突然在大腿上看到了一条不该出现在那里的动脉——这正是我们对这个新发现的感受。”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只能尝试推测这些异常区域的可能成因。但他们首先怀疑的,就是这些区域很可能并不是,或者并不全是俯冲板块。一种可能性是,这些区域来自更古老的、富硅的地幔成分,这些成分自40多亿年前地幔形成以来就一直存在,并且“幸存”到了今天。另一种可能是岩石圈的底部破裂分层,并沉入地幔,构成了这些异常区域。也有一种可能是这些区域的确与其他地区的俯冲作用有关,例如其中一些富含硅的岩石可能会在俯冲过程中形成一些富集区域,随着地幔对流像大理石蛋糕一样,在地幔中留下纹路。
 
然而,这些只是可能的理论。目前,这些区域的身份仍然是一个重大谜团。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4-77399-2#Sec5
https://ethz.ch/en/news-and-events/eth-news/news/2025/01/sunken-worlds-under-the-pacific.html
https://watchers.news/epicenter/hidden-mantle-anomalies-detected-using-full-waveform-inversio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如需转载,请在“环球科学”后台回复“转载”,还可通过公众号菜单、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电商广告-

《环球科学》2025年1月新刊销售中

戳图片阅读原文

立即购买

点击【在看】,及时接收我们的内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