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价值圈
聚焦IVD,传播诊断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楠或kkk  ·  下一部 007 ... ·  23 小时前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3 天前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价值圈

去了才发现,中美IVD差异太大了!

体外诊断价值圈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0-23 09:04

正文

自从中国加入WTO,IVD(体外诊断)业务在中国就持续高速发展,而今年来中国各大IVD厂商更是凭借自身在产能,工艺与技术等多方面厚积薄发的优势开始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与美国等传统IVD强国直接竞争,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IVD企业发现,在中国属于化验科的IVD产品在美国却属于病理科这个差异。因此,为了具体分析这个差异极其背后的原因,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下结论。

首先,中美IVD具体有何差异?


学科体系的不同

0 1
中国的学科分类

在中国,医疗体系通常将体外诊断相关的检验工作归于 检验科 ,也称为临床检验科或医学检验科。检验科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分析体液(如血液、尿液等)或其他生物样本,进行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检验科与病理科是分开的两个部门,前者负责生化和临床检验,后者则专注于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如活检和解剖。

0 2
美国的学科分类

在美国,体外诊断被划归到 病理科 ,这与美国的学科分类和医疗组织结构相关。在美国的医院里,病理科通常包含两个分支: 解剖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 。解剖病理学处理组织学分析(如活组织检查),而临床病理学则涉及实验室检测,包括体外诊断的各类测试,如血液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因此,IVD的检验工作在美国被视为病理学科的一部分。

历史发展路径

0 1
中国

中国的医学检验学科相对独立,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独立于病理学的学科。医学检验在中国发展为专门的学科,负责实验室中的生化、微生物、免疫等检验分析,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检验科。这种分科结构在中国医院中得到了延续,IVD因此归属于检验科。

0 2
美国

美国的病理学传统上包括了更广泛的实验室诊断工作,尤其是在临床病理学的领域,涵盖了各种实验室测试。由于IVD测试与临床病理学中的实验室检测密切相关,病理科在美国不仅负责解剖病理学的任务,也承担了实验室检验工作。因此,IVD被认为是病理科的组成部分。

职业角色的差异

0 1
中国的检验技师与病理医生

在中国,检验科主要由医学检验专业的检验技师负责,病理科则由病理医生负责。这两类人员的培养和职业发展路径是相对分开的。检验技师专注于体外诊断的技术操作,而病理医生则专注于组织样本的病理分析。

0 2
美国的病理学家

在美国,病理学家不仅负责解剖病理学,还负责监督实验室中的各种检验工作,包括IVD检测。美国的病理学家通常拥有广泛的实验室诊断知识,涵盖了从组织病理到分子生物学的领域。这种广泛的角色使得IVD在病理科中有其合理的位置。

监管和标准的不同

0 1
中国的监管结构

在中国,体外诊断设备和检测试剂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监管,医院内的检验科负责使用这些设备和试剂进行检测,形成了独立的科室。

0 2
美国的监管结构

在美国,体外诊断设备由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监管,然而医院的病理科通常负责这些IVD检测的运作和质量控制,尤其是在临床病理学的框架下。这也导致IVD在美国的病理科得到更直接的归属。

总结


IVD在中国属于检验科,在美国属于病理科,主要是因为两国的医疗体系、学科设置和历史发展路径的差异。中国将医学检验和病理学分为两个独立的学科,而美国则将实验室诊断(包括IVD)纳入更广义的病理学范畴,特别是临床病理学中。这种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两国在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和职业角色上的差异。


中美两国在IVD(体外诊断)
产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监管环境、临床应用和产品类型等方面。以下是中美IVD产品差异的具体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

0 1
中国

中国的IVD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增加和政府推动医疗改革的驱动。中国IVD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相对较高,且国产IVD企业正在迅速崛起。然而,与美国相比,中国市场仍处于相对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渗透率较低,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基层医院。

2023年中国IVD上市企业的营收排名如下:(这些数据仅为IVD,来自 公司年报和百度股市通)

1) 迈瑞医疗,2023年总营收349.32亿,其中体外诊断业务124.21亿占 35.56%。

2) 迪安诊断,2023年总营收159.00亿,其中检测试剂8.53亿,占 53.65%。

3) 润达医疗,2023年总营收112.17亿,其中流通营收第一。

4) 金域医学,2023年总营收156.39亿,其中检验服务108.18亿,占 69.22%。

5.)万泰生物,2023年总营收55.11亿,其中诊断业务15.33亿,占 27.82%。

0 2
美国

美国的IVD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已经高度成熟,市场竞争激烈,且技术水平较高,知名美国IVD企业包括丹纳赫(贝克曼库尔特),雅培实验室,罗氏,碧迪医疗(Becton Dickinson)以及生物梅里埃(bioMérieux)等。美国IVD产品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诊断、治疗监控、个性化医疗等多个领域。由于美国拥有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和较高的医疗支出,IVD产品的普及率较高,市场增长趋于稳定,但仍有创新领域的发展机会。

技术水平

0 1
中国

中国的IVD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免疫诊断和生化诊断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先进的IVD技术,如分子诊断、基因测序、伴随诊断等高端领域,国产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许多高端检测设备和试剂仍依赖进口,尤其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中,国外品牌产品占主导地位。

0 2
美国

美国在IVD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分子诊断、基因测序、伴随诊断、液体活检等前沿领域。美国的IVD产品更加注重高精度、个性化和创新性。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融合,IVD技术正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推动精准医疗的应用。

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

0 1
中国

中国IVD产品以传统的 免疫诊断 生化诊断 为主。这些技术在中国的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应用,因其价格相对较低、技术成熟。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升级需求, 分子诊断 和POCT(即时检验)产品逐渐崭露头角,但其应用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高端医疗机构。体外诊断在中国的应用还在扩展中,涵盖传染病检测、癌症筛查、遗传病检测等领域。

0 2
美国

美国的IVD产品类型丰富,尤其是在 分子诊断 伴随诊断 个性化医疗 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市场需求。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在美国IVD产品中广泛应用,支持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美国的IVD产品不仅应用于传统的生化和免疫诊断,还在肿瘤学、感染病学、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疾病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监管环境

0 1
中国

中国的IVD产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监管,近年来中国对IVD产品的监管要求逐步加强,特别是在产品的质量控制、审批流程和上市后监管方面。国产IVD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相对较低,且政府鼓励国产品牌的发展,但由于监管体系尚在不断完善,部分低端IVD产品的质量控制问题仍存在。

0 2
美国

美国IVD产品由**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进行严格监管 IVD产品在美国上市前需通过FDA的审查和批准,特别是高风险的诊断产品需要进行510(k) 或PMA(上市前批准)**的审查流程。美国的监管体系要求IVD产品具有较高的临床验证标准和技术规范,因此美国市场上的IVD产品质量较高,但上市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竞争格局

0 1
中国

中国的IVD市场以国产和进口品牌共存,但进口品牌(如罗氏、雅培、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在高端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大型医院的实验室中。然而,随着国产品牌(如迈瑞、华大基因、新产业等)的崛起,国产IVD企业逐渐在中低端市场和某些特定技术领域(如免疫诊断和生化诊断)中占据优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高校人才网  ·  江西省2017年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