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纵横
每日一案例,天天有新知。创始人王璞携千位咨询师随时恭候,与您零距离答疑解惑各种管理问题、疑惑与纠结,速来互动吧。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纵横

海尔出手,吞并480亿血液龙头

北大纵横  · 公众号  ·  · 2025-01-03 07:59

正文

作者 | 杨松 鄢子为

来源 | 21世纪商业评论

2103字 阅读时间4 分钟

内部整合,打造旗舰。

海尔集团,放大招。

12月22日晚间,海尔生物发布公告称,将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海莱士。

两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海尔集团,同属大健康板块,董事长均为海尔女高管谭丽霞。

此次合并,相当于“大家庭”内部资产重组

两家公司已经签署《意向协议》,具体交易方案、换股价格待定。停牌前,海尔生物市值为112亿元,上海莱士市值约480亿元。


“双方归属于同一实控人,但是上海莱士仅是海尔投资的标的,与海尔生物之间存在较多的独立性和差异化。”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21CBR》记者,为减少同业竞争并拿到主导权,由更具控制力的小市值企业并购大市值企业,可巩固话语权。

1

合二为一

海尔大健康品牌,名为“盈康一生”,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海尔生物、盈康生命和上海莱士。

该板块由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谭丽霞执掌。

她今年54岁,做财务出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在海尔工作了32年, 多次操盘并购交易,经验丰富


海尔生物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主要提供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用血等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其擅长制作低温存储设备,自主研发的航天冰箱,14次进入太空。

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 是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产品覆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凝血因子3大类。

三家上市公司里,上海莱士资产最多,1至9月,创造了18.4亿元的利润。它来到海尔大家庭,不足半年。

来源:上海莱士

年初,海尔集团宣布,斥资125亿元,购入基立福所持有的13.29亿股上海莱士股份,并受让其剩余约6.58%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7月末,海尔正式控制上海莱士,谭丽霞也成为莱士董事长。

5个月后, 控股股东向前一步,计划全面控盘上海莱士

根据公告,海尔生物将以向上海莱士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同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本质上还是集团内部资产的重组,风险处于可控的框架之内。”

沈萌评价道,海尔集团只持有上海莱士有限的股份,需要给予其他股东足够吸引力,才能顺利推进交易。

2

撬动资源

论规模,海尔生物不及上海莱士。

截至9月底,海尔生物总资产为56.4亿元,上海莱士则有333.6亿元。


论亲疏, 海尔生物由集团分拆而来,是大健康板块孵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海尔对其有着更高的话语权。

其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生物医疗,持股31.64%,加上海创睿委托的10.1%表决权,以及一致行动人海创智的0.93%,合计拥有42.7%的表决权。


该公司管理层,也在海尔体系工作多年,比如总经理刘占杰,早在2001年就担任集团低温技术研究所所长;副总经理王稳夫,则在2006年加入海尔集团。

再看上海莱士,其董事会里,仅谭丽霞一人来自海尔;8名高管中,只有副总经理黄勤兵曾在海尔生物工作过,总经理徐俊在内的7名高管,则是上海莱士老将。

“两者合并有利于加强控股股东在经营中的主导地位,突出科创板上市公司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对于这场合并,沈萌如是评价。

两家公司合并后,新管理层里,海尔系席位大概率增多,融合的速度将加快。

“作为存续公司,海尔生物将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打造生物科技龙头企业。”盈康一生在新闻稿里写道。

吸收合并上海莱士,也反映了海尔集团的意志。


“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各业务单元的协同效应。”

12月中旬,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周云杰在演讲里表示,在经济学界,有一个跨国并购的七七定律,70%的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 七成原因在于文化融合的失败

他表示,文化要变成员工共识,变成员工基因,变成企业的基因。

本次合并完成后,海尔“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也将被更快且直接地普及。

3

加速融合

两家公司的业务,存在诸多协同点。

上海莱士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即采集血浆,分离出各类产品,销售给用户。

海尔生物也有一块“智慧用血”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血液冷藏箱、血浆速冻机等。


交易完成后,供应链效率有望提升。

“优质资产进来,集中火力(能)打造一个更具市值前景的主体。”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海尔生物过去几个财报周期,整体数据不是特别好看。

今年以来,海尔生物整体稳定,也有压力。1-9月,其收入17.8亿元, 净利3.1亿元,同比下降13.5%


上海莱士,也告别高速增长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