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板都想拥有的员工”王自如又给吃瓜群众送素材来了。
8月12日,王自如因被“限高”上了热搜。
8月13日、14日,王自如还在东莞向众多格力经销商宣讲:要敢于接受新事物,拥抱新模式,借助新工具赋能,相信新营销全链路系统所带来的线上线下渠道深度融合。
8月16日,就有人爆料王自如在格力公司的OA系统截图显示为离职状态。
只顾着呼吁别人,忘记赋能自己了。
自此,王自如在格力的一千多个日夜终于落下帷幕。
董明珠想要的网红员工,为何总是留不住。
王自如是2021年7月份加入的格力,前期还算是比较低调。差不多同时期,孟羽童也加入格力成为董明珠的助理。
在此之前,家电行业已经从增量竞争变成了存量竞争,家电行业也急需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改革,是董明珠最近几年推动的业务重点。
2020年开始,董明珠亲自下场直播。2021年,董明珠开始在全国多地搞起“格力全国巡回直播”活动。董明珠当时对外称,直播带货是一种体验,也是格力的第二次革命。
要赚直播流量,拥抱网红经济,就得给格力网店招一个高性价比的网红。
董明珠把第一棒传给了孟羽童
,为了捧红她给自己卖货,连“董明珠接班人”这个称号都送出去了。但很快,她发现孟羽童不仅不接受PUA,还不停薅董明珠和格力的流量,做自己的网红账号接广告。
于是矛盾爆发孟羽童离职,在社交平台上和董明珠大搞口水战,吵吵嚷嚷了数月。
吵归吵,
网红经济梦还是接着做,于是格力流量的第二棒传给了王自如。
王自如也没有辜负自己老网红的身份,在接受采访时贡献了大量值得做成切片传播的素材,一跃成为2023年打工人之耻:
-“我没有看过格力给我的工资条”
-“能不能给我一间离你比较近的办公室,我要随时向您汇报”
-“我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干,我就看她怎么开会,我听她每天讲什么、做什么,我都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王自如是幸福了,一年内摊上两回重大舆情的格力公关团队应该觉得很不幸福。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王自如在推进格力电器渠道改革的过程中,贡献还是不少的。那场出圈的采访,也被认为是董明珠为其背书的证据。
根据公开消息,去年4月至今,王自如奔波在山西、山东、河北、北京、四川、重庆、江西、广西、海南、福建等地,向当地经销商宣贯和解读格力电器新营销模式。
不过,在宣讲新营销模式的过程中,王自如更像是
“董明珠的嘴替”
,向经销商传达董明珠或格力总部的新营销思想和意义。“他是一个执行者,而不是一个决策者。格力所有渠道变革都是董明珠在推动。”一名行业人士说道。
王自如成为董明珠推动线下渠道改革的“尖刀”。这被格力经销商一眼看破,有经销商人士认为,格力电器的中高层实权人物,是没有人愿意出来负责渠道改革的。因为“严格意义上来看,这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儿。”
时代财经的报道中也提到,王自如在走访安徽时,听到来自经销商反馈情况后表示,要向董明珠汇报后才能做决定。
坦率来说,王自如的存在与离去,都不会对格力产生大的影响。
因为对于董明珠来说,有没有王自如,格力都需要转型。
最痛苦的不是网红员工离职,而是无论推出几个网红员工都于实际转型无益。
这也不能怪别人,希望用劳动合同的价格去签一个网红,又希望网红具备超越高管的业务水平,降本增效也不是这么个降本法。
人力成本始终事横亘在董明珠心头的一根刺。
前阵子董明珠公开表示,每招聘一名大学生格力将付出20万成本,今年格力已招收6190名大学生,期间虽反问“6000多个大学生,格力要投入多少资源”但随即回答“但是我觉得非常的值得”。
再联系到去年3月,董明珠曾在参访中建议立法对员工跳槽行为收取培训费,原话为“因为你在我这里干了十几年,我培养了你,我付出了那么多财力人力物力和时间,你拍了屁股就走了,那你下一个单位最少要赔偿我的培训费”。
随着舆论的压力,董明珠也将此前言论“不招只想要工资的人”改口为“不是不看只要工资的人,是因为有贡献才能谈收入”。
年轻人认为,自己的劳动应当得到实际的报酬,至于”公司培养“、”老板青睐“,那才值几个钱?
然而董明珠有自己的坚持。
5月14日,董明珠在线上直播时多次提及「格力好主播」PK赛,表示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播选秀活动,为格力选出下一个超级主播,选出格力的「董宇辉」。作为激励,获奖前十名可以参加董明珠家宴,由董明珠亲自给大家做饭。
很难评价,只能祝格力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董宇辉”。
参考文章:
[1]时代财经《王自如在格力的一千多个日夜》
[2]首席人物观《哪个老板不想要王自如呢》
[3]三言科技《董明珠想在全国开展主播「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