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娃感受到了来自顶尖名校的“暴击”:
这样的信息一出,家长怎会不焦虑呢?是不是只有卷上天才能脱颖而出了?
但就在上周,我和四位今年斩获
哥大、约翰霍普金斯、
UCL/
港大、以及多伦多/
麦吉尔
等大学的北京学生聊了聊,却意外地发现,这些学生高中学得相当不卷,却也收获了非常好的成绩。
其中有开抖音、B站宣传中国哲学的16岁哥大女孩,有舞蹈跳进约翰霍普金斯的全A女生,也有想当库里、酷爱模拟飞行的麦吉尔男孩,以及为了做实验在学校“烧了一把火”的UCL/港大男孩。
李禹田
IB课程,获得哥大、加州伯克利、南加大、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等大学录取
杨昆霖
A Level课程,获得UCL、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全奖)等学校工程专业录取
翟梓文
OSSD课程,获得麦吉尔、多伦多、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录取
有意思的是,他们分别来自IB、AP、A Level和OSSD四种主流国际课程。在他们看来,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国际课程,
一定是斩获梦校offer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他们所在的这所开齐上述四大国际课程的学校,就是很多家长都听说过的
北京王府学校
:
一方面因
为这所3000人的老牌学校
曾经创造过
很多北京“第一”:
它是
北京首家中外合作制学校
,也是2003年美国大学理事会授予的
中国唯一
AP
教学示范校
,还是
北京首家剑桥大学国际教育考试中心
,并在2018年获得IBO授权,它也是全球首个获得WASC和NEASC两项认证的国际学校。
另一方面,近年来,王府的升学成绩越来越出圈,斩获了
牛津、剑桥、宾大、芝大、康奈尔
等名校,成为北京国际化学校中的爬藤生力军。
今年,这所老牌学校又获得了出色的升学成绩,总录取量多达1264枚,奖学金
近5800万人民币
,破历史记录:
成为RD阶段北京地区唯一收获2枚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民办学校,所录的哲学、电影专业均为王牌专业;拿下2枚录取率仅5%的约翰霍普金斯offer;还有加州伯克利、北卡教堂山、卡耐基梅隆、南加大、纽大等录取;
获得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爱丁堡大学超过10枚offer,曼大录取更是多达29枚;
包括罗德岛和帕森斯在内,有总计超过70枚的offer……
深扒这群王府毕业生的故事后,
我发现他们
都是学校初高一体化教育的受益者。
到底K15一贯制的国际教育如何培养出各有个性的学生?选对了国际课程为什么就能变成牛娃?
想了解更多王府学校最新信息
👇可以参加5月12日教育分享会👇
选对适合自己的国际课程自然变牛娃?!
7年级转来王府时,李禹田说,自己之前一直在IB学校,想试试看其他体系适不适合自己,并且换一个学习氛围更浓的环境。而王府拥有四大课程可以尝试,加上浓厚的学术氛围,是最令她满意的一所。
6年后,她仍然以IBDP申请了英美顶尖大学,并且斩获哥大、加州伯克利、南加大、罗格斯、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等大学录取——因为学着学着她还是感觉IB更适合自己。
我喜欢人文,也喜欢自然科学,而且还想玩一玩艺术。虽然对AP等课程也感兴趣,但还是觉得IB自由度最高——因为IB主打的就是一个‘君子不器’,希望把大家培养成
终身学习者
,这很符合我的期望。”
△
李禹田和王府的孔子像
而她的IBDP选课除了语数英,还有哲学(HL)、生物(HL)和美术(SL),真正把她向往的文理兼修进行到底。
和李禹田的“通才”不同,这次拿到
约翰霍普金斯舞蹈专业录取
的刘瑾和拿到
UCL
、港大、港科大
等工程专业offer的杨昆霖,都是在某些学科有
“专才”
的学生。
从4、5岁开始,刘瑾的世界就围绕舞蹈展开,6年级从朝阳一所公立学校转来王府时,她已经基本确定未来的方向——出国读舞蹈专业。
所以我选择了
AP课程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想去美国,另一方面AP选课的灵活性,可以让我根据未来大学的规划选择适合我的课程,我也可以集中精力做更为重要的艺术作品集。”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太正确了。因为刘瑾把大量时间放在了舞蹈专业上,要同时兼顾学业,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因为AP选的都是她自己喜欢的课,学起来才更有效率,最后她也拿到了全A的成绩。
有趣的是,当我问刘瑾选了哪些AP课时,她的回答是:预备微积分、微积分和微观经济。
这和我未来的规划有关,我希望本科学舞蹈,研究生读更偏管理的专业,做更全面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舞者。而王府的这些课程满足了我的需求。”
而杨昆霖的父母亲都是铁路工程师,他很小就耳濡目染地对工程感兴趣,在高中选课分班的时候,选择了更能体现他理工科实力的
A Level
课程
。
△
杨昆霖演讲
在A Level考试中,杨昆霖获得了4个A*(数学、高数、物理、IPQ)和2个A(计算机、化学),出色的学术成绩,为他后来拿下看重学术的英国和中国香港大学的offer奠定了基础。
选择适合自己课程的重要性,在翟梓文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和杨昆霖一样想要申请工程专业、喜欢模拟飞行、未来想当飞行员的他,最终却选择了
加拿大
OSSD
,这是为什么?
翟梓文告诉我,其实一开始他并没有选OSSD,而是
把王府的
IB
、AP
等课程都尝试了遍
。这就是王府
“教育超市”
理念的最大优势。
10年级,他读了半学期的IB预备课,也尝试了一段时间AP,发现IB注重学术,而且课程多,对他来说有不小的压力,他更希望有更多时间投入在篮球、模拟飞行等兴趣爱好上,而不完全是学术;AP当时因为疫情取消了考试,所以他也放弃了。
选择OSSD是因为自己很喜欢麦吉尔大学的环境,家里也有亲戚在加拿大,所以在择校方面,他最终只会申请加拿大。
OSSD可以
直接接轨加拿大高中的课程
,和IB、AP依赖于大考成绩相比,OSSD平时成绩占到70%,大考占30%,更适合像我更注重过程性评估、不喜欢‘一考定终身’的学生。”
△
翟同学的课堂笔记
这就是王府多元化课程体系的好处,学生总能在不断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而且中学阶段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很多家长担心一旦选择了某个国际课程,万一到后面发现不适合、不喜欢怎么办?孩子时间宝贵,高中转换学校的成本又高,所以像王府这样同时拥有几大国际课程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的选择更具有灵活性。
△
翟梓文和王府的同学
一旦知道自己有了选择,学生和家长才会更少焦虑。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在适合自己的项目中发展,学习也会事半功倍。”拿下梦校麦吉尔、多大等加拿大几乎所有名校offer后。翟梓文感叹。
△
翟梓文的
模拟飞行实时画面
在一贯制氛围中“慢成长”的学生有多厉害?
选对适合自己的课程只是这四位学生拿下顶尖名校录取的原因之一。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是,
都是王府从初中自己培养到高中毕业的小孩
——最长在王府待了7年,最短也有5年。
在一所一贯制学校里学习,学生们可以有更长的成长周期,而不必急于短期的成绩;不仅让学生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还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资源。
李禹田喜欢上哲学,并打算把哲学
“当成一生追求”
的梦想就是在王府的6年中点燃的并且持续探索的。
李禹田参加了王府的一门哲学启蒙课,第一次听到了柏拉图的洞穴说、经典的电车难题等哲学话题,感到“有一扇之前从未见过的门被打开了,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李禹田开设了自己的B站和抖音账号,为公众讲解《论语》。
她创立了哲学社团“爱慧·思齐”,有了32个常驻成员,并且在暑假策划主办了线上“青少年哲学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甚至海外等200多个学生参加,共同探讨“中国哲学的现实意义”。
“今年暑假,我们还打算举办第二届青少年哲学论坛!”李禹田已经兴奋地在憧憬了。
在她之前,王府的IBDP并没有哲学课,于是她向学校申请,能不能开一门IB哲学课。
校长和老师通过多方面的协调,最终同意了,虽然那节课只有我一个学生,但还是把高阶哲学课开了出来。这是我非常喜欢王府的地方,
竭尽全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
李禹田和妈妈在王府的成人礼上
除了对哲学课程、活动的启发和支持,李禹田说,王府对自己最大的帮助之一就是给了她
“中西合璧”
的灵感。
幼小初高各个阶段,王府都非常注重中国文化,也有大量国际化的课程和资源,让她以此做了很多探究。
比如在
Pioneer
国际先锋学术项目
上,她以
“儒家的中庸和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做对比”
为题,做了中西哲学的对比,获得了美国汉密尔顿学院教授的褒奖。
△李同学给元素周期表写的诗
而“中西合璧”也成了她未来想要研究的方向。
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我想去试着沟通不同文化,或者不同思想之间的差异,去建立中西文化和思想之间的链接。”
对此,刘瑾也深有同感。她最后提交给美国大学的作品集的舞蹈,就是用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把自己变成一滴墨,在舞台这张“宣纸”上“书写”,留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这是王府长期以来‘中西融合’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记。我在用中国文化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非常具有民族自豪感。”
上百种学术、竞赛、项目、活动资源,
不敢想象这些孩子的眼界有多开阔?
在王府的5年,杨昆霖不光是埋头学习,还做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和竞赛。比如A Level学生很多都要选择
IPQ
(international project qualifications)。
这个王府从2020年启动的项目,不仅会教授学生必备的
研究技能
,还会有专业老师提供
一对一辅导
,鼓励学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且独立完成一项科研课题。难度不亚于大学生的一个小型毕业论文。
杨昆霖选择的话题是
“对比几种超导材料,看哪个更能实现未来超导铁路的搭建。”
刚开始他只是打算写综述,将别人研究这些材料的内容复述一遍,但物理老师得知后引导他:与其重复,不如做对比实验,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于是,杨昆霖读了很多学术论文,还利用假期时间做物理实验,最终完成了一篇5000字左右的全英文论文,获得了A*的好成绩。
IPQ项目帮我培养了我的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我真的挺喜欢的。”
△
摄影也是杨昆霖的爱好之一
做学术科研之余,杨昆霖还参加了大量的竞赛。“王府有太多竞赛机会了!”
比如10年级时,他和小伙伴们参加了CTB大赛,拿到了二等奖,为此竟然在校园里“点了一把火”。
当时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是,火灾救援现场,因为烟雾太大,消防员可能会延误救人。
所以我们制作了火灾烟雾扩散的模拟软件,根据烟雾浓度,可以提前预警。
我们还买了很多玻璃板,搭了房子的模型,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点了一把火,实时模拟烟雾扩散的场景。当然这些都是经过批准的哦!”
还有世界学者杯大赛、国际太空城市设计挑战(ISSDC)等都是王府学生每年都会组队参加的赛事。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参赛,构成了杨昆霖中学阶段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
杨昆霖和小伙伴们备战
ISSDC
比赛
7年级转来的翟梓文告诉我,他选择王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对标NBA标准的篮球场,真的太棒了!
身高近1米9的他,几乎每周都有固定两次、每次将近1个半小时的校队训练;临近大赛,甚至要1天2练,周末也不例外。
在王府堪比顶尖寄宿美高的体育氛围里,翟梓文几乎炼成半个专业运动员,还有了
“王府库里”
的称号。
△
翟同学(左四)和同学们获得
ICBC
北京赛区总冠军
在他和小伙伴们的努力下,今年3月,王府男篮以11连胜的战绩夺得ISBC国际化高中篮球争霸赛北京赛区的总冠军,并且在总决赛中获得
全国亚军
的好成绩。这也是篮球校队历史上的最佳战绩!
都说国际化学校都是“体校”,王府也不例外。除了篮球,体育项目还有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传统项目,以及蹦床、攀岩、飞盘、斯巴达体能等新兴项目。体育场地也是一流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