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能源网
碳中和第一财经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特涅的信徒  ·  困龙翻身与刘秀脱困 ·  昨天  
生物探索  ·  Nature Medicine | ... ·  2 天前  
生物学霸  ·  北京高校,拟整体搬迁,将腾退 5 个校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能源网

石家庄首富何以败走光伏?

华夏能源网  · 公众号  ·  · 2024-09-13 19:44

正文

作者 | 舟行
来源 | 光伏Time
“事情是人干的,奇迹是人创造的,未来也是人书写的。”
这是已近花甲的昔日石家庄首富李兆廷在东旭集团2024半年度工作会议上为员工们打的鸡血。但就从东旭集团分别占用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简称“ST旭蓝”)95.95亿元和77.96亿元的资金来看,这番说辞 似乎别有深意。
9月6日,ST旭蓝收到证监会责令其六个月内收清非经营占用资金77.96亿元的决定。 东旭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ST旭蓝的这笔巨额资金占比高达70.23%。
短短两天之后,9月8日,ST旭蓝时隔4个月第二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前一次立案调查针对的是公 司未能如期披露定期报告,而本次则是关于信息披露违规的立案调查。
9月10日,ST旭蓝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进展情况暨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
钱从哪来?
ST旭蓝的77.96亿元资金到底从哪来?
1997年,32岁的李兆廷在石家庄成立东旭集团,往后的二十年里,“东旭系”一时风光无限。
2019年,李兆廷以235亿元财富夺得石家庄首富之位。但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ST旭蓝连年亏损。
李兆廷试图力挽狂澜,曾提出的“分灶吃饭、严格考核、整合机遇、寻求突破”并未能让ST旭蓝等旗下公司摆脱连年亏损的局面。
ST旭蓝也曾过过宽松日子。
早在2015年,ST旭蓝还是安宝集团控股的地产公司。在安宝地产停牌后,东旭集团入驻,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李兆廷成为其实际控制人。2016年,安宝地产正式变更为ST旭蓝。
同年,ST旭蓝谋求的第一个定增迅速完成, 募资总额95亿元 ,净额94.6亿元。此次定增让ST旭蓝踏入了光伏电站领域。到了10月,ST旭蓝又停牌筹划定增,再推光伏电站项目,最终这一次定增于2018年完成,预案募资额48.52亿元, 实际募资净额19.54亿元。
或许是连续两次募资让其尝到了甜头,在正式剥离地产业务后,ST旭蓝又再一步筹划发行股票并支付现金购买海岸新洲(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的,丽晶美能(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股权,丽晶美能专注于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但是这一次,ST旭蓝并未延续其之前的成功,2019年12月,该筹划就被画上了句号,宣告终止。
截至2023年上半年,进入光伏电站领域七年的ST旭蓝自持光伏电站57座,并网装机容量约1GW,自运维及代运维项目近2GW。据其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为86.33%,为最大主营业务。
2024年半年报显示, ST旭蓝的长短期借款共计38.5亿元。
钱往哪去?
2019年,ST旭蓝营收降至68.06亿元,净利润则首次亏损,达9.57亿元 ,其在年报中表示,此次亏损“主要系受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波动及市场需求转换,及公司计提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导致。”这番表述暂时安抚了本来信心满满的投资者们。
但此后,ST旭蓝财务报表中,归属净利一栏再也没有正过。 2020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0.21亿元、-5.903亿元、-3.083亿元和-1.759亿元。
今年上半年,ST旭蓝又亏了接近一个亿。

ST旭蓝扣非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来源:光伏time)
根据公告显示,ST旭蓝给出的业绩变动理由是:本报告期经营利润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下降、管理费用增加以及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增加所致。
连年失血让ST旭蓝的内部周转变得有些紧张。
根据2024年半年报,ST旭蓝的短期借款有13.7亿元,长期借款数据则高达24.8亿元。并且ST旭蓝在包商银行、兴业银行的借款共计4.28亿元逾期,逾期利率更是达到了 10.50%和9.14%。
截至2023年12月31日,ST旭蓝31.57亿的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中,受限资金就达 29.34亿元 ;负债中列示的金融有息负债账面余额 79.62亿元 ,其中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 27.95亿元。
用捉襟见肘来形容ST旭蓝并不为过。
光伏项目通常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就资金门槛而言,即使光伏电站单位投资额从2011年至今已下降近80%,但是平均每Gw光伏电站仍需投入近40亿资金。加之较长的回报周期,对企业的资金链提出了挑战。
究竟是什么让ST旭蓝常年亏损,又为什么逾期借款如此惊人?
从2018年开始,ST旭蓝就开始和东旭集团财务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简而言之就是财务公司为ST旭蓝及子公司提供资金结算、授信融资、资金管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金融服务。
截至2024年6月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