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几个月前突然倒下,住进了ICU。
住了40天院,花了137万,倾尽了父母一辈子的积蓄。
从ICU出来后,他就对生死变得淡然了。
前两天聚会,他一边抽着烟一边说,
“上次跟你说的那个男的也推出去了,脑死亡。我算是看明白了,这
ICU一天至少死4个。
”
态度冷酷,像是死了四只蚂蚁。
是什么让他变得这么麻木呢?其实,见多了病痛与死亡,也就习惯了。
在ICU内没人能将自己置身于疾病之外。
刚上小学的男孩,遭遇高压锅爆炸,全身严重烧伤,需植皮治疗,并且随时可能面临并发症。
忙于应酬的男子,3天喝了8斤白酒,导致消化道大出血,呕吐物和血堵住了气道,吸到了肺里,生命垂危。
新婚的妻子遭遇车祸,容貌被毁,下半身终身瘫痪,丈夫在了解病情后就彻底失去了联系。
用朋友的话说,
ICU就是鬼门关,进了这就要拿钱换命。
命的价格是一天2万块。
ICU是最能见人性冷暖的地方。在高昂的治疗费用面前,一幕幕无奈、可悲的故事不断上演。
朋友说有个阿姨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医生推荐打赫赛汀,一针就要一万八,整个疗程需要20针,家属咬牙坚持也无法支撑,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是啊,
ICU住一晚要2万多,和一些进口特效药一样,社保都没法报销,
一旦罹患重疾,动辄
几十万、上百
万的治疗费用
,普通家庭根本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来。
所以在医院,我们经常
能看到,很多病人明明有医治的方案,却因为没钱,只能选择放弃治疗。
因为保险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
种类繁多
,
容易掉坑
,
买一份保险多花几千块钱
是常见的事儿。
为此,我专门邀请了我的好朋友——
资深保险规划师方明辉
,
请他从客观中立的角度来给大家讲讲保险有哪些陷阱,避免大家日后被坑。
我的大学同学Selina,刚过完28岁的生日,就职于上海某金融机构,算得上是高收入群体了。
心想还好自己提前在代理人手里买过保险,不用在身体饱受折磨的同时,再为治疗费用发愁了!
结果,申请理赔发现自己买的是理财险,一年好几千,交了8年,加起来好几万了,一分钱不赔还得接着交保费,而重疾的
保额只有1万元!
在癌症平均治疗费用30万的今天,1万块够什么用呢?
200块就可以买保额50w的意外险,500块可以买到保额200w的医疗险,一份成人重疾险一年也就几千块。
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像Selina这样被忽悠了!
此外,有人购买重疾险时,过分追求保障疾病数量,认为保的越多越好。
但很多人不知道,
国家早对保险公司的疾病进行了统一,前25种重疾病种各家保险公司定义都是相同的。
所以,我们
看重的数量应该是,重疾条款中附加的轻症和中症的项目。
要不然,我们花再多钱也是白搭,更达不到风险防御的效果。
真相:
号称“一张保单管一生”,其实一部分保费被拿去做理财,基本等于
「什么都不保」
,根本起不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真相:
说是有病了可以拿钱治病,没病可以到期返钱,事实是它在寿险的基础上附加了重疾险,一般要比纯保障型产品
贵6-7倍
!,保障功能还大打折扣。
真相:
很多父母只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保险,却忽视了自己,但其实,家长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所以买保险的正确做法是
先大人后小孩
,才能真正给宝宝一个安稳的未来。
真相:
很多朋友总担心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会故意拖延,但其实
理赔的关键在于是否做好健康告知。
买错保险,是赔多少的问题;健康告知做没做对,才决定能不能赔。
保险行业纷繁复杂,认知成本很高,很多代理人对自己卖的产品一知半解,开口就卖。
签字之前你是上帝,签字之后他是爷。所以,
我们一定要具备基本的保险常识,理性对待,不要盲从。
为此,我特别邀请了资深保险规划师方明辉老师,送给大家一节
限时免费公开课
——
《保险避坑指南》
,现在报名,免费参加!
公开课时间:
2019年12月10日(周二)19点
讲座地点:保险公开课微信群
宠物控特别福利
现在扫码即可
免费
领取~
限前
299名
用户免费领取
长按二维码
添加顾问
拉您入群~